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仁平
南航西安分公司黨群工作部一篇“自我表揚”的稿件高級黑了西安市黨政領導一把。那篇稿子說,包括西安主要領導在內的政務團66人乘飛機前往成都,要求所有人都安排在前11排,并且“同普通旅客進行一定隔離”,引爆了輿論。
之后南航方面對事實作出澄清,表示個別人員在未完全了解具體事實的情況下,草率編發該稿。西安市方面星期天上午發布了頭天晚上市常委擴大會的有關情況,常委會感謝了南航的澄清,同時表示,這是“為我們敲響了一次作風建設的警鐘”,“要感謝媒體對西安干部作風建設的關心、監督和幫助,要舉一反三,自我反思,多從自身找差距”。
西安市的表態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是它以此對輿論作出間接回應。二是它在回應中接受了南航對事情的澄清。三是它沒有抱怨媒體“炒作”,而是感謝了媒體的監督。四是它強調“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多從自身找差距。
但是網上輿論第一時間對西安市的回應似乎并不領情,一些聲音指責西安市的回應以及南航的澄清都是“越描越黑”。
回頭看此事,有兩個線索值得關注,一是事實脈絡,二是輿論脈絡。
事實脈絡中最核心的一點是西安政務團乘飛機安排座位這件事是否違反了“八項規定”。從事實整理看,硬指標上沒有違反。他們坐飛機不違規,和民航商議盡量讓團員們坐在一起,也說不上犯忌。
輿論脈絡就復雜多了。首先,關于要求把政務團“同普通旅客進行一定隔離”,這是該政務團提出的要求嗎?人們知道,飛機上除非空一兩排座位,否則是做不到所謂“隔離”的。而為市級公務團出行,不可能做這種安排。我們在現實中幾乎都沒有人在飛機上見到過這樣的情景。
現實中幾近做不到的事情,如果在購票過程中有人提到“隔離”這個詞,或者被指稱說了這個詞,這是很嚴重的事情嗎?問題的重心似乎落到了這里。
是的,在互聯網時代,它很嚴重。十八大之后,“八項規定”公布以來,領導干部走群眾路線,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成為黨的建設重要方向,它同時也在全社會深入人心。南航一篇內部稿提到了“隔離”,被傳到互聯網上,接下來的輿論風波可以說是必然的。
事實上,互聯網輿論場經常會走得更遠,這是全球互聯網的共性。草根的價值取向是當下中國互聯網的道德制高點,這方面的聲音往往很嚴厲,網民們的表達積極性也很高,官員任何可被視為“藐視民眾”的表現一旦被捉住,都會遭到“游街”一般的批判。
按照互聯網上的價值標準,中國尚有很多官員的很多言行是“不及格”的,就看輿論隨機捉住的是“哪一個”。被捉住的人未必真的都是“壞官員”,但洗滌官僚主義是一場大風潮,時代不會有興趣聽“倒霉的官員”傾訴。
西安市的回應總的來看還是挺得體的,只要該政務團確實沒有違反“八項規定”,事情估計很快就會過去。然而事情的整個過程反映出,輿論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對政府官員“有罪推定”,官員們的作風改變遠還沒有到達這樣的轉折點,使得人們從一開始就質疑南航西安分公司那篇“自我表揚文”的真實性。
互聯網輿論經常表面偏激,但包含著值得深思的內在邏輯。人們對公平程度的不滿、對官僚主義的意見都在默默支持著一件又一件事情的發酵。所以西安市常委會所說“多從自身找差距”,這的確是很多公共輿論事件中官方應有的真實態度。▲
(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環球時報201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