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摘 要: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普遍追求的目標,根據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也在積極地探索和創新,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素質教育;多媒體;游戲;導入;新課標
一、以故事情節為導入途徑,激發學生興趣
在新課標中,著重提出對于導入環節的應用,如何快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有效的課堂時間把握好,是整堂課的基礎環節。因此在小學數學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課上,教師要注重導入環節的利用,可以通過故事情節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使之能夠產生共鳴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將枯燥的文字描述轉變為形象的故事會。例如,在認識分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故事情節作為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光頭強現在不愛砍樹,愛上捕魚了,前幾天光頭強去抓了一筐的魚想要分給熊大和熊二,但是光頭強分魚的方式引起熊大和熊二的不滿,怎么辦?怎么分才能分給兩人一樣多呢?有哪位同學能幫一下他們呢?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本節課的內容上,同時,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能夠充分調動起積極性,使接下來分數的學習很輕松,教學效果也十分顯著。
二、以多媒體技術為手段幫助學生理解
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抽象的文字敘述或講解往往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來說也不利于學生的理解。通過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進行分析后,可以明顯發現當前的小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堅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認識鐘表的教學中,通過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向學生展示同學小明忙碌的一天,提問:從每天鬧鈴響起到晚上關燈休息,小明的一天在什么時候干了些什么事情呢?這個時間是從哪里發現的呢?又如,在認識圓的學習中,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土樓旅游,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現一些典型的土樓的圖片,并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感受人類的智慧,并根據土樓的形狀引出“圓”的學習,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夠擴大知識面,增加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認識到什么樣的圖形是圓形,圓形又在生活和學習中有哪些應用。
三、以游戲為輔助,激發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游戲教學法也是效果較明顯的一種方式,畢竟小學階段的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較弱,注意力較為分散,對于小學數學這種邏輯性較強的課程來說,難免在學習和教育中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也正是因為小學生的種種特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游戲教學法,來促進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
例如,在圖形的認識中,在正式講課之間,教師可以將游戲法融入其中,將準備好的教具袋展示出來,說: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多寶袋,里面藏著許多的寶貝,大家想不想看下?隨后找一名學生在教具袋中任意抽取一個圖片,向同學們展示出來,并回答圖形卡的名字,如果回答正確,同學就掌聲鼓勵,如果回答有誤,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答案。通過簡單的游戲就能夠將過去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復習,同時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又如,學生學習乘法口訣時,對于這些記憶性的內容往往不太感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將現有的邏輯記憶的內容轉變為生動有趣的游戲。將口訣打印在口算卡上,隨機發給同學,任意選擇一名同學開始游戲,有一名同學拿著口算卡片“4×6”說:“我是4×6,我的答案你在哪?”知道正確答案的學生回答“在這里,四六二十四”,并接著說道:“我是9×3,我的答案你在哪?”以此類推,在班級內循環進行這個游戲,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乘法口訣的效率,更有利于學生的計算,為口算打下基礎。學生則可以在這種游戲的氛圍內提高自己口算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從自身出發,不斷提升自己的執教能力和業務水平,結合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和挑戰,在探索中逐步形成符合當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途徑和手段,通過輕松、有趣的導入環節,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能夠在整堂課的學習中充分發揮出其主觀能動性;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綜合性手段,將畫面和情節生動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加速學生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轉變;通過生動、多樣的游戲教學法,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將枯燥的數學學習轉變為趣味性更強的游戲,通過積極的改革和創新,充分地發揮出自己作為教學過程中引導者的角色,積極鼓勵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去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總而言之,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而小學數學教師們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課堂變得有趣,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完成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戰。
參考文獻:
[1]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