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玉
(羅山縣中醫院 藥劑科 河南 信陽 464200)
?
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的治療效果分析
楊曉玉
(羅山縣中醫院 藥劑科 河南 信陽 464200)
目的 探討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羅山縣中醫院就診的84例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選擇是否愿意接受長期低效他汀類藥物治療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49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長期應用低效他汀類藥物(本文以阿托伐他汀為例,口服40 mg/d),對照組為35例,不應用他汀類藥物只接受常規治療。結束治療后,對調查結果中兩者的血脂、血肌酐、尿蛋白和血清尿素氮值及預后進行比較。結果 治療前兩組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脂較治療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隨訪調查,均無腦卒中或死亡發生。結論 長期采用他汀類藥物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大大延緩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降低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另一方面,應用低效他汀類藥物治療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功能,并產生長期的有益影響。
冠心病;腎功能不全;他汀類藥物;臨床療效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為主的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越來越常見,其高發生率和死亡率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1]。冠心病患者在臨床上最容易伴隨腎功能不全,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誘發更嚴重的并發癥,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選用合理的藥物進行全方位的治療尤為重要。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夠降低血液中的LDL-C、TC,充分改善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功能,對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顯著的效果[2]。本探究旨在探討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羅山縣中醫院就診的84例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選擇是否愿意接受長期阿托伐他汀治療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49例,其中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齡(52.84±8.71)歲;對照組35例,其中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齡(54.92±10.0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BMI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長期應用阿托伐他汀,每天口服40 mg;對照組患者未接受任何調血脂藥物,只接受常規治療。結束治療后,比較兩組的血脂、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及預后。
1.3 觀察指標 以臨床上血肌酐、尿蛋白和血清尿素氮的正常值為參考標準進行觀察對比。血肌酐值正常值為44~133 μmol/L,尿蛋白正常值為40~80 mg,血清尿素氮正常值為3.2~7.1 mmol/L。

2.1 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 治療前兩組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肌酐、尿蛋白和血清尿素氮對比情況
2.2 血脂 觀察組治療后血脂較治療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的血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對比情況
2.3 預后 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隨訪調查,無腦卒中或死亡的事件發生。
在臨床的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尤為常見。其發生的根本病理基礎主要是患者血漿膽固醇水平升高而出現的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逐漸導致管腔狹窄、阻塞,進而引起心肌的缺血缺氧甚至壞死[3]。另外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臨床上最容易伴隨腎功能不全,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誘發更嚴重的并發癥,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一些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夠降低血液中的LDL-C、TC,充分改善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功能,對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顯著的效果。他汀類藥物為通過對HMG-CoA還原酶的抑制,在對細胞內源性膽固醇的生物合成進行阻斷的同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活性,降低其水平和數量[4]。目前在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中對他汀類藥物的應用廣泛,其不僅具有調脂作用,還可抑制血管內皮炎癥反應和平滑肌細胞增殖、穩定粥樣斑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進而快速、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疾病[5]。由于他汀類藥物對血脂異常的有效改善,進一步減少了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而引起的腎功能損害。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血肌酐、尿蛋白和血尿素氮下降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血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隨訪調查,其中無腦卒中或死亡的事件發生。這進一步說明他汀類藥物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延緩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降低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
綜上,長期采用他汀類藥物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延緩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降低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另一方面,應用低效他汀類藥物治療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功能,并產生長期的有益影響。
[1] Davignon J,Laaksonen R.Low-density lipoprotein-independent statins[J].Opin Lipidol,1999,10(6):543-559.
[2] Schaeffner E S,Kurth T,Curhan G C,et al.Cholestern and the risk of renal dysfuncytion in apparcitly healthy men[J].J Am Soc Nephrol,2003,14(8): 2084-2091.
[3] 霍勇,何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接受介入治療患者腎功能狀態多中心注冊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2007,39(6):624-629.
[4] 王建軍.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頸動脈斑塊的響[J].廣西醫學,2014,36(3):338-340.
[5] 宇欣,路航.阿托伐他汀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14,54(31):88-90.
R 54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79
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