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江蘇靖江市東興鎮惠豐衛生院中醫外科,江蘇靖江 214500
西醫方面認為丹毒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內淋巴管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急性炎癥,中醫方面則認為丹毒是一種皮膚突然發紅、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1]。該種疾病的發病部位無定處,常發于面部和下肢。其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病情發展迅速、很少有組織壞死和化膿的情況出現,有較強的傳染性。丹毒的發生給患者帶來較大傷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中醫方法對下肢丹毒的治療有較大優勢。該文將以該院的丹毒患者作為分析對象,對如意黃金膏外敷治療下肢丹毒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在該院診治的200例下肢丹毒患者作為分析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有100例,其中58例男性、42例女性,患者的年齡在18~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2±1.1)歲,其中左下肢發病34例、右下肢發病48例、雙下肢發病18例,合并足癬13例、合并局部皮膚壞損8例。對照組有100例,其中57例男性、43例女性,患者的年齡在18~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1±0.8)歲,其中左下肢發病35例、右下肢發病44例,雙下肢發病21例,合并足癬12例、合并局部皮膚壞損10例。排除有藥物禁忌證患者、在治療開始前3個月內使用過研究所用藥物治療的患者、精神意識障礙患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皮膚大面積破損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在詳細了解該次研究進行的目的及流程后由患者簽署或其家屬代為簽署參與同意書,患者的自身條件和兩組患者之間的比較條件均符合該次研究進行的要求。
給予對照組患者青霉素和硫酸鎂治療,具體方法為青霉素800萬U靜脈滴注,同時用濃度為50%的硫酸鎂溶液對患處進行濕敷,1次/d。患有足癬的患者同時治療足癬,引導患者抬高患肢、清淡飲食、多飲水。
給予觀察組患者如意黃金膏和頭孢克肟治療。采用如意黃金膏,配方為大黃、黃柏、姜黃、白芷各2 500 g,加上南星、蒼術、陳皮、甘草、厚樸各100 g仔細研磨,待藥材研磨為細末后,制成如意黃金散,將其裝入干燥的空瓶內備用[2]。每次取如意黃金散500 g,加上500 mL醋制成如意黃金膏,將患處充分暴露,用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徹底清洗患處后用濃度為0.5%的碘伏溶液對皮膚進行徹底消毒,取適量如意黃金膏均勻涂抹在無菌棉上,將無菌棉貼于患處,用醫用膠布固定,敷6 h/次,更換1次/d,以1周為一個療程。同時給予患者口服頭孢克肟100 mg/次,2次/d口服。同樣引導患者抬高患者、清淡飲食、多喝水。
觀察患者的皮膚溫度、紅斑、體溫等,觀察記錄患者的疼痛緩解時間、腫脹緩解時間、住院時間,將治療效果分為4個等級,痊愈:治療后紅腫熱痛消失、皮膚損壞消退、出現皮皺、附近淋巴結明顯縮小或消退。顯效:紅腫熱痛基本消退、皮膚損壞大部分緩解、淋巴結壓痛明顯減輕。有效:紅腫熱痛部分消退、皮膚損壞部分緩解、淋巴結壓痛部分減輕。無效:患者的臨床不良癥狀未消失甚至惡化。另外在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如1年內患者仍出現過上述不良癥狀,則評定為復發[3]。
該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n(%)]用χ2檢驗,計量資料(±s)用 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緩解時間為 (3.69±1.71)d、腫脹緩解時間為(69.13±12.98)h、住院時間為(8.4±2.2)d;對照組患者的額疼痛緩解時間為(16.01±2.81)d、腫脹緩解時間為(95.06±12.03)h、住院時間為(12.5±3.1)d。觀察組3項觀察指標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痊愈32例、顯效41例、有效25例、無效2例,復發6例,治愈率為32%,總有效率為98%,復發率為7%;對照組患者治療痊愈11例、顯效35例、有效23例、無效31例,復發22例,治愈率為11%,總有效率為69%,復發率為22%。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痊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丹毒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可由足癬或皮膚外傷引起,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病情發展迅速,發病患者常伴有皮膚腫脹、疼痛、發熱的癥狀,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另外因其具有傳染性的特點,治療此種疾病的一種及時有效的方法至關重要。西醫方面認為丹毒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內淋巴管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急性炎癥,以患處的紅、腫、熱、痛為主要特征,并伴有程度不同的發熱。而在中醫方面,稱之為“流火”。《圣劑總論》中曾提到:“熱毒之氣,爆發于皮膚間,不得外泄,則蓄熱為丹毒[4]。”古代的中醫學多認為丹毒是由于火邪入侵人體、血分有熱、濕熱郁結、郁阻皮膚而發,在外表現為皮膚呈赤如丹涂之色,在內則有煩躁熱盛之癥,發于下肢,則常伴有濕熱。因此,治療的藥物應以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利濕消腫為治療之目標。大黃、黃柏等具有清火泄毒、消腫散瘀的功效;白芷、姜黃可止痛、破瘀、散濕;蒼術、厚樸在燥濕、消痰方面良好效果;甘草和陳皮緩急止痛、燥濕化瘀。由上述的藥材等為材料促成的如意黃金膏具有消腫化瘀、散熱止痛的功效,治療下肢丹毒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藥細菌的產生和致病菌群的改變等使傳統的抗感染治療的效果不是非常明顯[5]。而中醫作為我國古老的醫藥精華,可以以獨特的理論和治療方法在下肢丹毒等疾病的治療方面有著西醫難以企及的效果。
綜上所述,如意黃金膏治療下肢丹毒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值得進行深入研究、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