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區
門診輸液大廳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及干預對策分析
王少區
目的 探究門診輸液大廳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 并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干預對策。方法 132例老年靜脈輸液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66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輸液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觀察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規范化的優質輸液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在輸液護理過程中皮膚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0.9%,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皮膚完好62例(93.9%);對照組患者中皮膚完好53例(80.3%), 觀察組患者皮膚完好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門診輸液大廳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質量影響著老年患者恢復情況、在輸液過程中并發癥發生情況, 使用人性化、規范化的優質輸液護理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對門診護理的滿意程度,因此建議日后在門診中為老年患者靜脈輸液時, 采取人性化、規范化的優質輸液護理方法。
門診輸液大廳;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干預對策
門診是醫院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的主要場所, 通常老年患者在出現疾病后會進入門診進行靜脈輸液, 由于靜脈輸液本身屬于一種侵入性操作, 因此老年患者在輸液過程中會存在心理恐懼, 同時由于老年患者皮膚相對較薄而且松弛, 血管出現程度不同的硬化問題, 因此增加了在門診中進行靜脈輸液的難度和風險, 為了使老年患者在門診輸液大廳進行靜脈輸液過程中得到更優質的護理, 提高老年患者對門診的滿意程度, 本次臨床研究主要探究了門診輸液大廳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 并詳細分析了風險干預對策。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門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2例老年靜脈輸液患者作為此次臨床調查研究對象,以隨機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66例。觀察組患者中女34例, 男32例, 年齡60~85歲, 平均年齡(73.0±4.0)歲;對照組患者中女31例, 男35例, 年齡62~86歲,平均年齡(72.0±4.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患者具有正常的溝通能力;③患者持續輸液量需≥250 ml。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門診靜脈輸液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全程規范化、人性化的優質輸液護理方法為門診中老年輸液患者進行護理。具體操作流程如下:①在為老年患者進行靜脈輸液前, 門診護士人員應該詳細告知老年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以及在輸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與老年患者溝通過程中, 應該盡量保持態度和藹、親切、語言規范, 同時也要盡可能保證老年人能夠聽清楚并理解自己所說的內容;②認真核對老人的個人資料, 包括姓名、性別、年齡, 保證靜脈輸液的準確性, 通過執行配藥的無菌操作, 實現藥物的現配現用, 保證老年人能夠得到更有效的靜脈輸液;③在靜脈輸液過程中, 相關護理人員應該根據老年患者血管的實際情況, 選擇合理的血管扎入, 盡可能減小老年患者在初始靜脈輸液過程中所產生的疼痛感,同時門診醫護人員還應該協助老年患者找到適合的靜脈輸液體位, 保證其在輸液過程中能夠更加舒適;④加強在老年患者靜脈輸液過程中的巡視, 檢查患者回血是否正常, 避免患者在門診輸液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以及輸液風險[1]。拔出輸液管的情況:當老年輸液患者主訴疼痛較為明顯, 其皮膚相對紅腫, 液體滴入速度明顯減慢時應該及時拔出輸液管;在拔出時門診護士應用左手拇指, 向下繃緊患者進針部位的皮膚, 并將食指按壓在皮膚穿刺的膠布上, 緩慢拔出扎在患者皮膚上的針頭, 幫助患者按揉扎針部位, 同時避免按揉針眼。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及在輸液過程中穿刺處皮膚情況。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評估, 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0.9%,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輸液護理滿意度比較 [n(%), %]
2. 2 兩組患者皮膚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皮膚完好62例(93.9%);對照組患者中皮膚完好53例(80.3%), 觀察組患者皮膚完好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以往的研究中詳細分析了當前門診大廳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問題, 基于此, 在為老年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時融入健康教育知識十分有必要,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門診護士掌握更多種藥物知識并深入了解老年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2,3]。護士不僅需要為老年患者進行門診靜脈輸液, 更需要在輸液前為老年患者講授輸液的必要性以及在輸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這不僅能夠緩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壓力, 而且能夠在降低患者輸液風險的同時, 提高老年患者的依從性以及護士人員的護理效率。
本次研究對本院門診收治的老年患者采取了全程人性化、規范化的優質護理。采用人性化、規范化的優質護理不僅能夠做好在患者接受輸液治療前相關的教育工作, 而且能夠采取更加有效的護理干預對策, 減少老年患者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 從而保證老年患者靜脈輸液安全[4-7]。與年輕人不同,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處于逐漸退化的狀態, 其皮膚呈現出了松弛老化的現象, 血管彈性也相對較差, 因此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藥液外滲、皮膚腫脹、皮膚淤青等不良反應, 然而在為老年患者使用全程規范化、人性化的優質護理干預對策時, 不僅能夠保證靜脈注射的無菌性, 而且能夠通過加強巡視、做好老年患者輸液交接班工作, 更及時的發現老年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從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提高老年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的舒適程度, 降低患者輸液疼痛感[8-10]。本次臨床研究結果也證實全程規范化、人性化的優質護理干預對策的有效性。降低老年患者在門診大廳中輸液并發癥的發生率, 在當前門診護理條件的基礎上, 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積極采取全程人性化、規范化的優質護理干預對策。
總之, 在門診輸液大廳為老年患者進行靜脈輸液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風險, 為提高老年患者對門診輸液護理的滿意程度, 降低輸液并發癥的發生率, 建議日后在門診輸液護理中采用全程人性化、規范化的優質護理干預。
[1] 韓小娟, 茹孜萬. 靜脈輸液安全管理的方法與應用效果.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5(10):132-133.
[2] 宋慧莉. 護理風險管理對內科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應用及護理質量的影響. 中國醫藥指南, 2015(11):230-231.
[3] 詹凡. 瓶頸管理模式在減少急診科靜脈輸液護理糾紛中的應用. 中國鄉村醫藥, 2017, 24(1):72-73.
[4] 余新花. 瓶頸管理法在急診靜脈輸液護理可控環節中的實施效果.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5(20):107-108.
[5] 高琳娜. 門診輸液大廳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及干預對策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4):384-385.
[6] 李亭霏, 徐小琴, 魏傳芝. 門診輸液大廳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及干預對策分析. 衛生職業教育, 2015(13):155-156.
[7] 虞錦艷. 門診輸液大廳患者靜脈輸液的護理風險及對策研究.心理醫生, 2015, 21(8):134-135.
[8] 王新明. 門診靜脈輸液過程中的護理風險干預. 醫藥前沿, 2015(29):196.
[9] 陳桂蓮. 淺談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輸液的體會. 中國醫學創新, 2010, 7(3):107-108.
[10] 梁碧珍. 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相關性研究.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1(7):217-2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106
2017-05-15]
510000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