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會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消毒供應中心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
責任制整體護理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王新會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消毒供應中心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目的 探討責任制整體護理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肺功能與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按護理方法將其分為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與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觀察組,采用SF-36量表評估兩組患兒生存質量并行組間比較,對比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兒生理職能、情感職能、活力、總體健康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上述各維度評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FVC、FEV1、 FEF25%~75%、PEF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接受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能顯著提高生存質量,促進肺功能改善,推薦臨床多加應用與推廣。
責任制整體護理;小兒支氣管肺炎;生存質量;肺功能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下呼吸道疾病,冬春季節是該病誘發的高峰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是重癥小兒支氣管肺炎的主要并發癥,病情惡化臨床死亡事件發生也極有可能[1]。本文旨在對照研究常規護理與責任制整體護理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肺功能與生存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對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進行簡要回顧與分析,依據臨床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男25例,女32例;年齡為2~6歲,平均(4.5±1.2)歲;病程為5~13 d,平均(7.4±0.8)d。對照組男28例,女29例;年齡為3~7歲,平均(3.8±0.9)歲;病程為6~11 d,平均(6.8±0.6)d。兩組患兒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接受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貫徹落實一對一床旁交接班制度,責任護士將患者用藥情況、生命體征、病情現狀、生活習慣、精神狀態、心理狀況、對疾病的認知情況詳細告知下一位接替自己當前所負責患者的護士人員。開展一對一健康宣教,考慮到患兒年齡較小,認知能力尚不成熟,健康宣教以多媒體教育為主,讓患兒觀看視頻養成日常衛生習慣,認識到哪些行為習慣不利于疾病治療,在此基礎上對不良生活行為習慣進行糾正。同時向家長普及小兒支氣管肺炎相關知識,指導家長掌握必要的預防技巧,在該癥易誘發的敏感時期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冬春季節外出佩戴口罩,盡量減少或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飯前便后洗手;注意天氣變化,適時加減衣物,防止感冒。合理膳食,均衡營養,遵循少食多餐原則,禁食辛辣、油膩食物,多攝取膳食纖維、維生素,以易于消化的清淡流食為主。及時將患兒鼻腔內的分泌物清理干凈,必要時予以霧化吸入治療,遵醫囑使用舒坦注射液以促進氣體交換,緩解臨床癥狀。加強靜脈輸液治療護理,輸液前仔細核對相關藥品標簽、濃度、劑量、配置比、生產日期、輸注速率,核對無誤后再進行輸注,對穿刺部位皮膚進行嚴格消毒,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切忌隨意調整輸注速率;為防止針頭脫落,固定時在患兒手下放置一個與手掌面積大小近似的空藥盒,指導患者將手掌攤開與其緊貼,然后使用醫用膠帶交叉纏繞妥善固定。輸注中如出現滲血不止,立即將套管拔出,行局部按壓,與此同時對患兒有無出現紅腫、體溫有無升高等現象進行密切觀察,一經發現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處理。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的存在使患者處于煩躁狀態,精神狀態不佳,治療護理依從性差,為減輕不良癥狀對患兒心理情緒及生理狀態的影響,結合患者興趣愛好,為其播放動畫視頻,轉移注意力,或給患兒講故事、笑話,逗其開心,循循誘導下使其處于安靜狀態順利完成相關診療。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干預前后SF-36生存質量評分并行組間比較,對干預后兩組FVC、FEV1、 FEF25%~75%、PEF肺功能指標進行比較。

2.1 生存質量評分 干預后兩組患者上述各維度評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觀察組升幅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F-36生存質量評分比較結果
2.2 肺功能指標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FVC、FEV1、 FEF25~75%、PEF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后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天氣方面的冷熱變化,飲食方面的辛辣刺激,不良生活行為習慣等因素均有可能導致小兒支氣管肺炎復發,臨床整體護理干預十分必要。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家長對疾病有初步認識,熟悉日常生活中各方面小細節對患兒疾病治療的重要性,提高家長對天氣溫度變化、飲食、暴露環境等方面的重視,形成主動預防意識,盡量規避疾病復發危險因素,降低復發率[2]。家長是患兒的第一監護人,利用這一有利身份,對患兒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習慣進行監督與及時糾正,同樣也是減少疾病復發的一種重要途徑[3]。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干預后兩組患兒各維度生存質量評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觀察組上升幅度與對照組比較存在明顯優勢。分析其原因可能為整體護理干預模式下將飲食管理貫穿于疾病治療始終,強調合理搭配,均衡營養,保證患者攝入足量膳食纖維、維生素,遵循少食多餐的進食原則,維持機體新陳代謝處于良好狀態,增強身體防御能力,抵抗致病因子侵襲,減少復發次數[4]。患兒復發次數減少,正常生理狀態下生理職能與精神活力明顯好于疾病狀態下,無病狀態下心理情緒受到的影響小,生活質量佳,總體健康水平良好。本文接受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這主要得益于臨床護理密切監測患者呼吸頻率,及時清除分泌物,避免誤吸、窒息等不良現象發生,必要時行霧化面罩吸氧。患者就診過程中的心理情緒也會影響到治療效果與護理滿意度,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不可避免地要實施靜脈輸液治療,但患兒年齡小,靜脈輸液治療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高,為避免不良事件發生,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加強患者靜脈輸液治療護理,防止輸液過程中針頭脫落、皮下滲血、隨意調整輸注速率等不良事件發生,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能顯著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肺功能,責任制模式下使各項護理流程與操作規程更趨于規范化,查核制度的貫徹落實為患者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就診環境,降低臨床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規避醫患糾紛發生,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責任制整體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科學、高效的護理模式,經臨床實踐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 戴秀鳳.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整體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4):136.
[2] 殷秀偉.PDCA護理模式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綜合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3):486-487.
[3] 孫卓.間歇性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60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5):30-31.
[4] 潘萍.針對性護理干預聯合氧氣霧化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觀察[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8(4):296-298.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136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