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莉
30例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病情觀察與護理體會
蘇莉
目的 探討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病情觀察與護理。方法 選取30例癲癇持續狀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給予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 對患者的病情以及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30例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0.00%, 滿意度為93.33%。結論 對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 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 值得推廣。
癲癇持續狀態;病情觀察;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status epilepticus, SE)是指持續性抽搐超過30 min或者是有著兩次意識不清之間的連續驚厥發作, 屬于一種突然性發生的短暫性大腦功能失調, 是嚴重而又緊急的情況, 需要實施快速緊急的搶救, 及時中止其發作, 如果無法及時有效的進行急救, 患者會因水、電解質紊亂或者循環、呼吸衰竭而嚴重危及生命安全, 存活患者還可能因為腦受損而導致嚴重的后遺癥[1]。對于該病的護理工作與及時搶救一樣重要,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 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會造成患者窒息以及發生嚴重外傷的危險, 應密切觀察患者, 妥善實施護理[2]。為研究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病情觀察與護理, 作者通過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癲癇持續狀態患者30例展開研究, 給予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 對患者的病情以及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癲癇持續狀態患者30例,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30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9例;年齡15~56歲, 平均年齡(28.2±10.8)歲;病史3 h~40年, 平均病史(21.3±7.3)年;其中有5例患者為首次發作即癲癇持續狀態;有9例患者為原發性癲癇, 有21例患者為繼發性癲癇。在5例首次發作即癲癇持續狀態的患者中, 有1例患者為腦出血, 1例患者為腦腫瘤, 1例患者為尿毒癥, 有2例患者為原發性癲癇。既往有癲癇病史的患者中, 有11例患者是因為漏服或者是停服抗癲癇藥而引發, 有8例患者是因為換抗癲癇藥, 有2例患者為癲癇發作控制欠佳, 有1例患者為上呼吸道感染, 有3例患者為疲勞。
1. 2 方法
1. 2. 1 病情觀察 發作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的意識情況、抽搐起始部位、眼球偏向的方向、瞳孔的大小、患者是否存在大小便失禁以及發作整個過程持續時間, 從而對患者進行定位、定性診斷以及對預后進行評估, 以便及時控制抽搐發生。對于間歇期、神志不清以及淺昏迷的患者, 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肢體活動以及尿量, 觀察患者是否突然發作、有無存在先兆、是否發生大小便失禁等情況。對患者的呼吸、脈搏、血壓變化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為醫生了解患者病情以及調整用藥提供有效依據。發作后的患者經常會伴隨發生顱內壓升高和腦水腫, 有意識障礙加深等表現, 生命體征惡化, 抽搐幅度變頻、變小, 要嚴密觀察并及時記錄[3]。
1. 2. 2 護理干預 ①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由于癲癇持續狀態患者具有意識不清、喉頭痰鳴、四肢抽搐等情況, 患者有可能會發生短暫的呼吸停止、發紺等, 護理時要讓患者平臥, 將其衣領松開, 把頭偏向一側, 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 酌情實施吸痰并高流量吸氧[4];②防止水、電解質失衡:患者因為高熱出汗以及抽搐常會發生脫水以及電解質紊亂, 護理人員需要遵醫囑為患者補充液體以及電解質, 對于長時間昏迷無法進食的患者可實施鼻飼, 正在抽搐的患者不能對其強行喂食, 避免嗆入患者的氣管, 患者清醒之后給予進食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5];③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規范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 講解相關的知識, 讓患者明確自身的病情, 以便杜絕一些危險因素,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④心理護理:由于癲癇持續狀態對患者來說具有未知性、持久性等, 患者往往帶有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因此, 醫護人員對其進行護理時, 應給予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 與患者耐心交流, 用柔和的語氣與其溝通, 讓患者放松心情, 感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 得到相應的心理安慰, 緩解其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 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6]。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①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 判定標準[7]:痊愈:患者經過護理之后, 癲癇得到完全控制, 沒有發作;顯效:患者經過護理后, 癲癇發作的次數大大下降, 下降程度>75%;有效:患者經過護理后, 癲癇發作次數有所下降, 下降程度為25%~75%;無效:患者經過護理后, 癲癇發作次數下降不顯著, 下降程度<25%, 或其發作次數升高。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②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 分為滿意、一般及不滿意, 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2. 1 臨床護理效果 經過護理后, 其護理總有效率為90.00%。見表1。
2. 2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33%,僅有2例患者不滿意, 所占比例為6.67%。見表2。

表1 30例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分析(n, %)

表2 30例患者滿意度分析(n, %)
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急癥, 患者病情比較重且容易造成多臟器損傷, 其發作時間越長則患者的腦損害程度就越嚴重。所以, 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以及護理措施, 綜合、動態的觀察患者抽搐發作的情況以及全身狀況[8]。在對癲癇持續狀態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 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防止水、電解質失衡, 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 讓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 降低患者焦慮、恐懼、自卑等不良情緒, 使患者放松心情, 配合治療[9,10]。在本次研究當中, 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后, 患者護理總有效率達到了90.00%, 無效率只有10.00%;護理滿意度達到93.33%, 只有2例患者不滿意, 所占比例為6.67%。
綜上所述, 根據癲癇持續狀態疾病的特點以及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 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并進行及時的處置, 為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以及護理效果, 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提高其生活質量。
[1] 溫春苗, 董景霞. 30例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觀察與護理體會.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0):214.
[2] 郭凡杰, 張革琴. 預見性護理在癲癇持續狀態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8):1522-1523.
[3] 徐玉紅, 王書霞. 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護理體會.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16):269-270.
[4] 黃春艷. 癲癇持續狀態的臨床護理體會.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242-243.
[5] 陳玉鴻, 王金芬, 李曉燕. 1例癲癇持續狀態致昏迷患者的搶救護理體會. 當代護士旬刊, 2016(12):144-145.
[6] 張艷新. 對1例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急救與護理體會. 醫藥前沿, 2013(34):330.
[7] 王艷蘭, 馮照新, 馮清云. 30例癲癇持續狀態的急救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7):223-224.
[8] 許睿函. 探討癲癇持續狀態患者急救護理相關措施(附17例報告).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2, 21(16):148.
[9] 楊迪. 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觀察及護理. 心理醫生, 2016, 22(6):178-179.
[10] 張玉萍. 探討癲癇持續狀態患者急救護理相關措施(附17例報告). 中國美容醫學, 2012, 21(18):695-6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107
2017-04-27]
271103 萊蕪新汶礦業集團萊蕪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