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千歡
我以前是在一所山區(qū)中學教學,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自我學習能力不夠,學習方式上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如何改變這種不利局面,為學生構建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主動獲取知識,很好地配合老師教學,又能通過學生自己的實際思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歷史涵養(yǎng),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學會分享與合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搞好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
搞好雙邊活動的關鍵是要有課堂教學中的平等對話和換位思考。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從學生的實際引導教學,讓學生能從生活的需要主動獲取歷史知識,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取成功,樹立自信。我們必須避免歷史教學中只重視教師傳授而忽視學生發(fā)展的弊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進取精神,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學過程中必須自始至終讓學生動手動腦,讓他們主動探索知識和相互交流感想。搞好雙邊活動可以試著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改變觀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觀念上拋開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觀,尊重學生的人格,重視學生的存在,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學生來講,最好的老師是在教學中忘記自己是老師,而把自己視為朋友的那種老師?!痹谂c學生的交流中,我注意不用強制命令的口氣與學生溝通,而是盡量以平等之心與學生對話,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并注意因勢利導,消除他們的思想顧慮。在課堂上我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敞開心扉,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不放棄每一次表揚學生的機會;對于沒有回答出問題的學生從不諷刺挖苦,而是給予安慰和期待。這樣,經(jīng)過真誠平等的溝通與交流,逐漸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由對老師尊重信賴而變成喜愛,又由喜愛老師而逐漸喜歡上歷史課。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歷史課上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是搞好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雙邊活動的有利條件。
二、結合實際調(diào)整期望,及時總結
我們學校好多學生很難達到應有的要求,一是基礎知識差,二是思維習慣不好。這樣更需要注意雙邊活動,更需要教師認真?zhèn)湔n,從實際出發(fā),調(diào)整課堂期望,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例如有的歷史教學內(nèi)容很多,錯綜復雜,學生很難把握,到底怎樣教學,需要深思,不斷地積累,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引導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們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要學會結合實際調(diào)整期望值。我們要學會處理各個層次的問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善于協(xié)調(diào),不苛求學生配合得太多、太好!要多肯定學生的進步。每天的教學心得總是有的,需要靜下來小結:怎樣讓更多的學生動起來,讓更多的學生親身經(jīng)歷——在無知和失敗中提高,有成功后的喜悅,重拾自信?;仡檰栴}的提出是否自然、簡潔;學生的錯誤根源是否找準,可能還有哪些理解誤區(qū),以便下一次的講解更有針對性。
三、合理設計,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問題
學生對現(xiàn)實的熱點問題十分感興趣,對他們自身所經(jīng)歷的事更能產(chǎn)生感情共鳴,當然也能輕松愉快地接受。講《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時,讓學生結合自己家的變化來理解改革開放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講有關“中日關系”“中美關系”等內(nèi)容時,聯(lián)系現(xiàn)實中中日、中美關系來介紹;講《世界經(jīng)濟的全球化進程》時,借助學生熟悉的一些商標,如雀巢咖啡能被世界各地的人們享用,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匯豐等銀行的出現(xiàn)增強了金融領域的競爭,讓中國人體驗到優(yōu)質的服務,蘋果等名牌手機使人們之間信息傳遞更加快捷、方便,所有這些都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而這也正讓我們享受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成果。學生對現(xiàn)實的熱點問題感興趣,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也就水到渠成。
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新課程理念指出:“歷史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歷史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睔v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課堂上就必須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歷史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課堂的心理地位,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自覺地形成學習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學一道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個體同整體形成一種和諧的統(tǒng)一體,從思想上重視課堂活動,對課堂產(chǎn)生情感依賴。同時,在歷史課上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積極參與學習,掌握基本知識,解決個體學習存在問題,鼓勵質疑問難,發(fā)表不同意見,使學生的智慧、能力在課堂學習中不斷得到充分的交流、提升。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做課堂學習的主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打破教材的局限,不斷尋找引發(fā)學生興趣的突破點,積極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結合高中學生的個性特征及特點,采用適宜的教學方式,促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并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學無止境,教無止境。促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是一門教學藝術,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不斷思考、探索、總結。
參考文獻:
[1]蔣曉玲.淺談歷史教學中新模式教學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6).
[2]樊秋麗.淺談高中歷史課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