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學忠 王勤勇 于洋 馬春 王春帥 王忱 梁健
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在良性乳腺疾病中的治療價值分析
侯學忠 王勤勇 于洋 馬春 王春帥 王忱 梁健
目的 探討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在良性乳腺疾病中的治療價值與臨床效果。方法 良性乳腺腫瘤確診患者128例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自愿原則分為觀察組(85例)與對照組(43例)。觀察組采取超聲引導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治療, 對照組采取開放手術治療, 比較兩組手術治療效果及患者滿意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的乳腺腫瘤都被成功切除, 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恢復時間和手術瘢痕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術后對患者的隨訪發現, 觀察組無患側腫痛及乳房變形, 只有1例色素沉淀患者, 并發癥發生率為1.2%;對照組有皮膚色素沉積4例、患側腫痛2例、乳房變形2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8.6%;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滿意度為97.6%, 高于對照組的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良性乳腺腫瘤患者時采用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比普通的開放手術治療價值更高, 有助于患者術后早日康復并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 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高, 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值得推廣。
麥默通;微創;良性乳腺疾病;療效
良性乳腺疾病多指乳腺良性腫瘤, 乳腺良性腫瘤是青年婦女常見的腫瘤, 大多為無痛性的, 主要常見的有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脂肪瘤、乳腺平滑肌瘤、乳腺錯構瘤、乳腺神經纖維瘤和乳腺血管瘤等[1-5]。近年來隨著乳腺疾病的發病率增高, 發病的趨勢變的年輕化, 手術成為治療良性乳腺腫瘤的最佳選擇。但由于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弊端多, 如創傷大、恢復時間長且會涉及到患者的第二性征等使患者心理壓力增大。而超聲引導麥默通微創手術是目前最先進的微創活檢手術, 其特點是微創及安全、準確性。從發展趨勢來看, 常規的乳腺腫物切除術將被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逐漸取代。本研究是本院對良性乳腺腫瘤患者應用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 并與同時期自愿接受常規乳腺腫瘤切除術的患者相對照, 觀察手術的安全性及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6月收治的良性乳腺腫瘤患者128例, 所有患者手術前都做了B超或者X線確診為良性乳腺腫瘤, 其中檢測出腫物137個。根據患者自身意愿, 85例患者接受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治療定為觀察組, 43例患者自愿選擇傳統開放性手術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32.1±1.2)歲, 平均腫塊直徑(2.3±0.5)cm, 良性腫瘤種類包括乳腺纖維腺瘤、乳腺脂肪瘤、乳腺平滑肌瘤、炎癥,分別為21、12、6、4例;觀察組平均年齡(30.6±1.6)歲,平均腫塊直徑(1.9±0.6)cm, 乳腺纖維腺瘤、乳腺脂肪瘤、乳腺平滑肌瘤、炎癥分別為45、25、9、6例。兩組患者年齡、腫物直徑、腫物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積極配合本次研究。
1. 2 手術方法 先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 完成后進行手術。觀察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 先大體確認腫塊位置, 根據位置讓患者側臥或者平臥, 在超聲輔助下, 精確的確定腫物的大小、數量、深度及位置, 由此判斷進針的位置與方向。采用局部麻醉, 麻醉藥物為1%利多卡因, 通過彩超引導輔助, 正確進針, 到達腫塊位置, 采用旋切的方式將乳腺腫塊切除并退針。再次進行超聲檢查, 確保腫瘤切除無殘留, 之后對行針部位加壓15 min左右并包扎。對照組采用常規開放手術,對患者的良性腫瘤切除, 并住院觀察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恢復時間和手術瘢痕大小, 并術后隨3~6個月, 觀察并發癥發生情況, 發放調查問卷, 無記名調查手術的滿意度,記錄滿意患者例數。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恢復時間、手術瘢痕比較 兩組患者的乳腺腫瘤都被成功切除, 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恢復時間和手術瘢痕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恢復時間、手術瘢痕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恢復時間、手術瘢痕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術后住院恢復時間(d)手術瘢痕(mm)觀察組85 15.51±4.54a15.33±6.88a4.28±1.76a2.90±0.40a對照組43100.45±13.3260.22±9.2210.3±1.6230.50±5.50 P<0.05<0.05<0.05<0.05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及治療滿意情況比較 通過術后對患者的隨訪發現, 觀察組無患側腫痛及乳房變形, 只有1例色素沉淀患者, 并發癥發生率為1.2%;對照組有皮膚色素沉積4例、患側腫痛2例、乳房變形2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8.6%;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滿意度為97.6%, 高于對照組的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及治療滿意情況比較[n( %) ]
女性良性乳腺腫瘤是臨床中十分常見的病例, 近年來隨著女性生活壓力的增大以及生育年齡的增加, 該病的發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手術是治療乳腺良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傳統手術方式的創傷性較大, 術后并發癥較多, 同時術后瘢痕明顯, 而且術后還有復發可能。伴隨著女性的愛美心理患者大多不易接受。1994 年美國強生公司研制成功麥默通微創旋切系統, 適用于女性良性乳腺腫瘤切除手術。有研究將麥默通微創旋切與傳統開放性手術進行比較發現[6-9], 該手術治療方式能夠獲得與傳統開放性手術療效相當的結果,但其創傷性小。本研究亦將麥默通微創旋切與傳統開放性手術做對比, 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的乳腺腫瘤都被成功切除,采用麥默通微創旋切的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恢復時間和手術瘢痕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術后對患者的隨訪發現, 觀察組無患側腫痛及乳房變形, 只有1例色素沉淀患者, 并發癥發生率為1.2%;對照組有皮膚色素沉積4例、患側腫痛2例、乳房變形2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8.6%;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滿意度為97.6%, 高于對照組的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較傳統開放手術有以下優勢:①手術定位精確、操作簡便切除病灶的準確率高, 手術時間短, 僅需20 min左右。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只需要局部麻醉,對患者損傷小, 術后恢復快, 且疼痛輕微, 術后便能夠自由活動。②體表切口微小(3~4 mm), 美容效果好, 術中出血量少,手術后只需要加壓包扎, 不需要手術縫合, 恢復后無殘留瘢痕, 而傳統的開放性手術體表切口在30~40 mm。③患者滿意度高, 術后并發癥少, 容易接受。
綜上所述, 麥默通微創旋切術比傳統開放性切除手術對治療良性乳腺疾病的效果更佳顯著, 且縮短了手術及術后恢復的時間, 并極大的減輕病癥給患者帶來的疼痛, 降低手術的創傷性, 做到隨治療隨走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能夠極大地保留女性患者的乳腺生理結構, 保障了其健康及生活質量。故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對治療良心乳腺疾病的療效好, 值得推廣。
[1] 王軼群.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與常規乳腺腫物切除術治療良性乳腺腫物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4, 13(8):636-639.
[2] 李念, 續哲莉, 孫立娟, 等.默通微創旋切技術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應用.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6):1690-1691.
[3] 郭黎. 腺體瓣成型法治療良性乳腺疾病的手術效果.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 2015(1):31-33.
[4] 邵超, 張晶晶, 凌飛海, 等. 經乳暈切口治療乳腺良性疾病中麥默通微創旋切系統與傳統手術的臨床效果對比. 實用醫學雜志, 2015(7):1142-1144.
[5] 羅琳娜, 王俊.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旋切系統治療乳腺良性腫塊與開放手術的療效比較. 中國現代醫生, 2011(25):40-41.
[6] 那將超, 狄長安, 殷詠梅. 麥默通微創旋切術與傳統手術治療乳腺腫塊效果對比分析.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5, 14(6): 435-438.
[7] 許志平, 宋彬, 姜子榮. 麥默通乳腺微創旋切手術與開放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塊的療效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31):114-115.
[8] 朱小紅.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旋切系統在切除乳腺良性腫塊中的應用.中國醫學創新, 2014, 11(29):124-126.
[9] 陶冶.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與常規乳腺腫物切除術對良性乳腺腫物的治療價值比較.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15): 82-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35
2017-05-05]
110179 東北國際醫院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