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妍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學生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所以,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至關重要。“三年級效應”在英語學科上體現得已經越來越突出、明顯,尤其是一二年級要求不嚴,考核寬松,學生學無所獲。所以到了三年級,學生再學英語時,明顯感覺后勁不足,學習困難,學習興趣也就越來越淡,導致到了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勁頭差別極大,成績兩極分化特別嚴重。結合三年級的英語教學,我進行了以下的教學研究。
一、從間接興趣入手,形成詞匯教學新模式
從心理學角度,間接興趣是指對某種事物或活動本身沒有興趣,但對其結果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間接興趣具有較穩定的特點,可以用來研究詞匯教學。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可以利用間接興趣培養三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關鍵,但也是很單調的。很多學生就是覺得詞匯學習單調,反復朗讀,卻記不住,學習起來又沒有意思,所以三年級學生的詞匯教學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詞匯教學的新模式,將會增加本研究的教學實踐性。
詞匯教學必須利用間接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間接興趣具有較穩定的特點。間接興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直接興趣。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Unit 2 My body Lesson 1的教學中,這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單詞教學。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并運用詞匯body身體、hair頭發、hand手、head頭、arm胳膊、leg腿、foot腳。一般來說,學習這些詞匯,老師常用的就是展現人本身學習詞匯,學生對自己本身太熟悉了,通過觸摸和重復單詞的方式,學生一點興趣都沒有。
在本研究中,我采用了學生都非常喜歡和熟悉的游戲的任務拼圖學習這些單詞,通過學習掌握了各個身體部分的詞匯,拼出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再進行介紹。學生就是對這個拼圖的結果產生了興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有了主動學習的動機,自然學習就變得容易而有效了。這樣的教學設計也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奠定了情境基礎和學習基礎。
二、從直接興趣入手,形成小語篇教學新模式
直接興趣是由有意義的事物本身在情緒上引人入勝而引起的。直接興趣具有暫時性的特點。在語篇教學中利用直接興趣培養三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形成小語篇教學的新模式。
英語語篇學習是英語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關鍵文本,尤其三年級,語篇篇幅小,內容單一,替換詞匯少。教學時多以聽、讀為主,長久下來,學生就失去了興趣。
在語篇教學中,利用直接興趣設計一些教學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三年級上冊Unit 5 Lesson 2的語篇教學中,文本呈現了根據天氣情況選擇穿什么樣的衣服這樣一個小語篇。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不管是新授還是練習,教師呈現的大多是這樣一個不變的情境——根據天氣情況選擇衣服。這樣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完全一致,毫無新意,對學生沒有什么學習興趣。
在本研究中,我就利用直接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計一些完全能吸引學生注意,引起學生興趣的活動,學生對活動本身感興趣了,自然就能融入學習中。
例如,在練習環節,我采用“我來幫你挑衣服,信不信”的游戲進行。男生女生各為一組,每次每組出一人,屏幕出現季節或者場景(滑雪場、海邊、雪村等等),一人背對著屏幕,問:“What would I wear today?”另一人(知曉屏幕內容)給出答案“You should wear...”背對屏幕的學生可以選擇相信答語(穿上意見中給出的衣服),也可以不相信(選擇自己認為對的衣服)。集體揭曉答案,哪個學生獲勝便可為自己的組獲得積分。
這個活動本身是非常有趣的,學生一定很喜歡參與。這樣,就利用了直接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習得了語言。雖然具有短暫性,但學習起來很有效。
三、開展興趣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的開展,符合三年級學生情感發展和語言發展的特點,他們對活動本身是感興趣的,通過教師設定的場景和語言內容,在活動中運用所學語言進行簡單交流,尋找快樂,建立自信。活動中,通過視頻觀看、場景模擬、情景再現、動手制作、英語角等主題活動,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并樂于主動地學習英語。例如,在English Corner活動中,主題My body的主題活動,通過游戲——蒙眼畫一畫的教學活動,練習了學生聽懂英語描述,畫出相應身體形狀,寓教于樂,既讓學生進行了語言輸出的練習,又讓學生進行了聽力的訓練,活動中學生歡聲笑語、樂此不疲,教學效果甚好。
參考文獻:
[1]陳海梅.小學生英語基礎素養綜合評估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2]馬紅英.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現狀及成因實證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