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敏
摘 要:在很多學生看來,化學學習是一項難題,因為化學知識點多且零碎,而且由于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學習時間緊張等因素,有的學生就會選擇放棄化學學習,轉向數學、英語等學科。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是高考壓力所致,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得當引起的,課堂教學不夠新穎,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導致了化學教學的成效低,自然學生也就缺乏創新力以及對化學學科的認識度。針對如何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合理運用化學實驗,豐富教學內容
化學科目的學習是要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知識點的形成要通過實驗探索進行總結。而這種化學實驗探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化學。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就可以采取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教學。實驗教學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新鮮感,還讓學生在實驗探索中領悟化學的真諦,既能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化學素養,以及對化學知識的獨到見解。通過實驗過程,也可以更牢固地掌握知識點。
如在講“氫氧化鋁”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取實驗研究的方式進行。
拿出四個試管,分別裝入AlCl3(分為1號與2號)、NH3·H2O(3號)和NaOH溶液(4號)進行操作:
(1)在1號試管中逐滴滴入稀NH3·H2O并過量。
(2)在3號試管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至過量。
(3)在2號試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過量。
(4)在4號試管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至過量。
接下來學生就可以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果,老師再加以總結得出最終的結論:氫氧化鋁是由于鋁鹽和弱堿性溶液反應制得。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學生會集中注意力,更深入地去探索化學知識,思考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實驗時加入液體要至過量的原因等等。接下來,當學生親自實驗時,這些問題就會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而實驗結論是學生通過親自探究得出的,這樣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記憶會更加深刻,而且能更好地認識化學,從而也會激發自己對化學的愛好,那么對于課堂的高效也能起到正向的作用。另外在實驗教學時,教師也一定要注意讓學生維護實驗器材,以及注意自身的安全問題。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課堂氛圍
化學課堂的有效進行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因為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模式對學生的學習和課堂氛圍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學會尊重學生,為他們努力創造和諧的化學課堂,只有達到師生間的相互信任,才能讓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更加心動,自然而然釋放出自己的化學潛能。同時,教師要學會親近學生,在工作之余,多花一些時間去關心了解生活中學生的狀態,給他們多一些關注與關愛,這樣可以為有效教學打下基礎,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問題與之進行交流時,就可以避免學生的抵觸情緒,變被動為主動接受意見。因為授課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已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對于他講的話學生也就會細細地聆聽。當然這也可以說是情感轉移的一種教學方法。“愛屋及烏”就是這個道理,從喜歡老師個人進一步轉夠到喜歡化學科目上。這樣不僅可以讓師生間的關系得到和諧的發展,對于學生化學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所幫助,自然而然,課堂教學也就更加有效。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師的教學有重要作用,能夠使教學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將化學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給學生。總之,對于課堂的高效性來說,教師首先就要贏得學生的尊敬與信任,樹立民主、平等的教學合作關系,為他們營造一種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對課堂學習產生親切感,讓“親其師,信其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通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這種方法能夠有效運用在不同層面的學生身上,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老師的最大價值,還能讓學生的學習產生顯著成效。
三、分析總結教學經驗,提升自我水平
葉圣陶講過:“教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時刻進行自我反思,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加以總結與完善,及時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了解學生的化學知識基礎,這也便于自己在教學中的課件設計,也會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更好地溝通互動,找到關鍵的興趣點加以激發,深刻體驗化學學科的魅力,使他們對化學認識更加到位。這樣就會形成高效課堂,當然也是對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進行最好的詮釋。
作為一名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將不斷地去探索更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從對化學的厭倦轉變為樂學、想學,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同時也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亞梅.淺談高中化學的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學教學參考,2013(8):87.
[2]呂龍芬.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軟件(電子版),2016(8).
[3]向巡.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探索[J].速讀旬刊,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