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芳
(遼寧省江河流域管理局,沈陽 110003)
線溝河堤堤防設計探析
李日芳
(遼寧省江河流域管理局,沈陽 110003)
線溝河為穿越開發區的一條山洪溝,地形條件復雜,沿岸村落多,人口多,汛期山地坡度大,流程短,來勢兇猛,洪水峰急量大,下游地勢平坦,受潮水頂托,山洪往往不得以宣泄,對開發區的防洪造成較大威脅。目前該流域下游入海口至高速公路橋段已進行了綜合整治,設計防洪標準為50a一遇,文章計劃對高速公路橋以上河段進行防洪治理,以保證該流域防洪能力有效提升,形成比較完整的防洪體系。
線溝河堤;堤防設計;滲流穩定;抗滑穩定
線溝河為穿越開發區的一條山洪溝,主流流經遼寧鲅魚圈蘆屯鎮、紅旗鎮兩個重鎮,地形條件復雜,汛期山地坡度大,流程短,來勢兇猛,洪水峰急量大,下游地勢平坦,受潮水頂托,山洪往往不得以宣泄,對開發區的防洪造成較大威脅。急需整治。
根據治理河段特點及現場實測地形條件進行護岸工程橫斷面設計,護岸斷面采用漿砌石擋土墻結構型式,護岸設計頂高程為10a一遇洪水位加0.5m超高,設計頂寬4.0m,背水坡坡比1:2,堤頂路面結構為瀝青路面,路面以下設C10混凝土墊層厚100mm,水泥砂礫穩定層200mm,山皮石層厚200mm。沿墻背設直徑0.1mPVC排水管,間距2.0m,排水管后包無紡布并通常設置中粗砂替代反濾料。擋土墻頂設置欄桿,欄桿柱間距3.0m。
線溝河堤所在區域汛期盛行西北風,即主風向為SW,根據規范要求,本次計算以主風向SW進行堤防波浪爬高計算。
按照《堤防工程設計規范》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允許越浪式堤防工程。
線溝河堤防等級為5級,堤頂高程采用10a一遇設計水面線加超高確定。依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有關規定,堤頂超高應為風浪爬高加安全加高再加風壅增水高度。計算公式如下:
堤防超高計算公式:
Y=R+e+A
(1)
式中:Y為堤頂超高,m;e為設計風壅增水高度,m;A為安全加高,m,按規范5級堤防工程:不允許越浪為0.5m;R為設計波浪爬高,m。
其中風浪計算要素按下式確定:

(2)

設計風壅增水高度由以下公式確定:

(3)
式中:e為風壅增水高度,m;K為綜合摩阻系數,可取K=3.6×10-6;β為風向與垂直于堤軸線的法線的夾角;其余符號意義同前。
波浪爬高按下式計算:

(4)
式中:Rp為累積頻率為p的波浪爬高,m;K△為斜坡的糙率及滲透性系數;KV為經驗系數;Kp爬高累積頻率換處系數,對不允許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積頻率取2%。
該工程堤防波浪爬高計算參數及成果見表1。

表1 堤頂超高計算成果表(P=10%)
本次堤頂高程取0.70m。
堤頂高程確定
Z=H+Y
(5)
式中:Z為堤頂高程,m;H為設計洪水位,m,10a一遇;Y為設計堤頂超高,m。
因此堤頂高程采用設計水面線以上加0.70m超高確定。
3.1 滲流計算
根據河道沿線工程布置情況,選擇最不利斷面進行滲流穩定計算,根據工程的筑堤材料和堤基情況,堤防按不透水地基均質土堤計算浸潤線是偏于安全的,所以本工程按下游無水穩定滲流計算浸潤線。計算如下:

(6)
式中:q為單位寬度滲流量,m3/s·m;k為堤身滲透系數,m/s;H1為上游水位,m;H2為下游水位,m;h0為下游出逸點高度,m;m1為上游坡坡率,m1=2.5;m2為下游坡坡率,m2=2.0。
聯立解上面兩方程,得q/k=0.336;h0=0.84
得浸潤線計算式為:

(7)
3.2 滲透穩定計算
1)堤防背水坡滲透坡降J0:
滲出點A點:

(8)
堤坡與不透水面交點B點:

(9)
式中:m2=2.0為背水坡坡率。
2)臨界水力坡降:

(10)
式中:G為土的比重,取G=2.74;e為土的孔隙比;比照勘察試驗資料平均最大干容重為1.64g/cm3,5級堤防壓實度按規范取0.91,由此推算e=0.671。
代入公式得ic=1.04,取安全系數為2.0,則允許水力坡降為:i允=ic/2.0=0.52。
因J04 堤防抗滑穩定計算
采用土壩穩定分析(圓弧滑動條分法)計算程序,計算公式如下:

(11)
式中:b為條塊寬度,m;W1為堤坡外水位以上的條塊重力,kN;W2為堤坡外水位以下的條塊重力,kN;Z為堤坡外水位高出條塊底面中點的距離,m;u為穩定滲流期間堤身或堤基中的孔隙壓力,kPa;在本次計算中,令此項為零而將孔隙水壓力包含在土體重量的計算之中;β為條塊的重力線與通過此條塊底面中點的半徑之間的夾角,°;γW為水的重度,kN/m3;C′、φ′為土的抗剪強度指標,kN/m3、°。
堤身采用河道內開挖土方進行堤身填筑,填筑料計算指標見表2。

表2 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
穩定計算中對堤兩側不同水位進行組合,臨水側水位從無水至設計水位高程,背水側水位按無水計算,分別對臨水側和背水側進行穩定分析。穩定分析計算結果如表3。

表3 堤防(單式斜坡)段抗滑穩定計算成果表
從表3計算結果可知:抗滑穩定計算結果滿足規范對5級堤防的要求。
主槽采用重力式漿砌石擋土墻結構型式,墻頂高程為3.50m,頂寬0.6m,底寬3.20m,背水面坡比為1∶0.4,迎水面坡比為1∶0.4,前后趾寬均為0.3m,下設插石墊層灌漿0.2m厚。
5.1 擋土墻運用工況
擋土墻運用工況按完建期、正常運用期、墻前水位驟降1.0m三種運用工況考慮。
5.2 擋土墻穩定計算
重力式擋土墻結構,墻后填土為黏土,應采用等值內摩擦角計算作用于墻被的主動土壓力,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fak=90kPa。
擋土墻的抗滑穩定按下式計算:

(12)
式中:Kc為抗滑穩定安全系數;∑G為作用于墻體上的全部垂直力的總和,kN;∑P為作用于墻體上的全部水平力的總和,kN;f為底板與土基之間的摩擦系數,取0.35。
擋土墻抗傾穩定按下式計算:

(13)
式中:K0為抗傾穩定安全系數;MV為抗傾覆力矩,kN·m;MH為傾覆力矩,kN·m。
擋土墻基底壓應力按下式計算:
(14)


表4 擋土墻穩定分析計算成果表
由上表計算成果可以看出,擋土墻的抗滑穩定、抭傾穩定及基底應力不均勻系數均滿足規范要求。
對鲅魚圈線溝河重點山洪溝進行防洪治理及堤防設計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該流域下游入海口至高速公路橋段已進行了綜合整治,設計防洪標準為50a一遇,本次計劃對高速公路橋以上河段進行防洪治理,以保證該流域防洪能力有效提升,形成比較完整的防洪體系。
[1]朱三華,黎開志,劉飛.生態堤防設計[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5 (06):76-77.
[2]梅金煥,王府義.長江中下游干流堤防設計洪水位分析[J].人民長江,2001(12):12-14,29.
1007-7596(2017)07-0068-03
2017-06-18
李日芳(1983-),男,遼寧沈陽人,工程師,從事水利管理工作。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