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個普遍的教學難題就是兩極分化現象,這一現象一直是呈現在身處于教學一線英語老師面前的棘手問題,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是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的關鍵性階段,而兩極分化現象一方面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另一方面會阻礙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基于此,在對兩極分化現象原因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有效解決措施的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兩極分化;英語教學;原因;建議
結合教育實踐研究發現,英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現象較為普遍,并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發展趨勢,一般的學生在進行起初的英語學習時,表現出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較為良好,但是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以及內容的增多,較多的學生比較吃力,逐漸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以及學習信心,呈現出班級英語兩極化的發展趨勢。所以加深對這一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有著重要的現實性意義。
一、造成英語兩極分化現象的原因分析
1.學生方面的原因分析
學生是教學主體方面的主要內容,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理發展還未成熟,缺乏恒心毅力,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于簡單易學的知識學得較快,但是對于復雜、困難、枯燥的學習內容,就容易產生知難而退的情況,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其次,學生的學習習慣不佳,部分學生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后作業存在應付了事的情況,長此以往會形成惡性循環;第三,具體的學習方法欠妥。單詞記憶采用的是死記硬背的模式,句子翻譯時采用漢語式的翻譯方法;第四,忽視語言學習的循序漸進性。語言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不懈,循序漸進地扎實掌握從單詞、詞匯、句型、段落、寫作、口語等,所以一定要注意相關知識之間的連接性。最后的英語歸根結底是一門語言,語言就是一項基礎的溝通工具,所以還需要著重培養口語的練習以及表達。但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以上方面的表現都較為不理想。
2.來自教師的原因
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引導把控制者,因此英語教學課堂的成敗以及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教師有著重要的關系。實際中的英語教學,老師們在滲透新課改理念的同時,過于重視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以及課堂的活躍氛圍,但是缺乏對他們實際性的知識學習引導;其次,教師在利用現代化教學輔助設備的方式還有待提高,并不是一味地采用教學設備就可以實現良好教學模式的呈現以及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最后,教師會忽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呈現出學困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步伐,逐漸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信心,造成英語兩極化的現象更為明顯。
二、解決英語兩極化現象的具體對策
1.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不要心急,穩扎穩打一步一步來,給予學困生更多的耐心與關注面對他們有步驟有策略的指導與幫助,或者是借助優秀學生的優勢實施課后的“一對一”幫扶策略。在課堂上給予他們更多的表現機會,逐漸培養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盡可能地縮小兩極分化的范圍。
2.教師進行觀念以及身份的轉變
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需要在堅持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下,進行適時的角色轉變,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同時教師不僅僅擔任傳道授業的角色,課下還是學生的長輩以及朋友,在實際的生活中,可以走進學生的生活,更為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心理。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投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在教學的過程中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回答問題以及小組活動等處于開放平等的狀態中。其次,教師對學生在課下要保持密切的交流與溝通,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理狀態,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與心理輔導,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借助學習動機的影響促進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對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實現,例如采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帶著問題疑惑逐步展開知識的探求,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學習探索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達到防止兩極分化現象的擴大。其次,教師還可以借助靈活的教學方式如開展有關知識的競賽活動、單詞拼寫大會、英語演講比賽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結合以上分析,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確實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要逐漸改變這種格局需要我們教師協同學生結合實際現象實際原因,采取有針對性有策略的改變方式,實現對這一問題的良好解決。
參考文獻:
[1]張萍.初中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及對策[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2013(10):70.
[2]房靜文.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成因以及破解[J].文理導航旬刊,2015(12):65.
作者簡介:劉宜華,男,1972年12月出生,漢族,就職于廣東河源市連平縣陂頭中學,英語一級教師,英語科組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