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摘 要:語文教育是全方面的教育,需要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語文素養。在教學中,要注意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讓學生逐漸愛上語文,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樂于學習。
關鍵詞:能力;素養;人文內涵;基礎知識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語文教育是全方面的教育,需要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語文素養。在教學中,要注意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讓孩子逐漸愛上語文,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樂于學習。
一、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不同教師在解讀文本時就會出現不同的理解,帶有一定的主觀情感。在學習語文材料時,由于各人的生活背景、知識經驗、理解感悟的角度不同,閱讀時既會產生共鳴,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p>
語文教育特別要關注學生獨特的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
二、語文教育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育
在教學中,要正確處理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的關系。進行語文學習時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低年級的識字寫字,到中年級的段落學習,再到高年級的篇章理解,語文教育一定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育,特別是字詞句段等語言的積累。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有效展開閱讀和習作的教學。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注意關注學情,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
1.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會總結一些識字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蔽覀円鹬貙W生不同的識字方法和學習方法,要求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進行學習,鼓勵學生自己制作識字卡片,整理形近字等。
寫字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教師的示范作用。教師在寫字時要結合生字的特點重點強調,特別是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等。除了專門的寫字環節外,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也要注意板書的規范性,遇到需要強調的生字,隨堂處理。在指導學生練寫時,要注意量的把握,追求質量,力求高效。
2.注意培養學生各種語文能力,以逐步形成語文素養
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以實現最佳效益。
如語文百花園七中,“讀一讀,想一想:”
前方—前面 張口—開口 方隊—方形的隊伍 開張—開業
方法—辦法 張望—向四周看
學生在語言實際中發現,同樣的字在不同的詞語中,它的意思發生了改變。
還是語文百花園七中,“熟記成語:”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虎踞龍盤
一馬當先 萬馬奔騰 馬到成功
讓學生發現,在每一組成語中都有共同的字,以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他們初步了解成語的意思,達到積累的目的。
如第22課《九色鹿》“讀讀說說”
他身上的毛有九種顏色,美麗極了。
國王聽了九色鹿開口說話,奇怪極了。
______________,高興極了。
______________,氣憤極了。
______________,害怕極了。
這里就是通過學生對課文中句式的熟悉,逐步引申到課外,再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用這個句式。
3.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訓練
朗讀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訓練方法。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出聲朗讀課文。從課前的預習開始,要求學生必須出聲朗讀課文。可以讀給爸爸媽媽聽,也可以錄音,自己給自己當小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多鼓勵孩子進行自由朗讀,讓教室充滿瑯瑯書聲。除了直接朗讀文字外,結合插圖、深入本文、創設情境都是閱讀的好方法。讀對話時要尋找代入感,想象自己變成了書中的某個人物,聲情并茂地朗讀。
另外,在教學中還要注意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尊重學生的差異。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享受閱讀的權利。在保證閱讀時間的基礎上,要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與感受。在閱讀后一定要進行評議,鼓勵優點的同時要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
應該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可以指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獨特的體驗。如第27課《冬爺爺的圖畫》:“冬爺爺的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它什么時候就會消失?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師和同學們說一說?!焙⒆觽兊拇鸢赣锌赡懿槐M相同,教師要注意只要學生回答的沒有知識性錯誤,就不要強求他們,特別要對有創意的答案及時予以鼓勵。
總之,語文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我們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鼓勵孩子多積累、多閱讀、多思考、多動筆,在生活中去學習語文,運用語文,逐步形成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張俊海.在閱讀中學會寫作[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2]劉麗榮.談語文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解讀[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