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穎
摘 要:語文課程的學習從小學一直貫穿到高中,所以從小學開始讓學生打好語文的基礎十分重要。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學習技能,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更好地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通過討論達成提高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論述了提高閱讀能力的相關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能力;有效教學目標
一、從課堂抓起,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接觸閱讀最多的方式就是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老師在對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課程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課本中的文章十分符合學生的學習現狀,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閱讀找出文章的重點或中心,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了課內的知識。老師在進行語文課程教學之前,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閱讀文章,并且閱讀前老師可以讓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或者找出文章中的點睛之筆等一些相關內容。老師讓學生在自己閱讀時帶著問題閱讀,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不管是哪一課的教學,老師都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進行閱讀。就拿《夜鶯的歌聲》這一課來說,老師在學生閱讀之前可以先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中找出答案。例如老師可以提出問題:本文主要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本文是以什么線索記敘的,本文主要體現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等。老師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有所疑問,學生就會更有針對性地閱讀,就能根據問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文章中心等。學生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也許對文章的理解不夠透徹,找出文章中心時會有一些偏差,老師可以在學生出現問題時針對學生的問題再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提高閱讀能力,讀書筆記很關鍵
在閱讀的過程中,讀書筆記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不管是在所學課文中還是在課外閱讀中,由老師督促學生記一些閱讀筆記或者積累一些好詞好句,都能讓學生適當地提高閱讀能力。在讓學生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之前,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所學的課文中積累一些好詞好句。老師先給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形成記筆記的習慣之后再讓學生獨立地記讀書筆記。學生的讀書筆記是很好的教學資源,老師可以挑選出好的讀書筆記讓其他學生借鑒,也可以讓有優秀讀書筆記的學生向其他學生傳授經驗。學生之間經驗的傳授能更好地讓學生學到更多的閱讀經驗。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有很多,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讀書筆記的記錄。比如在學習《火燒云》這一課時,其中有許多對火燒云的描寫,這些描寫語言都十分優美,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比較多。例如,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在漁船上,仿佛在說:“收網了,收網了,今天網了多少魚?”像這樣修辭手法比較多的句子老師可以讓學生積累下來,然后讓學生自己說出這些句子描寫的優美之處在哪,在這一段的描寫中都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像這樣積累好詞好句并且記下句子的優美之處在哪的方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閱讀時的語感,讓學生對閱讀能有更深刻的見解。
三、運用對話模式,讓學生對閱讀更有興趣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老師要有一定的教學技巧,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還具有孩子愛玩的天性,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采取一些不同的策略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閱讀中。老師讓學生閱讀課文時,給學生創設情境模式,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文章,這樣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能發現閱讀的樂趣,從而喜歡上閱讀。學生之間的情景對話能活躍課堂氛圍,學生也能在這種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更加輕松地學到更多的閱讀技巧。
讓學生進行情境閱讀時要選擇合適的文章,例如在學習《小木偶的故事》這一篇文章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閱讀。這篇文章中涉及的角色比較多,有老木匠、小木偶、紅狐貍等角色。在進行情境對話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自由挑選一個角色進行閱讀,但是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讀出文章主人公應有的語氣。比如在小紅狐對小木偶說“放開!放開!”時,要讓學生讀出焦慮、著急的語氣。學生在把握角色語氣過程中有不到位的地方老師要及時進行指點,盡可能地讓學生用正確的語氣讀出該有的角色特征。學生在情境閱讀的過程中能培養良好的語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閱讀興趣。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從小學抓起,只有讓學生從小養成有效閱讀的好習慣,學生才能在以后的閱讀中掌握更多的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還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提出更加合理的教學建議。相信在未來的語文教學中,能有更專業的人士提出更有效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魚國超.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發展初探[J].探索與實踐,2016(8).
[2]楊海明.真實文本語料觀與動態視角[J].世界漢語教學,2014(9).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