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風
首場多日賽落地四川,綿竹借勢中自聯打造中國全域騎游第一城
文/清風
Sichuan will Hold the First Multi-day Race in Mianzhu to Build the First Cycling City of China with CCL
5月28日上午,隨著男子公開組83.2 km城市繞圈賽的結束,為期3天的2017中國自行車聯賽四川·綿竹站“玫瑰谷杯”比賽在綿竹市體育中心圓滿落幕。
本站比賽,舉辦了中國自行車聯賽的首個多日賽。胡浩、巫帛宏、朱梵心分別獲得個人總成績的前3名,森地客鑫元鴻車隊、凱路仕烈風車隊、亞塔騎高士特精英車隊則分別獲得團體總成績的冠、亞、季軍。
閉幕式上,綿竹市市委書記陳萬見表示:本站賽事作為中國自行車聯賽的首個多日賽,3天的比賽緊張而激烈,來自全國28支職業車隊的專業運動員,發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展示了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的競賽風貌,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激情澎湃的運動盛宴。此次中國自行車聯賽四川·綿竹站的成功舉辦,也為我們的城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明新風。綿竹將以此為契機,大力弘揚“敢想敢干敢當、創新創業創一流”的綿竹精神,深入推進“文化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大力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全力打造“中國全域騎游第一城”,為把綿竹建成“工業強市、文旅名城、美麗家園”而努力奮斗!
的確,在本站比賽上,綿竹市將傳統文化與自行車運動予以充分的巧妙融合,借助賽事落地,深入推進了自行車全民運動在當地的開展。
據了解,在籌備2017中國自行車聯賽四川·綿竹站“玫瑰谷杯”比賽的過程中,為打造綿竹全域騎行以及創建中國最適宜的鄉村騎行路線,綿竹市提出了打造綿竹自有知識產權的IP自行車這個概念,并以傳統綿竹年畫為題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家訓、“三講三愛兩進步”為內容,根據自行車位置而剪裁設計的IP自行車圖案。這些圖案被涂裝在自行車的護泥擋板、鏈條擋板以及三腳架、銘牌等處,使整輛自行車顯得雅致脫俗而綿竹歷史文化印記濃郁。
綿竹市金申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為給2017中國自行車聯賽四川·綿竹站“玫瑰谷杯”比賽營造氛圍,金申公司根據IP自行車的設計方案,對綿竹市現有的部分公共自行車進行了涂裝改造,并于5月中旬首批投放了50輛試營運,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喜愛。為此金申公司加班加點對公共自行車進行涂裝,除了騎車仕女、吉祥童子等經典綿竹年畫,還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家訓、“三講三愛兩進步”等內容設計了數十種綿竹年畫圖案,目前已涂裝改造了近千輛公共自行車。閉幕式上以每個方陣40輛組成5個方陣,一共200輛自行車進行全面展示。通過這次方陣展示,這批綿竹的自有IP自行車將正式陸續推向市場運營。下一步,金申公司還將對綿竹全市所有的公共自行車進行涂裝,使其成為綿竹的特色文化流動展示平臺和精神文明宣傳陣地。
在開幕式當天,來自成都、綿陽、阿壩、德陽的4個地市州19個縣(市、區)的代表簽訂了《大九寨環線旅游黃金走廊區域聯盟合作框架協議》,大家就進一步加強區域聯盟內的全域旅游規劃銜接、項目包裝、品牌創建、環境打造、抱團招商;每年召開聯系會、信息交流溝通會,輪流安排區域聯盟內的縣(市、區)旅游工作交流學習活動等方面達成了一致共識,并確定大九寨環線旅游黃金走廊區域戰略聯盟的永久會址設在綿竹中國玫瑰谷。
據悉,近年來,綿竹市以體育旅游為突破口,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努力把綿竹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優美的自然風光、新興的產業項目、各類旅游景點等元素串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最終實現城市的“文旅一體化、產城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景城一體化”。
隨著德阿公路、成蘭鐵路等國家重要交通工程的加快建設,綿竹的區位將發生巨大改變,成為了成都平原連接大西北的“橋頭堡”。如何搶抓發展的機遇?綿竹市的回答是:以美麗家園、文旅名城建設為抓手,加快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以國家級體育賽事的舉辦為契機,推進體旅事業融合發展,向著“中國全域騎游第一城”的目標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