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正式印發,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刊特別邀請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彭軍,解讀《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精神,談談我省目前在城鄉社區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打算。
6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戰略重點、主攻方向和推進策略,為開創新形勢下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領會《意見》精神,準確把握中央要求
《意見》全面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城鄉社區治理的新要求,主動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城鄉社區治理的新期待,科學總結了近年來各地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的經驗做法,明確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
《意見》提出,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方向,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群眾,堅持政府主導、多方共同參與,堅持改革創新、依法依規治理,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實效,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健全體系、整合資源、增強能力,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努力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完善,城鄉社區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再過5到10年,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成熟定型,城鄉社區治理能力更為精準全面,為夯實黨的執政根基、鞏固基層政權提供有力支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意見》明確了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三大任務:一是要健全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即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有效發揮基層政府主導作用,注重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基礎作用,統籌發揮社會力量協同作用,推動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二是要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即著力加強社區居民參與能力、社區服務供給能力、社區文化引領能力、社區依法辦事能力、社區矛盾預防化解能力、社區信息化應用能力等“六大能力建設”。三是要補齊城鄉社區治理短板,即對準制約城鄉社區治理的“五大短板”,從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加快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優化社區資源配置、推進社區減負增效、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等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下大力氣破解制約城鄉社區治理的瓶頸問題。
認真分析湖北形勢,找準工作短板和不足
湖北共有4300多個社區,24000多個村,其中,5000多個村開展了農村社區建設試點。近年來,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的決策部署,以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為契機,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統籌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黃石市堅持“一核為主、多元共治” 構建現代社區治理體系、武漢市武昌區“‘三社協作助推社區多元治理”、秭歸縣創建“幸福村落”等創新實踐經驗先后在全國推廣。
城鄉社區功能不斷完善。依法開展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加強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和業主委員會建設,完善了城鄉社區組織體系,提升了城鄉社區干部素質。加強城鄉社區財力物力保障,通過“以獎代補”推進社區公共服務站建設、“難點村”治理和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不斷提檔升級;各級政府逐年加大投入,建立自然增長機制,城鄉社區運行保障機制更加健全,社區工作者報酬待遇不斷提高,保證了城鄉社區功能的有效發揮。
城鄉居民自治深入推進。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實施意見》精神,因地制宜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已成為城鄉社區工作者和廣大居民群眾處理社區事務、解決社區問題、提供社區服務、化解社區矛盾的基本方法和遵循;培育發展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建立完善社團自治機制,創新了居民自治實現形式;全面建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加強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引導城鄉居民修訂完善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促進了法治、自治與德治的融合。
城鄉社區服務創新發展。城鄉社區服務的組織體系基本健全,綜合服務設施逐步完善,服務內容有序拓展,服務隊伍日益壯大,服務方式不斷優化,社區服務體制機制持續創新,政府購買社會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社區公益服務創投機制基本建立,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的“三社聯動”機制正在形成,社會力量參與城鄉社區服務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發布了《湖北省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為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指引。
我省城鄉社區治理工作創新發展,增進了人民群眾福祉,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為實現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發展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隨著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和城鎮化進程加速,大量政府公共服務下沉到社區,社會矛盾集中在社區,城鄉社區治理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體制不順,權責邊界不清,社區組織的行政化傾向日益嚴重;機制不活,政府公共資源缺乏有效整合,社區社會資源開發利用不夠;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滯后,居民組織化程度不高,社會力量協同不足;社區工作者專業能力不強,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短缺,等等,制約了城鄉社區基礎功能作用的發揮。
積極履行部門職責,抓好《意見》貫徹落實
《意見》明確提出,城鄉社區治理事關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貫徹落實,事關居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城鄉基層和諧穩定。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強化社區的管理和服務功能,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各級民政部門是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的牽頭職能部門,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深刻領會《意見》精神,按照民政部安排部署,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抓緊抓好《意見》精神的貫徹落實。積極會同省直有關部門,開展深入調研,結合湖北實際,牽頭草擬實施意見,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強化工作措施,重點在社區治理的體制機制、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等方面有所突破,著力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