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峰
摘 要:培養下一代,學校的教育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然而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班級的組織教學直接影響著教本教學的效果。有效地組織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接受知識技能方面的潛能,使他們在知識獲取方面發揮自如,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學校教學;班級組織;策略
有效地組織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接受知識技能方面的潛能,使他們在知識獲取方面發揮自如,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學困生的課堂影響與應對
在現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初中學校。雖說是農村,可是現在多種傳媒、信息等不亞于城鎮,又加之農村學校多半是十幾歲的留守生。這些東西或多或少地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學困生且多半是留守生,他們也是一個有需求的人。然而他們所需求的內容,對于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授課總有這樣或那樣的沖突。這就很大程度上影響老師在本節內容的實施,老師就得用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
學困生在課堂上表現為學習態度消極、不愿意參與課堂活動、自主學習能力差等特點,出現了此類問題,作為教師若要處理,各人的方法是各不相同。我想最初在設計課型時應該考慮是否采用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作最快的討論,讓其中較典型的學生作答。有時問題處理完了,還有與課堂不協調的因素,快速地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來。課后主動找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交談,是為提高下節課教學效果而提供,更是為扭轉這樣的學生做鋪墊。
教師自身要將身份放低,一改傳統教育中高高在上的身份定位,要融入學生群體,平等看待每位學生,在教學中要積極掌握新穎的教學方法,營造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困生并非一無是處,有的雖然學習成績差,但擅長文體;有的學習習慣差,但勞動積極,肯為班級做事。作為老師,要深信小學生的可塑性強,從而精心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隨時捕捉其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長,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自信心,搭建使他們進步的平臺。例如:有的學生成績不太好,但是身體協調性強,教師可以在文藝表演中為他們爭取表現機會;有的學生擅長體育運動,當學校開展運動會的時候,可以讓他們代表班級參加比賽,鼓勵他們為班集體爭榮譽,課后教師再有針對性地幫他們補習功課,使他們全面發展。
二、優秀生的影響與應對
當然,課堂上組織紀律出現問題不僅僅限于學困生。對于那些優秀生,一些班主任認為他們努力學習,遵守紀律,成績突出,讓人放心。對他們是關心有余,教育和培養不足,其實優秀生也可能存在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關注優秀生的成長,發現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教育,使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對于一些老師認為的優等生有時也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有的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討論另一科目的問題,還有的情不自禁地搞點其他與主題無關的東西等,這既不是師生互動,也不是分組討論。這既耽誤了自己對本節知識的了解,也對其他同學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
我想出現這種現象是有的,對于這類現象的處理,應把握住學生當時所從事的具體內容。與主題無關的應示意,讓他停止;與主題略有關系的,就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立即進入狀態。課后應作具體的了解,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動態,力求把這節課的損失降到最低。
在教學實踐中,優生能夠很好地帶動小組合作,課前先讓學生自學。當學困生處于知道問題的結果,卻說不明白其中道理的狀態時,安排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通過優生的發言講解、操作、演示可以解決學困生的困惑,解決他們在自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不僅知道了問題的答案,更能清楚地了解這個結果的來龍去脈。
在后教環節中,往往會從問題的結果中發現規律,提煉出簡便的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更便捷,少走彎路。這樣的環節往往使優生有了用武之地,他們思維靈活,善于發現,善于總結,通過他們對規律的探索和講解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記憶,學生的認可和老師的表揚會對優生的學習思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激勵著他們積極地去探索下一個難題,保持著向前的動力和積極性。
優生的培養是一項持之以恒的工作,教師既要讓優生在智育方面成為優秀,又要關注優生的思想和品質,避免他們形成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品性。
我認為,課堂的組織教學是在給一節課定調。其實有的老師在一節課的二十來分鐘時間,通過自己與學生的有效活動,能恰如其分地把自己的教學內容輕松地處理完,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正如一位老師說過,課堂教學是知識傳授的過程,更是一個人藝術展現的過程。通過自己的藝術,讓學生了解他們應掌握的東西,從而讓他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提升自己學習生活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張肇豐.試論研究性學習[J].課程·教材·教法,20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