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楊
社區教育是在一定的社區服務范圍內,針對社區的成員,包括管理人員和非常住居民開展的一系列專向服務,旨在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和人文修養。隨著現在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提高,人們在物質文明基本獲得滿足的前提下,對精神文明的追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們國家的社區教育體系還處于國家教育體系的邊緣地帶,制度上和體制上的缺失,導致社區教育載體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處于正式的國民教育序列和培訓機構兩種教育體系中間,導致我國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始終處于低水平、無組織的松散狀態,這反過來又制約了社區教育事業的長遠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因此,分析我國社區教育中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問題形成的原因,才能夠找到社區教育建設的新思路和新辦法,促進社區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的原因探討
1.政策上的缺失
沒有專門的社區教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我國目前的社區教育研究和實踐中,對于社區教育在整個國家教育體系中的的定位、意義、作用都沒有系統的法律和制度規定。對于社區教師的待遇、身份等問題也沒有明確的規定。社區教師是否和國民序列的中小學教師以及高等教育的教師享受同等身份和待遇,是否統一納入教育系統進行管理,是否享有同等的職稱晉升和職業發展空間,都沒有具體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政策上,我們也缺乏有效的引導,這無疑是影響社區教育師資隊伍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理論上的缺失
缺乏系統的社區教育理論研究,沒有形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盡管我國的社區教育事業已經發展了30多年,但是社區教育的系統理論研究還非常緩慢,目前的社區教育理論研究還處于對實踐經驗的總結階段,還沒有將這些實踐進行系統化的研究,形成統一的理論成果。社區教育事業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不高,從事社區教育事業的有志人士也非常少,民眾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普遍不高,另一方面,社區教育并沒有在社會上形成有效的影響力,在師資力量薄弱的情況下,也很難吸引到社會各界的精英和有識之士投身此項事業。
3. 管理上的缺失
沒有完善的專門針對社區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規劃。普通國民序列教師,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教師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涯和職業發展都有很明確的規劃和目標。而社區教師,在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上,顯然缺少專門的培訓和引導,使得社區教師對于自己的職業感到茫然,不能通過工作實現自我的價值,缺少職業的競爭力和感召力,無法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崗位,吸引不到優秀和人才,嚴重影響了社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保障措施
1.加快推進政策形成,從政策上和制度上保證從事社區教育的教師的根本利益
盡快改善目前這種沒有專門政策對應的現狀。社區教育是“終身教育“最后一個重要環節和重要補充,沒有這一環節,就無法形成終身教育的閉合鏈。要建立起一直相對穩定的專職教師隊伍,由區一級基層主管單位負責管理,招聘,待遇上參照基礎教育教師的待遇標準,在身份上給社區教育教師以認同;同時由社區在轄區范圍內,由社區牽頭組建各自范圍內的兼職教師隊伍,將專兼職教師隊伍共同打造成為社區教育的主要助力。
2.鼓勵社區教育理論研究
在高等院校社工專業的人才培養中,建議增加社區教育師資培養方向,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促進社區教育理論的發展。科研院所也應傾斜部分資金向社區教育的研究方向。社區等基層部門穎結合各自的社區教育開展情況,定期舉行座談會,研討會等學術交流會議,并與其他社區相互借鑒,形成社區教育理論研究的氛圍。
3.完善社區教育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
協助社區教育教師中的專職教師進行職業規劃,在職稱或專業技術晉級上,為其打通通道,鼓勵其參加合適的學術交流或者國內學科會議,增加職業歸屬感和行業歸屬感,形成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對于兼職教師,可以把社區教育教師的兼職作為其社會服務或者服務地方等項目,以橫向課題等形式充實其本職工作的業績。專兼職教師都需要配備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案和導師,為其職業發展指明道路。
建立學習型社會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發展社區教育,又是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客觀需要,也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基礎工程之一。社區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對于社區教育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邊實踐,邊研究,邊探索,爭取在理論研究上早日出成果,實現社區教師的同等待遇,盡快完善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制度,從而推動社區教育的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