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春葉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學會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重點句子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父親對兒子的無私而真誠的愛,感受兒子對父親的信賴。
重點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與子為什么了不起。
學情分析: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以“父母之愛”為主題的感人文章,對于學生來說,父母的愛并不陌生,所以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體會課文中的愛。
四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課堂上盡量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解決問題,比如讓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學習新的生字詞。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領悟:為什么這是對了不起的父子?等等。
教學課時:兩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父親對兒子的無私而真誠的愛,感受兒子對父親的信賴。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張圖片請大家欣賞,你們知道圖片上的景象是什么造成的嗎?(生:地震)對,這就是地震,地震來臨的剎那間,道路斷裂、房屋倒塌、成千上萬人家破人亡。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關于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感人故事。
2.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請同學們自由讀目標明確要求
三、出示自學指導一
1.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認為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學生自由讀后老師檢測
四、出示自學指導二
請同學們靜心默讀課文一至十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哪些語句的描寫讓你感悟到父親的了不起,把讓你感動的地方畫出來,批注出你的感受。
讀后小組合作交流。
師引導:從“沖”字你體會到父親此時怎樣的心情?
師:誰能讀出他此時的心情呢?指名讀及時表揚。
當學生找到,父親一邊大喊一邊跪在地上痛哭:“阿曼達,我的兒子!”時,師引導學生體會此時父親的心情。并引導學生用悲傷絕望的語氣讀出父親此時的心情。
在學生找到:其他孩子的家長哭過之后匆匆離開了,而這位父親依然不停地挖著時,學生和老師一起分角色有感情的讀。體會這位父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
課件出示: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三十六小時......他不停地挖著,沒人再來阻止他。
自由讀這句話,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師:這里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三十六小時,而從十二小時寫起呢?(生:這樣突出挖的時間長,挖的艱難,更體現父親信念的執擆,為救兒子克服困難之大......)
師: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你會做些什么?(生:吃飯、睡覺……)而父親呢?
師: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師引導學生用緩慢,低沉的語氣讀出父親挖掘的時間的漫長,挖的困難,體會父親執著堅強的信念和毅力。
課件出示“再”字,從再字你體會到什么?
師指名答:(生:以前有很多人勸阻他,現在沒有了。)
師:都有哪些人來阻止他?他們是怎么說的?父親是怎么做的?請你找出相關的句子。
師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老師當作者,男生當其他人,女生當父親,學生和老師配合,讀中領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師:這么多人為什么沒人再阻止他?
(生:認為他精神失常了)
師:他真的精神失常了嗎?(生:沒有)
師:從哪看出他沒有精神失常?(生: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師:沒有人阻止他還有什么原因呢?(生:太晚了,沒有希望了)
但這位父親沒有放棄。
師: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挖掘此時的父親變成什么樣子了呢?
課件出示句子: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師:自由讀這句話,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此時父親會遇到哪些困難?
(生:可能被玻璃劃破手、被石頭砸著腳、余震…….)
課件出示句子: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三十六小時......他不停地挖著,沒人再來阻止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師:請同學們把這幾句話連起來讀一讀,說說你讀出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生:堅忍不拔、有責任感……)
師:這些都說明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父親。指名讀出父親的了不起,師生齊讀。
師:是什么讓他挖了這么長時間呢?(生:是父親對兒子說的那句話,是父愛的力量。)
師:請同學們快速在文中找到這句話。(生: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堅定、肯定……)指名讀、齊讀。
五、課件出示自學指導三
挖了這么長時間出現奇跡了嗎?請同學們快速讀十一至十四自然段找出相關的句子。
師:該用怎樣的語氣讀這幾句話呢?生:高興、興奮、欣喜若狂……
師:感受了父親的了不起,那么兒子的了不起又體現在哪里呢?
六、課件出示自學指導四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15至2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哪些語句的描寫讓你感悟到兒子的了不起?
帶著問題讀課文讀后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課件出示句子:“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句話,說說你體會到了當時的環境怎樣?生:漆黑、惡劣……
師:在長達三十八小時的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吃的……年僅七歲的阿曼達為什么不害怕呢?
(生:他相信父親對他的承諾,相信父親會來救他……)
師:想一想,在漆黑的瓦礫下阿曼達會想些什么,和小伙伴們說些什么?
七、總結
八、課堂檢測
(一)連線
(二)思考
支撐父親一直挖下去的是什么?支撐兒子一直等下去的是什么?
九、課后作業
十、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我采用讓學生抓重點語句聯系實際想象的方法體會。通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默讀、自由讀、分角色讀等不同的朗讀方法,讓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將文章讀懂、讀活,讀出感情,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效果較好。課外推薦閱讀有關親情的文章《奇跡的名字叫父親》《父愛》等深化課文內容,升華學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