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坤
摘 要:新一輪化學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兼顧學生志趣、潛能的差異和發展的需要。新課程確立了以科學素養為本、學生發展為主的教育目標,以化學知識、科學過程和方法的內容以及體現化學、技術和社會相互作用影響的內容作為主要課程內容,倡導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和發展性的多元評價策略。通過查閱文獻發現,諸多高中化學教師已對促進高中生進行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做出了論述,因此,記述了關于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其他思考,希望能夠為各位同僚提供課堂教學工作的補充借鑒。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一、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1.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程度較低
高中生由于長期處于高考的壓力之下,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高考的科目上,筆者在與學生的溝通中發現,很多學生利用題海戰術以期提高自己的知識運用水平,課堂時間用來學習,課間時間用來休息,自習時間用來寫作業,課后時間用來進行題海戰術……如此的循環往復,導致學生的精力在一點點耗盡,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逐漸變得渙散,從而使教師的教學無法取得高效。對于高中生而言,如此的學習方法不僅無法取得高效,還會對學生自身的身心健康產生消極影響,因此,教師要對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程度偏低的現象予以高度的重視。
2.學習效果甚微,學生自信受到打擊
很多高中生由于化學基礎未打牢,導致學生的化學學習長期無法取得進步,從而對化學學習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沒有自信學習化學內容。筆者分析,這其中或許包括兩方面的原因。一來,學生在初學化學這門課程時是在初中三年級,初三學生已將學習的重點放在了中考科目上,已經打好基礎的其他學科“擠”掉了化學的打基礎時間,從而導致學生在初學化學時未曾打下夯實的基礎,導致之后的化學學習“屢戰屢敗”,從而喪失了化學學習的自信;二來,高中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內容教學時,沒有注意到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的現象,還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一味地追求教學進度,希望能夠為學生的實踐練習留有更多的時間,從而導致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還未被完全掌握時就要接受新的化學知識,使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甚微。
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
1.以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為基礎開展課堂教學
為使高中生的化學學習能夠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高中化學教師應將自身的教學工作建立在學生以往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力求以舊知識的鞏固促進新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化學知識架構能夠在不斷鞏固、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獲得發展。例如,我們講授與“化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單線橋、雙線橋標注”相關的知識時,可以聯系學生已學習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從而促使學生對于氧化還原反應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也使學生能夠對單、雙線橋的學習更加順利。如銅與濃硫酸的反應,Cu失去2e-為S所得,使得Cu成為Cu2+進入溶液,S由+6價轉為+4價,與O結合成為SO2,用單線橋表示就是由Cu指向S,線橋上標注2e-。
2.以豐富的化學知識世界為引導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課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時充分利用好學生的日常生活,以豐富的化學世界來激發學生整堂課的學習興趣,從而使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躍,使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逐漸提高。例如,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乏一些安全教育,因此會對滅火器有所認識,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CO2不支持燃燒”這一部分的教學時,可以問問學生對于滅火器的了解,進而以學生的日常生活作為導入,促使學生對于整堂課的教學內容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中保持較高的參與程度,從而使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
3.以完善的課堂講授過程時時反饋學習成果
新課程改革不僅提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這一要求,還提出了教師要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這一要求,高中化學教師若要使自身的教學成效有所提高,必然需要將高效課堂的構建納入工作范圍。為促進高中生對于知識的運用,使化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夠切實達到高效,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時時的反饋,讓學生掌握自身的學習動態,并在教師規范的指引下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從而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具高效,使學生的化學學習也更具成效。另外,教師對于學生的時時反饋,還能夠幫助學生在教師的規范指引下一步步獲得成功,對化學學習形成正確的認識,產生化學學習的自信。例如,教師在進行一氯代烷同分異構體的教學時,可以逐步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在學生依據CH3Cl、C2H5Cl、C3H7Cl一步步發現同分異構體的數量時,教師要予以學生適當的鼓勵,促使學生有自信、有勇氣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應在應對新課改的要求上開展,而高中化學教師應將視野放在切實提高高中生的化學能力之上,力求探索出適合當代高中生的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促使高中生能夠在規范的指引下獲得實質性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后雄.高中化學新課堂教學現狀、困惑與對策[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
[2]任文霞.淺談化學課堂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