賈俊梅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還存在著英語學習環境的欠缺、家庭教育的短缺等問題,致使有些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率很低。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結合農村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努力造條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和手段,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農村小學英語教學。
一、引起家長重視,做好家校聯系
從學生的角度看,小學階段英語只不過副科,根本不能和語文、數學相比,雖然我們的學校、教師非常重視,但是從學生的潛意識里,根本沒有當一回事兒。從家庭上看,我們學生幾乎100%都來自于農民家庭,家長不會說英語,就是聽得懂英語的都是少之又少,更別提輔導孩子了,有的甚至寧可花時間打麻將也不愿督促孩子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英語組老師跟班主任協商,利用各年級開家長會的機會,為家長講述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家里利用各種資源輔導學生。
除此,農村家里好多家都是兩個孩子,回家后大帶小,或者鄰里之間的孩子互相幫助,都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我們每位英語教師還將自己的手機號告訴家長,希望與家長加強聯系,后來真有好多學生放學后問問題,我們都不厭其煩地認真解答。為了能讓家長及時全面的了解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我們每周都以書面形式把全班孩子聽寫單詞、朗讀課文、完成作業、課堂表現等情況按星級匯報給家長。對個別進步快或存在問題較大的學生,我們會及時通過電話與家長溝通反饋,鞏固、強化教育教學效果。
二、和諧樸實,發揮團隊作用
不論教師個人成長,還是全校整體英語工作的進步和提升,與整個團隊的和諧共進是分不開的。 “話語不多、埋頭做事,不分你我,互相幫助”這是學校英語組的優良傳統。以老帶新、骨干輻射,多聽課、勤督促、深刻反思、讀專業書籍、隨時教研是我們快速成長的寶典。對新畢業生,校長和主任每個學期初會至少跟蹤一周聽課,從備課、上課、課后反思甚至到單詞檢測、作業批改,一天的所有環節幾乎都是領導手把手帶著,使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我們利用學校規定的每周二、四固定集體教研時間結合具體課例,進行專題教研,分為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課堂實踐、教后反思、再次執教等幾個階段,課堂實踐部分以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在定期教研同時大家更多地是進行隨時、隨地的即興教研。不論是備課、還是上課哪個地方出現了什么困惑、問題,大家總是認真地討論,介紹自己的經驗。幾位英語老師的課堂彼此間是開放的,可以互相聽、互相評,在相互汲取中共同提高。另外,教師們還加強理論學習,《英語可以這樣教》《英語教學十六講》《名師英語課堂》東北師大繼續教育叢書等都是我們的教育教學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三、開展多種活動,豐富學生英語生活
創設英語氛圍是彌補我們非母語學習環境的重要途徑。校園英語廣播、英語圖書角、第二課堂、校本課程都是學生們學英語、說英語的樂園。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水平,我們把第二課堂分為知識拓展、課本劇表演及歌曲演唱、知識基礎三個小組,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外,還開展了多種活動激勵、督促學生學好英語。如以主題單元內容為話題的手抄報比賽使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化整理、擴充;書寫比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當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因書寫漂亮而得獎時,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更是增強了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單詞比賽讓學生牢記四會單詞;朗讀過關檢測讓所有學生都摩拳擦掌。每學期組成考查小組對全校3~6年級學生進行朗讀過關檢測,從語音、語調、情感、歌曲、chant多方面考察,提高了學生的認、讀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綠色課堂,實施情感教育
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英語,這是英語教師一直追求的理想課堂。我們要用激勵、風趣的語言創造輕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領導的鼓勵、上司的欣賞,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小學生。教師對學生的表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將會逐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產生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我們在課堂上從不吝嗇表揚,如果學生說錯了,我們也是“Try again.Don't worry.”學生覺得很難表達而想放棄時,我們又會會鼓勵說“Try your best.”所以學生回答問題時就無后顧之憂,課堂發言會積極踴躍。我們還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刺激學生,使之處于興奮狀態,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
例如,在學習“cat,dog”等動物單詞時,我們讓學生在讀完單詞后做動作,教師自己也會用肢體語言與同學們互動。這樣,學生情緒高漲,全都開始模仿,很快記住了單詞。在英語四項基本功的訓練中,聽和讀是領會、吸收的過程;說和寫是表達和復用的過程,所以我們在經常讓學生們聽磁帶和讀的基礎上,練習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每節課讓同學們說一小段對話或者做一個daily report,對于有能力的學生,每周寫一至二編寫一小段對話,不用寫的太多,逐漸培養這種說寫的能力。在作業布置方面,盡量減輕課業負擔,簡單地重復抄寫只會降低記憶效率,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比較有誘惑性的是如果學生能在作業前單獨到教師處默寫出單詞,就可獲得免做這次作業的優惠,得到“優惠券”一張。這樣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同時,極大調動了他們對作業的積極性。教師設計作業不要讓學生害怕,覺得作業是一種負擔。
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以學生的視角看待英語學習,把作業變得和課堂一樣多姿多彩、興趣盎然,那么,學生們的書包或許會輕一些,笑聲會多一些,這不也是我們教師的心愿嗎?
總之,我們要用英語為學生打開眺望世界的一扇窗,從農村走向廣袤的天地。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為了這個愿望,我們會在這片土地一如既往地耕耘、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