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穎 李興中
探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途徑給藥用于稽留流產的臨床效果
馮穎 李興中
目的 探討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途徑給藥用于稽留流產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稽留流產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口服進行治療, 給予觀察組患者米非司酮口服聯合米索前列醇陰道給藥進行治療, 對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完全流產率(65.00%)顯著高于對照組(37.50%)(P<0.05),對照組不完全流產率(57.50%)明顯高于觀察組(32.50%)(P<0.05), 兩組流產無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排胎后2 h陰道出血量為(80.6±21.3)ml, 對照組為(81.7±22.9)ml,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0.00%)明顯低于對照組(6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在稽留流產的治療中應用米非司酮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陰道給藥治療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減輕患者痛苦, 起效更快, 且安全性更高,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使用。
稽留流產;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臨床效果
稽留流產又稱之為死胎不下或過期流產, 主要是指胚胎和胎兒在宮內死亡后未能夠及時的自然排出[1]。在胚胎停止發育后2個月還未自然排除則定義為稽留流產, 主要由精神壓力、遺傳基因缺陷、環境因素、內分泌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引起, 其臨床常表現為停經、早孕反應、腹痛、陰道流血等, 為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臨床有效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在稽留流產的治療上以往常采用鉗刮術、清宮術, 但由于手術過程中操作比較困難, 出血量大,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 同時患者承受的痛苦大, 臨床應用具有較大局限性。近年來有研究顯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產的治療中效果確切, 其在稽留流產的治療上是否作用巨大, 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證實, 這也是本次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 在保證稽留流產治療中安全性的情況下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患者痛苦有效減輕, 本研究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途徑給藥用于稽留流產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 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其情況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稽留流產患者80例, 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觀察組年齡21~36歲, 平均年齡(28.5±7.5)歲;孕周8~16周, 平均孕周(12.0±4.0)周;對照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8.0±8.0)歲, 孕周7~16周, 平均孕周(11.5±4.5)周。本研究取得所有患者同意,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藥物過敏患者、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患者、不符合稽留流產診斷標準患者予以排除。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療。具體為:給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3551, 規格:25 mg/片) 50 mg q 12 h×4, 同時在服用最后一次米非司酮后2 h給予患者米索前列醇片(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73696, 規格:0.2 mg×3片/盒)0.6 mg頓服, 然后觀察患者子宮大小情況, 對12孕周內的患者采取鉗刮術治療, 而>12孕周的患者先靜脈滴注催產素, 待胎盤排除后采取清宮術治療。
觀察組:給予患者米非司酮口服聯合米索前列醇陰道給藥治療。具體為:給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3551, 規格:25 mg/片) 50 mg q 12 h×4, 在服用最后一次米非司酮后2 h后于陰道給予患者米索前列醇片(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73696, 規格:0.2 mg×3片/盒)0.2 mg, 服藥后每2小時對患者情況進行觀察, 根據情況可重復給藥, 24 h內總量不超過2.2 mg, 若患者流產失敗或不完全流產采取清宮術治療。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流產效果進行觀察, 分為完全流產、不完全流產、流產無效[3];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排胎后2 h陰道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發熱、惡心嘔吐、腹瀉、寒戰。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流產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完全流產率(65.00%)顯著高于對照組(37.50%)(P<0.05), 對照組不完全流產率(57.50%)明顯高于觀察組(32.50%)(P<0.05), 兩組流產無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排胎后2 h陰道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排胎后2 h陰道出血量為(80.6±21.3)ml, 對照組為(81.7±22.9)ml,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有4例(10.00%)出現寒戰, 3例(7.50%)出現發熱, 5例(12.50%)出現惡心嘔吐, 4例(10.00%)出現腹瀉,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0%;對照組中有5例(12.50%)出現寒戰, 4例(10.00%)出現發熱, 12例(30.00%)出現惡心嘔吐, 6例(15.00%)出現腹瀉,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5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流產效果比較[n(%)]
稽留流產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流產, 在胎兒死亡之后會釋放凝血活酶進入血循環, 容易導致患者凝血功能發生障礙,進而形成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同時由于死胎的滯留還易導致患者感染, 纖維組織變性等情況也使臨床處理較為困難[4]。在稽留流產的治療上以往常采用鉗刮術、清宮術, 但由于手術過程中操作比較困難, 出血量大,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同時患者承受的痛苦大, 臨床應用具有較大局限性[5]。隨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開展與稽留流產的治療中, 其確切的效果使之成為藥物流產的最佳方案[6]。
臨床常規流產藥物為雌激素, 戊酸雌二醇是常用藥物,但其不能保證理想的完全流產率, 因此不適于臨床推廣[7]。米非司酮作用機制為其能夠使蛻膜發生退行性變, 分離蛻膜與胚囊, 進而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下降, 減少黃體分泌孕激素, 造成蛻膜壞死, 使絨毛供血不足而致胚胎停止發育[8]。米索前列醇則能夠促進宮頸成熟, 有著促進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張力、宮內壓的作用[9]。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具有較高的協同作用, 通過有效終止妊娠、促進胚胎排出達到治療目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完全流產率65.00%顯著高于對照組37.50%(P<0.05), 對照組不完全流產率57.50%明顯高于觀察組32.50%(P<0.05), 兩組流產無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充分說明了米非司酮口服聯合米索前列醇陰道給藥治療稽留流產能夠有效提升完全流產率, 減輕患者痛苦, 效果比兩種藥物口服更佳, 同時陰道給藥起效更快,通過陰道給藥還能減少藥物對機體的毒副作用, 安全性更高,這與有關研究結果相似[10]。
綜上所述, 臨床在稽留流產的治療中應用米非司酮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陰道給藥治療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減輕患者痛苦, 且安全性更高,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使用。
[1] 陳發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療稽留流產的療效觀察.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3, 21(11):751-753.
[2] 凌云, 張漢英, 幸碧芬, 等. 米索前列醇聯合刮宮術治療稽留流產70例. 廣東醫學, 2010, 31(6):779-780.
[3] 董淑紅.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療稽留流產的療效觀察.河南醫學研究, 2015, 24(11):90-91.
[4] 黃明珠, 李金滿. 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療稽留流產的臨床觀察.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3, 16(12):1229-1231.
[5] 謝杏美, 王玉霞.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療稽留流產和終止10~16周妊娠的效果比較.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2, 28(8): 693-695.
[6] 劉敏.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無痛清宮術治療稽留流產臨床分析. 河北醫藥, 2013, 35(1):37-38.
[7] 姚微, 葉霖. 稽留流產應用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流產與人工流產效果比較.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6, 44(11):67-69.
[8] 梁旭, 韓磊, 孟濤, 等. 戊酸雌二醇聯合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治療稽留流產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藥業, 2016, 25(6):40-41.
[9] 張紹峰. 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治療清宮術稽留流產40例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國藥業, 2015, 24(24):121-122.
[10] 周靜, 雷貞武. 米非司酮配伍不同給藥途徑及劑量米索前列醇用于催經止孕的臨床研究.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5, 31(6):463-4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71
2017-05-08]
527400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