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光
現在的中學健美操課,一般是老師向學生教授分解動作,然后將分解動作串連起來。這種方法對有基礎和協調性較好的學生來說,學會一套動作不是難事,而對于基礎和協調性差的學生來說,就相當困難了。而現在的中學生普遍沒有基礎,所以這樣的教學不僅沒有達到教學效果,反而挫傷了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健美操課的教學效果呢?
一、基本功教學不容忽視
基本功是練好一套健美操的必要準備。大體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基本姿勢和基本動作;二是對音樂的熟悉和理解;三是健美操意識的培養。
(一)基本姿勢和基本動作
基本姿勢是健美操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它對形成學生的正確姿態和健美體格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動作所應具有的最基本的姿態要求,既為學習動作創造有利條件,又影響動作完成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視。對它的教學應放在基本動作教學之前,對主體部分和結束部分的姿勢要求,應結合基本動作的教學提出。基本動作是學習健美操套路的基礎,是各部位動作的典型代表,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所以,應當放在套路之前進行教學。
(二)熟悉理解音樂
音樂是健美操的有聲助手,它不僅能提高演練的情趣,更能充分表現健與美的主題。因此,動作與音樂是不能分割的,可以根據動作的特點選擇音樂,也可以依據音樂編排動作。對音樂熟悉理解,一是了解它的節奏及其變化,二是了解韻律的形成特點,三是它要表達的感情。熟悉的過程應放在套路教學前課外完成。配樂練習時教師應給予指點,特別對動作與音樂完美的結合。對此,教師應當多多進行指導,在套路教學前完成,并在套路教學中逐步強化。
(三)健美意識是健美操的靈魂
健美意識是對健美操(包括音樂)認知的綜合效應,必須在教學與練習中逐步培養。教師的作用,在于及時提醒指點,幫助學生從機械的、神形分離的動作中解脫出來。對鍵與美的感悟性就是健美意識,感悟性越強,情感表達就越深刻;有的學生學習前后判若兩人,原因就是意識增強了。意識的強弱決定了鍛煉價值和表現力的大小。
二、健美操套路的選擇
中學體育課的健美操教學,不能憑興趣隨意選擇套路作教材。選擇要受到如下因素制約
(一)目的性
中學體育課健美操教學的目的在于健身。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簡便易行的鍛煉項目,以備終身體育需要。因此,中學健美操課只能選擇簡單的套路或自編健身健美,運動員、健美操專項課和校代表隊的套路都不適宜。道理很簡單,起點不一,要求各異。
(二)基礎性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基礎條件;二是教學設備條件。學生的基礎條件又包括身體狀況,是否學過健美操及現有水平。教學設備不外是場地、器材兩個方面。如既沒學過,又無器材,只為健身,可選擇徒手的健美操。女同學若胖子太多,則可選擇形體健美操或姿態健美操。從目前情況看,學過健美操的人水平參差不齊,沒學過的占相當比例。因此應以基礎套路為重點,不可好高騖遠。套路太長、動作變化太復雜、不易記憶的也要慎重考慮。
(三)時間性
健美操教學只是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的一個內容,不是唯一內容。所以,不能用過多的課時,一般以下超過學期課時的1/3為宜,以免影響其他項目的教學。
(四)示范性
示范性就是以某一套具有示范意義的操為基礎,通過自學、自練,在初步掌握編排原則與方法的前提下,按個人意愿、身體狀態自編自練擴而大之。具有較高素質的學生,能夠自編自練,無疑對養成終生鍛煉習慣是一種激勵和推動。當然,教師對基礎套路也應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評價,指出它基礎性特點和不足,明示要求與方向。中學體育課之所以不能簡單地只教一套操,在于大部分同學健美操的學習僅只一次機會,只有少數同學能進入健美操隊或專業訓練班繼續學習。所以,要教出成就,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