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韋倩
引智入黔助跨越
—— “海內外百名博士后貴州行”綜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韋倩
此次活動,共促成全省50多家企事業單位、103個人才智力需求項目與海內外具備相應專業特長博士后的精準對接,項目涉及大數據領域的35個,健康醫藥旅游等大生態領域的54個,扶貧領域的14個。
7月19日至21日,由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海內外百名博士后貴州行”活動在貴州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四川大學、中國留日同學總會等的130余名博士后齊聚貴州,共話貴州發展。
作為第五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的延伸,“海內外百名博士后貴州行”活動的目的是為讓更多高層次人才走進貴州、了解貴州。通過此次活動,貴州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團隊)落地貴州,形成“智匯貴州”引才集聚效應,助力貴州跨越發展。
7月20日,省委書記、省長孫志剛會見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等出席“海內外百名博士后貴州行”活動的嘉賓代表。 孫志剛希望更多的海內外博士后能在貴州扎根,為貴州發展做貢獻。
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貴州正通過不斷提升人才素質和人才效能,夯實貴州跨越發展基石,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正在形成。
為了讓人才安居樂業,貴州省人社廳始終堅持“不求所有、但為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有為”的人才發展思路,
“這次活動我們采取‘項目精準對接+人才柔性引進’的引才路徑,全面推動柔性引才的深度合作。” 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陽向東介紹,這樣既搭建起了用人單位與對應領域高端人才間的溝通交流平臺,也為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關鍵技術“瓶頸”突破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讓多彩貴州成為優秀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創業之地,貴州正不斷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充分發揮人才在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近年來,貴州先后出臺《貴州省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實施辦法》《關于加快推進教育人才發展的實施辦法》《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貴州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進行了專門部署。
“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黔歸人才計劃”相繼啟動,大力引進人才來黔發展……
“十二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貴州人才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截至2016年底,貴州人才總量已突破400萬大關,其中高層次人才達15.6萬人。
今年3月底,第五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成功舉辦后,省人社廳提出舉辦“百名博士后貴州行”活動這一引才舉措,得到了清華、北大、中科院、川大、電子科大以及中國留日同學總會的大力支持。
如何讓每一位博士后都在貴州“人盡其才”,實現雙方合作的最大價值?
貴州緊扣“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通過用人單位和高端人才的多次對接,從人員遴選、單位確定、對口合作、跟蹤服務上著手,不斷提高高端人才服務貴州跨越發展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海內外百名博士后貴州行”活動,共進行了“四輪對接”。
此次活動,共促成全省50多家企事業單位、103個人才智力需求項目與海內外具備相應專業特長博士后的精準對接,項目涉及大數據領域的35個,健康醫藥旅游等大生態領域的54個,扶貧領域的14個。

7月20日,“海內外百名博士后貴州行”啟動儀式在貴陽舉行。貴州正向著“優秀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創業之地”的目標闊步邁進。(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 攝)
通過本次活動,來黔的各位博士后對貴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紛紛點贊貴州。
“從六月初接到通知開始到今天親臨現場,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貴州對科技創新、智力支持的滿心期待,對高端人才的愛惜,對科技知識的尊重。”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博士后林穎表示,貴州為人才追夢筑夢提供的這片廣闊天地,勢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關注貴州、投身貴州、圓夢貴州。
參觀了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貴州)展示中心,四川大學的王凱忍不住感嘆:“貴州主動對接國家實施大數據發展戰略,率先垂范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銳意進取, 開拓創新,務實高效,開放包容的姿態確實很令人感動。”
“貴州美山秀水暖人,只要擼起袖子來干,不比任何一個省差。”中國科學院馬麗娜說。
人才,已然成為貴州的發展之基、轉型之要、跨越之本,海內外百名博士后貴州行,成為推動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招才引智常態化、精準化、實效化的創新舉措。
“活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讓企業和高校人才搭建起良好的合作橋梁。我們公司是大數據產業公司,電子科技大學培養的人才方向和我們高度契合,希望后期能和學校建立起更緊密的人才培養輸送關系,促成更多科研項目落地。”貴州升智交科有限公司董事長尚虹說。
活動期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共聯系對接了20位博士后,涉及項目20余個,目前已有13個項目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政府為用人單位與高端人才搭建對接平臺,拓寬柔性引才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渠道,為用人單位突破關鍵技術‘瓶頸’,促進重點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這樣的活動我們非常歡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副院長毛巨川對活動取得的成果贊不絕口。
人才興企,人才強企。實際上,貴州近年來正通過全方位的改革吸引人才,讓更多的人才發揮作用。
貴州在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黔歸人才計劃”的同時,連續5年舉辦了人才博覽會,吸引一大批人才來到貴州,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黃化剛是畢節市七星關區煙草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副主任,2012年由畢節市政府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來到煙草公司畢節市公司從事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工作。
5年來,黃化剛獲得了10項科學獎勵,申請了22項專利,完成了10個科研項目的研究。在他的技術帶領下,2016年,畢節市煙農戶均收入達到4.6萬,烤煙種植的畝均收入達3600元,230戶煙農實現了脫貧致富。
“黃化剛博士的到來,使我們公司在煙草行業的許多領域有了新突破,一改之前缺乏核心技術的局面,使公司更具市場競爭力。”畢節市七星關區煙草公司負責人說。
從“廣發英雄帖”到“讓英雄有用武之地”,更多的人才來到貴州,成為貴州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中流砥柱,成為推動各企業各行業轉型升級的強有力智力支撐。
如今,“海內外百名博士后貴州行”這樣的人才引進活動越來越多,成為推動貴州招才引智常態化、精準化、實效化的創新舉措,為用人單位與對應領域高端人才間搭建的溝通交流平臺,增強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的精準度和落地的可行性,為維護貴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