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麗孫鑫單玲王洋張亞男
衛生事業管理
中國糖尿病患者管理現狀
魯麗1,2孫鑫1,2單玲1,2王洋1,2張亞男1,2
文章對中國糖尿病患者管理現狀進行介紹。
糖尿病;中國;管理;現狀
非傳染性疾病(NCD),其中主要包括糖尿病、腫瘤及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糖尿病是當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最重要的NCD之一,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增加迅速。其中,80%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可能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糖尿病不僅給患病個體帶來了肉體和精神上的損害并導致壽命的縮短,還給個人、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2010年中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調查了中國>18歲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況,CDS糖尿病慢性并發癥調查組報告,在三甲醫院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高血壓34.2%、腦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危害極大[1]。
1.1 糖尿病患病率 在80年代,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1%左右,90年代則為2.28%[2],由于1997年前后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不同,診斷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水平由≥7.8 mmol/L降低為≥7 mmol/L。因此,采用1997年以前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患病率肯定要低于1997年以后的調查。僅測空腹血糖所得到糖尿病患病率也要低于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所得到的患病率。目前,糖尿病發病年齡年輕化,兒童及農村糖尿病患病率在增加[3]。2007—2008有學者進行了10城市調查,結果發現應用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的診斷標準糖尿病患病率已達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15.5%,總體人數達9.2千萬,城市4.9千萬、鄉村4.3千萬[4]。2010年中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調查了中國>18歲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況,再次顯示糖尿病患病率為9.7%,證實我國可能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若同時以糖化血紅蛋白(HbAlc)≥6.5%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則其患病率為 11.6%[5]。最新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2013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為35.7%。據此估算,我國有3.881億成人為糖尿病前期(男性和女性分別為2.004億和1.877億)[6]。我國糖尿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糖尿病患病率在老年人群、男性、城市居民、經濟發達地區居民以及超重和肥胖人群中更高。糖尿病前期流行率在老年人群、農村居民、超重和肥胖人群中更高。
1.2 血糖控制達標率 我國糖尿病患者知曉率低,即未診斷的糖尿病比例高。2007—2008年全國調查>20歲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占總數的60%,血糖控制達標率低。以HbAlc<7.0%為控制標準,2004—2015年我國多個省市的多項研究表明,血糖達標率為26%~53.25%[7-8],但能夠看出隨著時間進展,血糖控制達標率有升高的趨勢。
紀立農等[9]以HbA1c<6.5%為達標標準做了一項研究,2009年共入組143 123例患者,2010年共入組172 199例患者,平均HbA1c水平分別為(8.0±2.0)%和(7.9±1.8)%,達標率分別為20.3%和16.8%,分別有高達79.7%和83.2%的患者HbA1c不達標,同時發現在2009年僅使用口服藥治療的患者中,平均HbA1c水平為(7.7±1.9)%,達標率為23.4%。總之,我國T2DM的HbA1c達標率低。
最新研究顯示,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僅有36.5%的人已知自己患病,32.2%的人正在接受治療。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49.2%的人血糖得到有效控制(HbA1c<7%)。雖然患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治療控制率與2010年(分別為30.1%、25.8%和39.7%)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相對較低。藏族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顯著低于漢族。
1.3 原因分析 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教育工作深度和普及面不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群眾無定期體檢的意識,對肥胖及糖尿病防治知識顯著欠缺。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及早治療。
目前社會環境的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遺傳等因素,特別是膳食不合理、缺乏體育活動、煙酒成癮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人群超重和肥胖比例逐年上升,這些都是引發糖尿病上升的危險因素。
2010年調查全國26個城市181家醫院,最后共收集到3 861份資料顯示,對于監測血糖來說,每周不監測空腹血糖者>1/3,不監測餐后血糖接近1/2[10];能夠嚴格按照醫囑進行飲食控制的患者僅為25.6%,而基本不進行體育鍛煉的患者高達44.5%。這一結果表明,應該繼續加強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對生活方式干預重要性的認識程度。
我國糖尿病現狀與醫療條件及經濟水平相關。但因為血糖的控制較為困難,而這又與醫療條件、用藥情況、患者的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關系密切,有時真正的結果并不能顯現出來。也有研究顯示,北京地區一、二、三級醫院門診就診的糖尿病患者HbA1c達標率較低,分別為24.3%、22.9%、22.7%,支持上述推斷[11]。
治療手段是影響血糖控制的最重要因素,單純口服藥治療者達標率顯著高于口服藥聯合胰島素治療者;同時進一步分析發現,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在多種口服藥治療療效明顯欠佳或出現糖尿病并發癥之后才起用胰島素治療,所以導致血糖仍難以達標[12]。
2.1 加強糖尿病教育 針對目前嚴峻的糖尿病形勢,國家應更加完善相關政策,提高公眾對糖尿病防控的認知,改善增加體力活動的社會環境,提高基層、社區的慢性病防治能力,關注職業場所的健康管理福利等。對于個人防控措施,在生活方式上注意膳食平衡,加強體育運動,將體質量指數(BMI)保持在正常的范圍,戒煙限酒。>35歲者應盡量每年檢測血糖,如果有抽煙、喝酒、不注意鍛煉等高危行為,有家族遺傳病史及肥胖的人群,更應盡早關注自己的血糖水平。
我國糖尿病防治的人力資源不足,防治人員的知識和技能不足,需要各地區醫院及衛生部門加強對醫務人員糖尿病知識的教育培訓工作。目前仍未建立糖尿病規范化治療和管理的機制和模式,僅有少數大型綜合醫院可以做到糖尿病的綜合強化治療。基層醫院和醫生的糖尿病診治仍處于很低水平,基層衛生機構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沒有發揮應有作用,致使糖尿病診斷率、治療達標率低,并發癥及病死率高,在糖尿病治療方面存在治療不及時、治療方法的不規范,不能做到合理用藥治療。患者擅自停藥、頻繁換藥、從眾心理、拒絕胰島素、飲食及運動等存在誤區。盡管盡早使用胰島素已成為全球醫師的共識,但在中國≥25%的糖尿病患者應該用胰島素治療而沒用,在中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的時間普遍較晚。
2.2 家庭醫生式服務 給予家庭醫生式服務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契約式服務模式,通過特定活動強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依托信息化技術、提高家庭醫生的服務效率。
2.3 構建醫院、社區糖尿病一體化管理的有效模式 以三級醫院為軸線,建立適合不同醫療服務層次的診治流程,對社區內糖尿病患者按病情分級管理、雙向轉診。主要包括:①組成一體化管理的工作團隊(包括醫師、護師、管理者和社會工作者等);②構建標準化的防治流程(高危人群篩查、糖尿病轉診、并發癥檢查);③建立培養糖尿病專科系列人才的培訓基地,包括舉辦學習班、專家下社區坐診及宣傳教育等形式;④建立糖尿病管理檔案,開發醫院一社區共享的信息平臺,醫院與社區分別建立糖尿病監控管理系統,信息資料雙方共享;⑤制定規范的雙向轉診流程。
我國糖尿病患病和糖尿病前期流行狀況仍令人擔憂;而且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顯不足,提示我國在對糖尿病患者的發現、規范管理以及有效控制等方面,亟需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對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問題尤為突出。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7):447-498.
[2] 代慶紅,王忠東.中國糖尿病的現狀調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3):206-208.
[3] 許樟榮.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概況[J].總裝備部醫學學報,2007,9(1):46-49.
[4]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10, 362(12): 1090-1101.
[5] Bi Y, Xu Y, Ning G.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 JAMA, 2014, 311(2): 199-200.
[6] 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J]. JAMA, 2017, 317(24): 2515-2523.
[7] 潘長玉,田慧,劉國良,等.中國城市中心醫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調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4,20(5):39-43.
[8] 蔣亞斌,聶立紅,荊春霞.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率及其與并發癥的關系[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8,28(12):2180-2182.
[9] 紀立農,陸菊明,郭曉蕙,等.中國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現狀與血糖控制的調查研究[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2,4(7):397-401.
[10] 陳名道,潘長玉,楊立勇,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達標患者現狀調查報告[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8):625-630.
[11] 楊彥,李春霖,田慧,等.不同醫療保健條件下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治療及達標情況調查[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12):1062-1064.
[12] 吳美芬,武革,陳文璞,等.隨機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8):2026-2028.
1.110016 沈陽 中國醫科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三科;2.遼寧省人民院內分泌三科
R19
A
1672-7185(2017)08-0037-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8.024
2017-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