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雅
滿洲里市人民醫院內三科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400
COPD臨床特征主要有:氣道、肺血管、肺實質的慢性炎癥,其因氣流受限而不完全可逆。該疾病主要癥狀為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1]。采用有效的呼吸康復機械進行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但是有創機械通氣不容易耐受,易導致患者肺部受傷,增大了肺部感染的幾率,而無創機械通氣免去了人工程序,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家屬的負擔[2]。該文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1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無創機械通氣在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肺康復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該院呼吸內科收治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218例,隨機分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109例。其中,男性患者有75例,女性患者34例,年齡在50~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72.3±1.7)歲,病程為10~50年,平均病程為(26.3±13.1)年。所有患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通過對患者的血氣分析和肺功能檢測,均診斷為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且沒有明顯的肺部感染癥狀存在。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施予常規呼吸康復治療,通過運動來加強呼吸運動,例如行走、爬樓梯等。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誡患者戒煙、飲食注意均衡,培養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向患者講解有關于COPD疾病的相關知識。指導患者采用縮唇和腹式呼吸相結合的方式來增強肺部功能,當病情嚴重亦或是必要時通過支氣管擴張劑來行止咳化痰的治療。實驗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行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采用BIPAP無創機械呼吸機來進行輔助通氣的治療[3]。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通氣模式,例如對Ⅰ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施予持續的氣道正壓通氣模式,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施予自主/定時通氣模式[4]。氣道正壓通氣采用的吸氣壓力為8~18 cmH2O,呼氣壓力為4~7 cmH2O,呼吸頻率要求在14~18 min/次。在治療過程中,這些參數應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來做相應的調整。在行無創通氣時,要求患者盡量深呼吸,以加快CO2的排出,盡可能延長患者的通氣時間,保持每日使用呼吸機通氣的時間至少5~10 h,并同時配合低濃度氧氣吸入,當患者的病情明顯緩解時可適當縮短呼吸機使用時間。
密切觀察兩組患兒在治療前后的各項生命體征以及肺康復情況,具體內容有:RR、FEV1/FVC及血氣分析(PaO2、PaCO2、pH)的各指標變化。
經過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前的RR(27±7)bpm,FEV1/FVC(35.6±7.7)%,PaO2(57.7±7.8)mmHg,PaCO2(71.3±7.2)mmHg,pH(7.3±0.1),治療后 的 RR (21±5)bpm,FEV1/FVC (36.7±10.3)%,PaO2(75.3±8.1)mmHg,PaCO2(52.7±5.6)mmHg,pH(7.36±0.3);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的 RR(29±8)bpm,FEV1/FVC(35.5±5.3)%,PaO2(57.9±8.1)mmHg,PaCO2(70.9±7.3)mmHg,pH(7.3±0.2),治療后的 RR(26±7)bpm,FEV1/FVC(36.1±9.4)%,PaO2(67.7±4.5)mmHg,PaCO2(60.1±7.4)mmHg,pH(7.2±0.3)。研究分析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肺康復情況,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氣分析較治療前、對照組的血氣分析有明顯改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肺部功能情況也有明顯改善,呼吸頻率也變得規律,氣促、胸悶等癥狀也所改善。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教育,患者的食欲恢復正常,運動的能力以及耐力均有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近幾年來,COPD的發病率逐漸上升,且就診患者的病情程度越來越重,超過50%的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率難以降低。發病機制一般認為是以氣道、肺實質、肺血管等出現慢性炎癥所引起的,且肺部不一樣位置的T淋巴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等出現增多的現象,被激活的炎癥細胞可以釋放出多種介質,該介質會破壞肺機構并且會促進炎性反應,通過各種危險因素產生炎癥的同時,引起了COPD的發生。隨著COPD疾病的發展,肺通氣、換氣的能力出現阻礙導致缺氧、CO2滯留等狀況,產生高碳酸血癥以及低氧血癥,最終導致慢性呼吸衰竭,引起肺通氣功能的嚴重阻礙,不能保證足夠的氣體進行交換[5]。為此,針對COPD施予科學的呼吸康復治療是有效改善該疾病的首選,而無創機械通氣是實施呼吸康復治療的、具有重要意義的方式之一,其不僅能保障呼吸道的開放,還能在符合呼吸生理過程中提高治療的依從性[6]。采用無創機械通氣的治療方法來治療呼吸衰竭,能避免行氣管插管亦或是切開,減少了有創通氣導致的嚴重并發癥發生率。
在該次研究中,對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施予常規呼吸康復治療,并在此基礎上施予無創機械通氣治療,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氣分析較治療前、對照組的血氣分析有明顯改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肺部功能情況也有明顯改善,呼吸頻率也變得規律,氣促、胸悶等癥狀也所改善。
綜上所述,采用無創機械通氣在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肺康復治療效果顯著,且操作簡易安全,能有效的幫助患者進行呼吸,改善患者的不良癥狀,使患者肺部得以更快更好的康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再住院率,明顯減輕經濟負擔,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