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五中心醫院 神經內科 河南 開封 475003)
?
尿激酶溶栓治療腦血栓的臨床效果分析
張蕊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五中心醫院 神經內科 河南 開封 475003)
目的 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療腦血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五中心醫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腦血栓患者,隨機數表法分組,各44例。對照組予以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療,觀察組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療。對比兩組療效及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改善幅度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3.18%較對照組(72.73%)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療腦血栓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神經功能。
尿激酶;腦血栓;神經功能缺損
腦血栓是一種臨床最常見的急性腦梗死疾病。患者腦動脈主干、皮質主動脈粥樣硬化或產生炎性病變,使機體腦血管增厚、閉塞狹窄,聚集形成血栓,血氧供給不足,引起腦組織供血減少或血氧中斷,導致局灶性神經系統癥狀,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腦血栓早期采用溶栓治療能再通閉塞,恢復局部腦組織血氧供給,改善病情,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本研究選取88例腦血栓患者,分組對比,觀察應用尿激酶溶栓治療腦血栓療效及對患者神經功能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五中心醫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腦血栓患者,隨機數表法分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女18例,男26例;年齡40~62歲,平均(50.81±8.24)歲。觀察組女19例,男25例;年齡39~61歲,平均(51.23±9.1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經顱腦CT、MRI檢查均符合中國醫學會第5次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腦血栓診斷標準[1];首次發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腦出血或有出血傾向者;對本研究所涉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脫水、擴張血管,檢測控制血壓、血糖情況等常規治療措施。對照組予以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療,皮下注射0.3 ml/次,第1天注射2次,第1天起均為1次/d;觀察組給予尿激酶(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0277)溶栓治療。病程≤3 h者:50萬U尿激酶+100 ml生理鹽水,20 min內靜滴;病程>3 h者:100萬U尿激酶+200 ml生理鹽水,30 min內靜滴。兩組療程均為20 d。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后應用中國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進行神經功能測定。輕度神經缺損:0~15分;中度神經缺損:16~30分;重度神經缺損:31~45分[3]。②依據NIHSS評分結合中國醫學會第5次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療效判定標準進行療效評定。顯效:病殘程度0級,NIHSS改善率為46%~100%;好轉:病殘程度1~3級,NIHSS改善率為18%~45%;無效:病殘程度3級以上,NIHSS改善率<18%,甚至病情惡化[2]。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18%)較對照組(72.73%)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51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n,%)
2.2 NIHSS評分 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改善幅度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431.12±11.7514.65±4.56對照組4430.97±11.6822.09±10.17t0.0604.428P>0.05<0.05
腦血栓具有較高致殘率及致死率,是一種臨床常見嚴重腦血管疾病。腦血栓多在安靜或睡眠狀態下發病,患者會出現偏側上下肢麻木無力、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等癥狀。臨床治療技術手段日益完善,腦血栓致死率明顯降低,現階段如何減輕神經功能缺損,降低腦血栓致殘率是治療腦血栓的關鍵。
尿激酶是一種由人體腎小球上皮細胞所合成的蛋白水解酶,可從健康人體尿液或腎組織細胞培養液中直接提取或采用基因技術制取,價格低廉,藥用尿激酶無抗原性、起效迅速,可改善腦血栓所引起的缺血、缺氧等癥狀,故臨床應用廣泛。尿激酶作為纖溶酶原直接激活劑,通過激活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增加血液中纖維蛋白濃度,使血小板聚集減少,阻止紅細胞凝聚,降低血黏度,從而預防血栓形成。閆喜格等[4]通過臨床研究證實,尿激酶靜脈注射進入人體后可重新恢復腦組織局部供血,抑制或改善缺血腦組織壞死,顯著提高再通閉塞腦血管效率,可有效治療腦血栓。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3.18%,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尿激酶溶栓治療腦血栓患者具有顯著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尿激酶溶栓治療腦血栓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有利于治療后期患者康復進程。對于尿激酶溶栓治療腦血栓劑量臨床目前尚無規定標準,且文獻記載中劑量差異較大,有研究表明,大劑量尿激酶用藥可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滲,存在全身性出血傾向,故在臨床應用尿激酶溶栓治療中應注意增加維生素E、維生素C等藥物進行保護性防治[5]。
綜上所述,腦血栓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促進患者預后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譚寶慧.低分子肝素鈣聯合尿激酶對腦血栓患者D-二聚體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1):47-50.
[2] 黃旺,張啟確,陳喜炎.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6):604-605.
[3] 高國祥,王靜冉,孫勝.不同尿激酶溶栓方案在超早期急性腦梗死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5):2810-2812.
[4] 閆喜格,張淑娟,路峰,等.急性腦梗死尿激酶溶栓術后早期抗凝治療[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1):1329-1331.
[5] 歐陽強.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4,31(4):307-309.
R 743.3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106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