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麗
(遼寧江河水利水電新技術設計研究院,沈陽 110003)
淺談河道水毀修復與治理工程
馬麗麗
(遼寧江河水利水電新技術設計研究院,沈陽 110003)
由于河道多年運行,年久失修且后期維護工作欠缺,導致目前部分地區的河道正常運行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在遭遇洪水時,洪水對河道侵蝕損壞更為嚴重,河道已無法有效抵御自然災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文章主要針對遼寧省興城市興城河水毀修復工程進行了論述,針對實際修復和治理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為今后開展類似工程時提供有力的借鑒。
水毀修復;河堤;護坡;設計;施工
興城河,舊名寧遠河,發源于我國遼寧省興城市西北藥王老嶺及葫蘆島市黑松嶺,經興城市西北部,由西北向東南流經郭家、舊門、白塔、紅崖子、羊安、元臺子、興城城區、曹莊、釣魚臺后流入渤海。興城河是山區型河流,洪水漲落急劇。興城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產生,一次洪水過程大部分在1天之內,最長可達3天,河道坡度較陡,屬于陡漲陡落的山溪性河流。據《興城縣志》及《興城水利年鑒》的記載,興城河自建國以來多個年份中發生過較大的洪水。據興城河流域統計資料的受災情況:受災面積達3707hm2,減產糧食1881.45萬斤,受災人口4.67萬人,房屋倒塌8千余間,損失嚴重。因此,加強對河道水毀修復及治理成為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途徑。
本次主要修復和治理的范圍是遼寧省興城市興城河(劉屯-半道子段)河道,水毀修復河道治理的總長度為5.5km,具體進行水毀修復的內容有以下幾方面:河道左岸新建堤防、兩岸既有堤防加固、三條排水溝堤防加固、排水溝與河道匯合口左右岸防護,工程總投資1670.68萬元。
1.1 現狀情況
本次進行水毀修復的范圍主要是以興城市興城河劉屯至半道子段河道,即舊門東河入興城河匯合口以上5.5km范圍內。這一范圍內有草白河及民主河兩條支流匯入,工程區內設計范圍河道概化圖如圖1所示。
工程區河道內有劉屯漫水橋、舊門大橋兩座跨河橋梁,具體位置及尺寸見表1。


圖1 設計范圍河道概化圖
2.1 河道水毀修復治理工程中存在的不足
河道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會受到來自于自然環境、地理、社會及經濟等因素的破壞,從而導致河道運行不能滿足實際經濟發展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河道水毀嚴重,亟需進行水毀修復工程建設,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還會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
1)河道經過多年運行,已建堤防在經歷幾次洪水沖刷以后,已不能滿足防洪要求,這給河道兩岸居民生活安全造成威脅。
2)舊門東河防洪工程建設時間比較長,在建設初期由于資金不到位,加上開展規劃設計工作時不夠完善,缺乏專業技術作為后盾支撐,施工人員專業技能不足,施工人員多是人民群眾義工,所以導致堤防填筑質量無法保障。對河道實際情況測量勘察發現,堤防斷面尺寸根本不符合標準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2.2 實施河道水毀修復治理的必要性
河道工程建設過程中,如果不能保證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嚴重威脅著沿河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尤其是在洪災連續發生的時候,會給河道兩岸的堤防造成嚴重的沖擊,使得大部分漿砌石擋土墻出現塌陷,堤防遇到洪水沖擊很容易就會被沖毀,不能有效的保護堤防,如果在遇到洪災發生,堤防就會存在崩堤的可能性,給周邊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所以,不管是站在經濟發展還是從居民安全的角度來講,實施河道水毀修復工程勢在必行。
此次工程在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要保證符合因地制宜、技術可行、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的設計原則,要在凸顯工程重點的同時,達到防洪效益、經濟效益及環境效益等各方面的要求。具體如下:①要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基礎上在對河道生態建設做出考慮;②對河道中的阻水障礙實施清除,確保河道過水斷面在通過治理后能夠達到最優質的效果。此外,為了能夠避免外運土方,應利用清淤疏浚的材料進行填筑;③在實際水毀修復治理工程開展中,應盡量利用現有的工程,從而減少經濟損失;④在對工程整體進行布置時要考慮河道周邊環境的綠化即美化,保證工程建設措施的安全可靠性;最后要結合國家相關規定及要求開展工程建設。
4.1 新建堤防
經調查發現,該地區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只是在右岸設置了漿砌石擋土墻,并沒有在左岸進行堤防設置,為了能夠形成全新的封閉河道,需要在左岸進行堤防的新建,從而保證堤后居民的安全。建設過程中要保證堤防長度為1000m,堤防斷面中堤頂寬在4m左右,迎水坡及背水坡之間的比例為1∶2.5,并將迎水坡的坡腳設置成為直立漿砌石擋土墻護腳,在坡面進行種植土的回填,實現生物護坡的目的。
4.2 堤防加固
由于河道建設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落后且質量標準偏低,導致工程河段的河堤堤身強度不足,密實度也偏低,從而以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滿足不了防洪的要求。因此,應根據河道的實際情況對堤防進行加固。這一過程中需要加大對建設材料及施工方法的控制,采用先進的技術保證堤防加固符合標準要求。
4.3 清淤疏浚
由于河道在長時間使用后存在非常嚴重的淤積現象,為了能夠保證行洪斷面,需要對河道淤積問題進行妥善處理,這就需要進行清淤疏浚。淤積現象最嚴重的就是河道主槽,要重視對河道主槽的疏通。將河道內填滿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無用土層,以此對堤后低洼處進行回填,而堤防填筑時則采用合格涂料,部分土料進行兩岸堤腳的填充,最后將剩余的土料全部投入到低洼處進行回填。
5.1 堤線布置
5.1.1 堤線布置
為了能夠減少工程建設成本的浪費,在進行堤線布置時可以根據原堤線走向進行,利用原有的堤防斷面進行設計,根據施工總平面圖布置情況進行施工。
5.1.2 整治河道寬度的確定
在對河道的寬度進行確定時要結合河道現有的堤防段河寬以及現有的橋梁,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遵循少占用土地的原則進行河道堤防寬度的確定。
5.2 堤防斷面設計
5.2.1 堤頂高程確定
通過對河道堤防實際的情況、地貌、地質以及清淤后的河道水面線計算情況,對興城河需要修復范圍內的堤防,標準及斷面不足處進行擴建,針對不規整的斷面處要進行修正規范,堤頂高程采用相應的設計洪水位加超高確定,計算斷面要利用全新的設計方案。河底高程為清淤后的數據。
5.2.2 堤防筑堤土料設計
通過對工程實際情況的了解,同時結合堤防工程設計相關規定,本次進行筑堤設計時選用的材料為現狀河灘砂礫料,并根據相關要求將其密度控制在0.60以上的范圍內,在本次水毀修復過程中作為左右岸地方及回水堤筑堤土料填筑的參照標準。
5.3 護坡設計
為了確保在洪災發生時水流會對岸坡造成嚴重的沖擊,導致現有的河道兌岸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要對河道兩岸實施護坡建設,這樣才能夠有效減少水土流失現象,對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保護。當前,普遍采用的護砌材料主要以自然生態型及工程生態型的材料為主。
綜上所述,實施水毀修復治理工程,是為了能夠提升地區防洪抗災的能力,避免洪災給人們及地區造成嚴重的損害,更有利的保證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及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推動地區工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1]隋麗君.太子河南沙段河道水毀修復工程[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05):32-35.
[2]蔣敘.某河道水毀修復工程設計及施工方案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01):43-45.
[3]耿賀松,李昂,解加成.雞西市雞冠山渠首水毀重建工程閘址方案優選[J].黑龍江水利,2015(12):30-34.
[4]宋超.芻議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科技展望,2015(20):22,24.
[5]馬開彬,褚鵬,杜明.瀑拉河工程水毀修復及岸坡防護設計[J].山東水利,2014(06):49-50.
1007-7596(2017)07-0071-03
2017-06-16
馬麗麗(1982-),女,遼寧本溪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設計工作。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