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婭蘭++潘尚++胡剛
編者按:如果說,農村寄托著我們往日的鄉愁,那么,城市承載著我們明天的希望。當前,全國80%以上的經濟總量產生于城市、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無數大大小小的城市正在快速生長著,擴展著。日出日落,不知又有多少樓宇封頂,不知又有多少商圈剪彩。面對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如何厚植黨的執政根基,打牢黨的群眾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城市工作,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近些年來,我省一些地方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引領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基層黨建工作全面加強、不斷進步,社會治理有序推進、健康發展。
作為全省基層黨建工作“整縣推進計劃”3個試點縣(市、區)之一,江漢區委把試點工作當成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一份厚重的政治責任,重點補短板促提升、抓規范建標準、破堅冰解難題,努力創造城市基層黨建的江漢路徑、江漢標準、江漢經驗。
壓實責任——
讓黨建工作像空氣一樣存在
6月中旬,記者走進江漢區的大街小巷、商圈樓宇、醫院學校,只見建筑工地、樓道電梯、商鋪門店,一股“紅色氣息”撲面而來:紅色的宣傳標語、鮮紅的黨旗、整區推進“紅色引擎工程”的宣傳展板以及佩戴在黨員胸前的紅色黨徽,讓人仿佛浸身于一片紅色的海洋。
“要讓黨建工作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4月12日,江漢區委書記張俊勇在整區推進“紅色引擎工程”工作動員部署會上說。
“整區推進”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工作專班將試點方案的27項重點工作任務細化分解為102個具體項目,逐項明確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人人肩上有任務,事事有人抓落實”。區委組織部部長許華說。
紅色引領——
積極打造社區共治同心圓
4月28日,漢興街姑嫂樹社區新龍和苑小區發生了一件痛心疾首的慘事,有兩人從小區高樓墜地身亡。事件發生后,社區黨委書記周順生、第四網格黨支部書記馮青榮和第九網格網格員詹紹敏不到五分鐘就趕到了現場,第一時間通知醫院警方前來搶救。
新龍和苑是一個典型的廉租房小區,小區內匯集了大量低保和特殊群體家庭。身故人員有個3歲的女兒小芳,父親正在接受強制戒毒,孩子一直跟隨奶奶居住,目前仍未辦理戶籍。網格服務團隊經過多方奔走,順利幫助小芳辦理了戶籍、補種了疫苗、申請了入托。得知網格服務團隊對小芳的幫扶,小芳的父親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并表示自己一定“早日戒毒,重新做人!”
江漢區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打造社區共治同心圓。唐家墩街工委書記張雋波說:“越來越多的駐區單位漸漸意識到,他們和社區是密不可分的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誰也離不了誰。”
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位于唐家墩街唐蔡社區,周邊居民就近看病非常方便。由于病人較多,車位不夠用,醫院醫生一般不敢開車上班。沒通地鐵的時候,周邊交通真是個愁人的事。唐蔡社區居民白天上班,有不少車位空出來。社區黨委了解到醫院的困難后,將社區白天閑置的車位分享給醫院使用。有時候醫院出現醫患糾紛,社區就騰出間屋子讓雙方坐下來好好談,社區里還有公益律師,常常一起幫著化解矛盾。醫院也積極服務街道社區,經常走進社區給居民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深受群眾歡迎。
紅色物業——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
“之前小區臟亂差,現在搭了新的雨陽棚,自行車電動車統一停放,小區看起來舒服多了”,“物業費比旁邊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收得低,服務卻蠻到位,真是好”。民權街信泰小區的居民李裕萍和街坊們圍坐在一起,交口稱贊小區悄然間發生的變化。
居民對小區環境滿意率的提高,得益于民權街信泰小區自治物業服務站黨支部的作用發揮。信泰小區有186戶住戶,原為物業棄管小區,在民權街工委、王家巷社區黨委的指導下,信泰小區以業主委員會成員為主體,建立了自治物業服務站和自治物業服務站黨支部,物業服務站負責人任黨支部書記。自治物業服務站黨支部在居民代表、“兩長四員”、志愿者骨干中精心挑選了一批“里弄管家”,“管家”根據自身所擅長的技能,開展維修電梯、更換門禁系統、治理車輛亂停放、粉刷老舊破損墻面、補栽綠植等志愿服務。這一系列舉措讓小區內的居民拍手稱贊,物業費繳費比例達到99%以上,曾經的棄管小區重新迎來了春天。
“紅色物業,是江漢區城市基層黨建探索的主攻方向和創新之舉。我們要把物業服務企業改造成黨在社區聯系服務群眾的第一平臺,把物業工作者隊伍建設成黨的工作者隊伍,打通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江漢區委組織部副部長余志剛說,今年以來,江漢區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專業化、自助式、公益性 3種物業模式“升級版”。對專業化物業,建立物業企業“紅黑榜”,引導物業企業優化服務質量;對自助式物業,整合轄區水電維修、家政服務等資源,建立自助物業服務站,為居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質優價廉的服務;對棄管型老舊小區,由公益性企業化物業服務實體通過市場化運作,為居民群眾提供基本物業服務。如今,“紅色物業”正在以優質服務、良好口碑走進千家萬戶。
紅色陣地——
讓樓宇黨建“落地生根”
“我們兩次攜手武廣樓宇商圈黨委舉辦流浪小動物認領活動,主要是看中了黨組織在樓宇企業和員工中的號召力,樓宇企業中年輕人多,喜歡小動物的員工也很多。”武漢市小動物協會負責人杜帆說。
在武漢市小動物協會攜手武廣商圈樓宇黨委聯合舉辦的第四十屆武漢“寵物領養日”活動中,18只流浪小動物找到了“新家”。
江漢區所在的區域,商務樓宇密集,商業氛圍濃厚。一直以來,企業忙著生存發展,年輕人忙著奮斗打拼,樓宇黨建工作存在“進企業難、找黨員難、搞活動難”問題。28歲的陳云在武廣樓宇里一家私企工作,上大學時他就是黨員,但畢業后他便與黨組織“失聯”了。在星羅棋布的商圈樓宇,像陳云一樣與黨組織“失聯”的青年黨員還有很多。
2013年,江漢區以萬松街武廣商圈樓宇為“試驗田”,率先組建了商圈樓宇黨總支,積極探索樓宇黨建的覆蓋模式。今年,江漢區將樓宇黨建作為補短板、樹品牌的重點任務,外學杭州、上海先進經驗,內推武廣商圈樓宇黨建工作法。目前,武廣商圈樓宇黨總支升格成為樓宇黨委,800平米的黨建綜合服務站正在全面建設。
就在不久前,江漢區武展社區書記鄭紅聯系到陳云,將他的組織關系納入到武廣商圈樓宇黨委。陳云頓時感覺找到了歸屬,“現在貼身服務不斷檔,感覺特別溫暖。”在這里,他不僅能參加思想政治學習,還能參加樓宇黨委組織開展的戶外素拓、讀書沙龍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