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夢迪
摘要:手機發展到今天,是集娛樂、通訊、出行為一體的生活必需品。我國在校大學生是手機消費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他們的消費行為也反應出了他們相應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本文概述了大學生手機消費的心理訴求、消費模式,心理特征,并總結了影響大學生手機消費的因素。
關鍵詞:大學生手機消費心理學
一、引言
通過研究大學生手機消費的特點來探究隱藏在其中的心理狀態。研究大學生心理狀態的發展趨勢,有利于我們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消費觀,同時可以幫助手機產品和服務市場的開發。
二、大學生手機消費心理訴求
(1)日常溝通。大學生購買手機主要是為了進行必要的日常溝通以及社會交流等的需要。(2)彰顯個性。手機從最初的通訊工具已經變成了一種新型的文化載體,成了大學生們追求時尚、體現個性的工具。(3)炫耀心理。炫耀心理從兩個方面表現,一個是大學生自身的表現欲衍生的炫耀心理,另一方面是大學生與別人相比較時占據優勢地位時的炫耀心理尋求他人的關注。(4)從眾心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電視廣告在生活中的滲透,消費者的行為常常不知不覺被周圍所接收的信息影響。(5)娛樂需求。調查研究表明,社交軟件、游戲等成為大學校園手機文化的重要組成,滿足了大學生們的娛樂需求。
三、大學生手機使用的心里特征
(1)手機娛樂心理。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使用手機娛樂的主要體現為:聽歌(69.50%);手機游戲(67.45%);社交聊天(66.28%);看小說(39.30%);下載鈴聲(38.12%);其他(7.33%)。訪談和調查數據都證實了手機現在所具有的強大娛樂功能。并且手機網絡社交所消耗的是流浪費用,節約的手機通訊的開銷,符合大學生的經濟能力。(2)逃避困難心理。大學生處于人生中的“二次斷乳期”,也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階段,成長過程中的沖突與不安,痛苦和迷茫使他們開始尋找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統的方式和途徑。消極情緒的日積月累使得他們需要釋放焦慮,而手機以其多功能性、娛樂性、便捷性、隱蔽性等特點都迎合了大學生的心態,成為他們緩解心理焦慮,逃避現實困難的“捷徑”。(3)過多依賴心理。調查數據分析表明,大學生手機依賴已將越來越普遍。超過50%的大學生報告沒有手機在身邊時會感到失落,如果強制自己一段時間不許查看手機信息,有近40%的大學生就會感到焦慮。
四、大學生手機消費模式
(1)理性消費。講求手機質量、耐用性、性價比理念是當前大學生手機消費的主流。大學生購買手機一般都會通過網絡或周圍人評價提前了解產品本身的信息,結合自身的需求,設定一個心理價位。(2)偏好消費。在決定是否購買時,消費者的偏好和直覺一起起作用。偏好是指對商品的好惡傾向:直覺是指消費者對商品屬性的感知。對于看重手機的外形、款式的大學生,凡能滿足他們的個人需要,產生積極的情感,則偏愛購買。(3)虛擬產品消費。大學生使用手機追求多功能,當前手機的功能性越來越強,衍生了大量的手機應用產業,大學生在手機虛擬品的消費也越來越多。
五、大學生手機消費影響因素
(1)消費者對手機產品的價值感知是手機消費的影響因素之一。大學生購買手機考慮的內部因素有耐用性、功能性、外觀設計等。①耐用性。許珊珊等的調查顯示,55%的大學生選擇手機時最看重的是耐用性包括手機信號的強度和手機的抗摔能力。②功能性。伴隨著手機產品的加速更新換代,手機的功能也在不斷提升,涵蓋了通訊、學習、娛樂、管理、導航定位、支付等功能。③外觀設計。不同的個體對手機外觀設計有不同的偏好。大學生在購買手機時,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他們覺得手機外觀設計也是對我自態度和精神的一種象征。
(2)手機產品外部因素。產品的外部因素,即出來產品自身屬性以外的因素,如品牌形象、產品價格、銷售方式、廣告宣傳。①品牌形象。品牌代表著企業及其產品的文化價值。于守武2015對于河北省部分高校的調查發現,大學生們更加傾向于國外知名品牌的手機。②產品價格。大學生還處于求學階段,出來生活費沒有額外的經濟來源,部分大學生家庭經濟水平處于貧困,因此,他們在手機的選擇方面要考慮個人及家庭的經濟水平。③廣告宣傳。當今產品的信息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網絡媒介在提升大學生手機購買意愿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同時另一部分會關注產品代言人,代言人會產生定的光環效應。④銷售方式。手機產品的銷售一般有:充話費送機、現場選購、網上配送、抽獎活動等。在互聯網急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大學生選擇網絡購買手機
(3)情境原因。Sharma等通過實證調查指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會隨著情景的變化而變化,情境因素通常包括:購買環境、社會影響、時間等。購買環境。是指商品銷售地點的裝潢、音響、燈光等。社會影響。由于大學生消費總是受集體的影響,消費很容易被周圍信息左右,他們往往在從眾心理和炫耀心理的雙重作用下產生手機購買沖動,最終成為手機的現實用戶。時間。時間影響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是否存在緊迫性和商品價格再時間上的波動性等,如寒暑假,各個國定節假日大學生都有比較富余的時間,在促銷活動和廣告宣傳配合下,會增強大學生的手機購買沖動。
六、研究展望
目前國內關于大學生手機消費的研究概況,從研究內容上看,多數從手機生產者角度出發,研究占據未來市場的方向:從研究方法看,已有的研究主要采用思辨和問卷調查部分采用訪談法。但缺少對大學生手機消費的心理動力機制的研究,以后的研究希望加強探討大學生手機消費的心理機制及其規則的實證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