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旺
(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急診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
硝普鈉聯合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無復流及預后的影響
康旺
(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急診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目的 研究硝普鈉聯合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中無復流及預后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在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行PCI術中出現無復流的急性心肌梗死78例患者,隨機數表法分組,各39例。對照組予以硝酸甘油+替羅非班治療,觀察組予以硝普鈉+替羅非班治療。對比用藥后兩組血流分級(TIMI)情況;3個月后隨訪,比較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用藥前兩組TIMI 0級、Ⅰ級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觀察組TIMI Ⅱ級、Ⅲ級患者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13%(2/39),低于對照組25.64%(10/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普鈉聯合替羅非班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可明顯改善患者無復流現象,并降低預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硝普鈉;替羅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屬心血管危重癥疾病,具有發病急、進展快,致死率高等特點。急診PCI是治療AMI主要方法,可快速開通梗死血管,將心肌受損情況降至最低,阻止血管梗死面積擴大[1]。但PCI治療時常會造成血栓破裂、脫離,阻塞遠端血管,導致血流再灌注緩慢,嚴重者出現血流無復流現象。有研究指出,PCI介入治療時無復流發生率可達15%以上,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2]。本研究采用硝普鈉聯合替羅非班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中,觀察其對無復流現象及預后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在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行PCI術中出現無復流的急性心肌梗死7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9例。均符合《內科學》中相關診斷標準[3]。且知曉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30~76歲,平均(60.12±8.24)歲,無復流后TIMI分級:0~Ⅰ級18例,Ⅱ級21例;對照組年齡31~77歲,平均(61.34±8.57)歲,無復流后TIMI分級:0~Ⅰ級19例,Ⅱ級20例。兩組性別、年齡、TIMI分級等基礎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口服600 mg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當患者在PCI術中出現無復流情況時,觀察組患者及時于冠狀動脈內快速注入200 μg硝普鈉(丹東醫創藥業,國藥準字H20054269),對照組及時快速注入200 μg硝酸甘油(河南潤弘制藥,國藥準字H20057216)。5 min后行血液造影,仔細觀察病灶血管內血流流動變化。兩組患者術后均予以5 μg/(kg·h)替羅非班(內蒙古康源藥業,國藥準字H20070072)持續靜脈泵注36 h。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用藥后TIMI分級情況。Ⅲ級:完全灌注,造影劑快速充盈血管床,血管遠端與近端血流速度相同,血管內造影劑正常排空,完全灌注;Ⅱ級:遠端血管床有造影劑顯影但不明顯,只有部分灌注;Ⅱ級:遠端血管床有造影劑顯影但不明顯,只有少量灌注;Ⅰ級:造影劑只有微量通過血管,遠端血管顯影不清晰。0級:無造影劑通過血管,無灌注[4]。② 3個月后隨訪,比較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

2.1 TIMI分級情況 用藥前兩組TIMI 0級、Ⅰ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觀察組TIMI Ⅱ級、Ⅲ級患者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用藥后TIMI分級情況比較[n(%)]
2.2 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發生左心衰竭1例、心肌梗死1例,對照組發生左心衰竭4例、心絞痛4例、心肌梗死2例;觀察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13%(2/39),低于對照組25.64%(10/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03,P<0.05)。
近些年,隨著臨床研究深入,認為血管無復流可能與血管痙攣等有關。硝酸甘油進入人體后可釋放NO,NO與血管內皮擴張因子協同發揮舒張血管功效。但有研究指出,當患者病灶血管直徑<100 μm時幾乎無血管舒張作用,尤其是AMI冠狀動脈[5]。硝普鈉是治療急性左心衰竭及高血壓急癥常用藥物,可在短時間內發揮血管舒張功效。因此于無復流現象時及時采用硝普鈉可在短時間內改善冠狀動脈及心肌灌注狀況。替羅非班屬非肽類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Ⅲa/Ⅱb受體拮抗劑,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Ⅲa/Ⅱb受體與纖維蛋白原結合是血小板聚集必經過程,大量血小板聚集可引發血管阻塞。該藥通過強有力地競爭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栓形成受到抑制或延遲,并能溶解已形成血栓,從而促進血流再灌注。本研究結果顯示,用藥后觀察組TIMI Ⅱ級、Ⅲ級患者多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利證實硝普鈉聯合替羅非班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可明顯改善患者無復流現象,并降低預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硝普鈉聯合替羅非班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可明顯改善患者無復流現象,并降低預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值得推廣。
[1] 閆登科.硝普鈉聯合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時無復流的影響[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6,33(7):616-619.
[2] 毛幼林,黃瓊,王瑞敏,等.血栓抽吸聯合替羅非班及硝普鈉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無復流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7):25-28.
[3] 逄忠利,梁軍濤,趙永茂,等.替羅非班冠狀動脈內注射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術中無復流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藥,2010,32(5):565-567.
[4] 陳欣,盧成志,王小飛.替羅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無復流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1(4):260-262.
[5] 王惠萍,陳桂英,周立君,等.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無復流現象的影響[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7,12(6):420-423.
R 542.2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38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