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
一、愛,是教育的“潤滑劑”
愛,被譽為教育的“潤滑劑”。在愛的氛圍中教書育人,能產生最佳效果。學生的成長,使我體會到愛的偉大,用于漪老師的一句話就是:做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學會愛學生,讓學生踏著自己愛的肩膀,一步步登上做人的高峰。我也從不避諱對孩子們的愛,任何時候只要孩子們有所進步,我會給予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也從不吝嗇我的表揚之詞,時常稱贊他們。孩子的家長告訴我,我擁抱過后,孩子們十分興奮,回家后一直“炫耀”此事。我想孩子們是真正的開心。
2013年初次接觸學校工作,接觸到了五年級(2)班的孩子們,對于他們來說我是陌生的,看到他們一個個好奇又疑惑的眼神,我頓時覺得自己備受關注。教學的工作是辛苦的,孩子們對于我這個新老師有些排斥,于是,我下定決心要和孩子們做朋友。我在每個孩子的本子上貼上了一句話,“和我做朋友好嗎?任老師。”第二天我滿懷欣喜地打開孩子們的本子,一本、兩本、三本……我失望了,沒有一個本子上說愿意,甚至有一個本子上寫著“老師,你在開玩笑嗎?”可是我不死心,繼續在本子里貼上我的小紙條,一天、兩天、三天……直到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樣打開本子,突然一個粉色的紙條映入我眼中,“任老師,自從你寫了紙條以后,同學們其實都很激動,但是,老師和我們怎么會成為朋友呢?在我們眼里,老師很嚴肅也很可怕,害怕犯了錯誤你會告訴家長,所以遲遲不敢與你交流,但是看到你次次在我們的本子里夾著小紙條,我想,你應該和其他老師不一樣吧?”看到這樣一行小小的字體,我突然好激動,忙拿起筆寫到“和別的老師一不一樣,給我機會你才知道呀!”從此,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本子里的紙條越來越多了,孩子們慢慢地愿意和我交流了,在紙條上寫著自己的困惑、自己的煩惱、自己的疑問,有的孩子甚至覺得紙條的空間完全不夠表達他們的心聲,逐漸變成的信紙,而我和孩子們的距離,也由這一張張小紙條連接在了一起。
二、愛是幸福的源泉
教師的幸福來源于學生,我的幸福來源于孩子們的成長,六年級第一學期我們來到了夏都二課堂,在這里,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孩子們面對一個個艱難的挑戰,迎難而上,從不畏懼,在哪里他們懂得獨立,懂得照顧他人,我十分欣慰。
孩子們是懂事的,孩子們也是令我驕傲的,每個孩子得到的榮譽都值得我們鼓掌。在我校的建隊日,班上有三個孩子得到了學校之星的稱號,得到獎后,三人下來站在我面前,你一句我一句說:“任老師,這么多次都是老師們發獎給我,從來沒有站在爸爸媽媽面前過,我特別高興。”另一個叫劉××的孩子對著我說:“任老師,謝謝你,你沒有因為我的這次成績不理想而否定我。”有一個叫王××的孩子是這樣對我說的:“老師,在這六年里,您雖然只帶了我一年,但是沒有一個老師像您這樣肯定過我,謝謝您!”雖然是一句話,可話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幸福。
三、在愛中樹立人生觀
人們常說:批評過多的孩子會喜歡譴責別人;對他挑剔過多的孩子凡事喜歡抱怨;如果你專制他會不辨是非。我時常告訴孩子: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你才可能成為那樣的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如何判斷是與非、勇于面對挫折和困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茁壯成長。
記得一次學校舉辦百米長卷繪畫,孩子們拉著我說:“任老師,可以給我一次機會嗎?我也想參加。”“老師我也想。”一個微小的聲音告訴我,我一看,是我們班謝××,她雖然有畫畫的天賦,但是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于是我決定,這次的畫畫就讓她來,或許這對她來說是個機會。開始畫畫了,看到她默不作聲地在畫布上飛快地畫作,我們不禁張大了嘴巴,知道她畫畫好,沒想到畫得這么好,結果她的畫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好評,這個孩子也因為這次活動更加自信了,隨后,我又讓她為我們班辦了主題墻,結果都讓我們出乎意料。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2014年7月2日,是孩子們小學畢業的時間,這一天,孩子們都流露出不舍之情,他們為學校準備了最后一臺節目,校長為他們頒發了畢業證,然后他們伴隨著音樂,從紅毯上慢慢走出了學校。一個孩子跑過來抱著我問:“任老師,以后我們還能常聯系嗎?”“當然可以呀!”這個孩子,在我初到這個班時,不愛言辭,性格內向,但是現在,卻能夠獨自站在舞臺上表演,他的媽媽曾經對我說過:“任老師,我們孩子常常和我說你,說‘我們老師夸我是個才女,我一定要好好表現。”沒想到,我一句“才女”竟讓一個孩子有了展現自己的勇氣。
此后,我的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準則:永遠喜歡和關愛我的每一個學生;時刻充滿激情盡量感染學生;將熱愛職業和熱愛學生成為一種習慣;慢一點、等一等,讓自己積淀提升,耐心等待學生成長;我發現任何時候只要你愿意換位思考,孩子們是愿意親近你的,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仿佛是他們中的一員,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排解思想上的負擔。
在這一份工作中,我們需要付出更過的愛,在愛中感受彼此的成長、快樂與幸福。
編輯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