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摘 要]深度報道是新聞媒體競爭力的一個體現,能否做好新聞深度報道,是影響媒體之間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做好新聞深度報道,有利于新聞單位的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深度報道;競爭力;新聞線索
現如今的科技信息飛速發展,網絡媒體異軍突起,各媒體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如果一個媒體所播報的新聞事件跟大多數媒體大同小異,那將缺乏競爭,會逐漸被取締的。在此時期,加強新聞報道的策劃,做好新聞的深度報道,將是一個意義重大,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做好深度報道是記者工作的一個方面,要求記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做好深入采訪是需要敏銳的辨別能力和較高的職業修養。記者在采訪過程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需要在特定情況下也能夠發現和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并且還能夠提煉和深化出主題,寫出有深度有內涵的新聞報道是很難的事情。在此,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和體會,以供大家探討。
一、要重視選題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選題選不好,后續的工作無論做得多好,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即使有一些選題是有一定深度的,但是材料不夠豐富,主題不夠突出,缺乏典型性,沒有值得重視的先進性和代表性,也不具備普遍的指導意義,不能夠反映出特定時期的真實歷史面貌。
在選題上,不僅僅只是需要大事件大題材,通過報道貼近百姓生活的小事件,或者是身邊的小人物而反映出大問題、大題材,同樣可以做出有深度的報道。在報道上,要選擇那些有一定社會意義或者是社會上廣為關注的熱點事件,因其具有一定的深度更容易做出好的新聞報道。值得注意的是,記者要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修養,要明確了解國家的政策和方針,對于敏感題材或者有影響的事件,要看清是否符合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要具備獨立的新聞思想和深透的思考
深度報道是要有個人獨到的思想觀點和深厚的內涵,還要有邏輯嚴謹的思辨過程,更要有能夠代表時代性、迫切性和真實性的內容,能夠隨著探索的深入和進展不斷的演變和充實。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當中,要隨時地留意隱藏在深處的那些有豐富內涵的東西,需要記者有深透的思考去發現、挖掘出隱藏在繁雜無用的信息下的那些隱性新聞,為新聞報道能夠有好的素材做準備。
三、對采訪工作要飽含熱情
新聞采訪工作通常都是困難重重的,會遇到各種意料之外的狀況,讓采訪工作舉步維艱。尤其是發生那些被訪者不愿意說或者不想說的情況。無論什么情況下,都應該處理好與被采訪者的關系,需要因人而異。要有足夠的熱情去打開困境,要根據不同的采訪對象采用不同的采訪模式,要與采訪對象交朋友、處感情,要真情實意地站在被采訪對象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四、要確保觀點正確
深度報道要有科學、公證、客觀的思想觀點,要能夠經得起推敲,經得起討論。不僅需要有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正確的價值取向,還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對社會、時代的感知理解,這些都是需要記者有深厚扎實的業務能力和對新聞線索的深思熟慮。
新聞報道從選題策劃到完成寫作報道,每一處都需要記者有著理性的思考和冷靜的判定,還需要對新聞稿件有著全方位的考量,看待問題要視野高一些、層次多一些、角度全一些,要把豐富的新文材料和思想觀點糅合一處,能夠解答社會上人們遇見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對于現實生活中那些消極和負面的現象,要敢于揭露和批判,要起到輿論監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批判性新聞報道,要充分考量,慎重發表。
五、注意新聞報道的時效性
新聞報道的時效性是因事件不同而不同的,是需要認真思考區別對待的。深度報道不僅僅需要有深度、有內涵、有輿論導向,還需要充分考慮時效性的問題。所說的時效性并不是說要在新聞出現之后,馬上就進行新聞報道,要的不是“快”而是“適時”。新聞的時效性是要根據不同時間的本質去做不同的調整的,需要新聞工作者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深厚的社會閱歷,扎實的新聞寫作能力,能夠在適當的時間把新聞的深度報道做出來,這樣才能寫出好的新聞報道。
六、采訪中要有聯想
在采訪中,不單單是要看被采訪的人和事,還要聯想到與之相關的人和事,在采訪過程中要多想、多問、深入挖掘信息,勤于思考。在采訪中,不僅僅是要看到正面,還要看到反面,要辯證地看待成績和問題。因為采訪當中往往充滿著艱難險阻和意想不到的麻煩,容易被一些表象所誘導,進入誤區。所以。采訪者要撥亂反正,可能要向反方向、逆思維去考慮解決辦法,堅持不懈的將采訪深入進去。
在有的采訪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幾個相同的小事件,每個事件可能都不值得報道,或者說沒有深入報道的必要,但是將這幾個小事件經過總結、分析、歸納之后,將多個小事件之間的“連接點”挖掘出來,往往可能會引起很大的社會共鳴。比如某個學校頻頻出現拾金不昧、攙扶跌倒的老人等新聞線索,再深入采訪過程當中發現,此學校經常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學校還會為做好事的師生提供法律援助,免去可能會出現法律問題的擔憂,由此引申出來的話題受到廣泛探討。
總之,深度報道對媒體的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工作中,要不斷增強記者編輯的工作能力,寫好深度報道,讓新聞更加精彩吸引受眾。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