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崔慧敏 李勝玲 劉冬梅
·論 著·
家庭功能與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相關性研究
王 燕 崔慧敏 李勝玲 劉冬梅
目的 探討家庭功能與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lc)的關系,為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訪視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入戶調查法,對滿足納入標準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應用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APGAR)進行調查并測定HbA1c。結果 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為4.7%~14.6%(8.35±1.33)。家庭功能總分為(5.48±1.86)分,家庭功能障礙者570例(76.6%),家庭功能良好者174例(23.4%),家庭功能障礙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高于家庭功能良好者(P<0.05),且家庭功能總分、合作度、情感度及親密度與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呈負相關(P<0.05)。結論 家庭功能與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密切相關,可通過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來降低患者HbA1c平均水平,從而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家庭護理
在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高達9.7%,患病人數已超過9000萬人次,預測到2020年糖尿病患病率將達到20.0%,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占大多數[1]。如何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減少和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對減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有積極作用。研究表明,良好家庭功能是血糖控制的有利因素[2],提示家庭已成為糖尿病患者預防及控制糖尿病的主要場所,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更能反映糖尿病患者采血前8~12周血糖的平均水平[3],可更長遠的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為探討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對HbA1c的影響,2015年9月~12月進行了本次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9月~12月在寧夏銀川市嘉園、塞上驕子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管轄的居委會中的常住人口(具有該社區戶口并居住6個月以上者),且滿足納入標準的全部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納入標準: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年齡大于或等于60歲,性別不限,生活可自理;糖尿病病程大于或等于6個月;意識清楚,有基本的語言和溝通交流能力,能獨立或通過調查員的幫助完成答卷,愿意參加本研究者。排除標準:排除因精神障礙、老年癡呆、認知障礙或病情較重合并嚴重并發癥(如腎病、感染、惡性腫瘤等),而不能完成本研究者;不愿意參加本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一般情況調查: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類型、月收入、病程、有無家族史、合并癥等。 (2)家庭功能評估:采用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APGAR)[4],包括家庭適應度、合作度、成長度、情感度和親密度5個維度評估家庭功能。(3)HbA1c水平:采用高壓液相法測定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值。儀器使用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
1.2.2 調查方法 (1)調查前制定統一的調查標準,嚴格培訓調查員并進行預調查。借助建立家庭健康檔案之際入戶發放問卷,在排除第三者干擾的情況下,通過面對面指導患者逐項填寫,對文化程度過低、視力不佳的患者,由調查員根據患者所表達的意思選擇相應的答案,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編號,并對有邏輯性錯誤的問卷進行核對、補充,以保證問卷填寫的完整性和準確性。(2)在入戶進行問卷調查的同時,使用含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靜脈血5ml,并在采血管上編注與問卷對應的號碼,當天送往醫院檢驗科,保存在4℃的冰箱內,并在所有調查對象血標本采集結束后由實驗人員統一測定各標本HbA1c值。
1.2.3 調查結果判定 (1)家庭功能評估標準為[4]:0~6分為家庭功能障礙,7~10分為家庭功能良好。(2)血糖控制標準為[5]:HbA1c<7.0%為血糖控制良好,HbA1c≥7.0%為血糖控制不良。
1.2.4 調查分組依據 將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得分為0~6分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設為家庭功能障礙組,7~10分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設為家庭功能良好組。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根據資料類型分別進行統計描述和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功能及一般情況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780份,回收有效問卷744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男性360例,女性384例,年齡60~78歲,平均(66.75±5.76)歲。病程6個月~20年,平均(8.63±4.65)年,HbA1c 4.7%~14.6% (8.35±1.33)。HbA1c<7.0% 282例(37.9%),HbA1c 4.7%~6.9%(6.44±1.17);HbA1c≥7.0% 462例(62.1%),HbA1c 7.0%~14.6%(9.52±2.1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88例,初中及以下456例;民族:漢族599例,回族及其他145例;家庭月收入<2000元168例,>2000元576例;居住方式:獨居190例,與配偶或(和)子女同住554例。家庭功能總得分為(5.48±1.86)分,家庭功能障礙570例(76.6%),家庭功能良好174例(23.4%)。
2.2 兩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的比較,表1


組別例數HbA1c平均水平HbA1c<7.0%例數HbA1c平均水平HbA1c≥7.0%例數HbA1c平均水平家庭功能障礙組570(76.6)8.71±1.41162(57.4)6.60±1.21408(88.3)9.54±2.39家庭功能良好組174(23.4)7.18±1.24120(42.6)6.23±1.1254(11.7)9.27±1.86t值3.2372.4192.281P值0.0010.0170.032
2.3 家庭功能及各維度與患者HbAlc相關性分析,表2
家庭功能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lc平均水平進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家庭功能總分、合作度、情感度及親密度與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lc平均水平均呈負相關(r=-0.502~-0.338,P<0.05),HbAlc<7.0%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HbAlc平均水平與家庭功能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呈負相關(r=-0.553~-0.398,P<0.05),而HbAlc≥7.0%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HbAlc平均水平僅與家庭功能中的親密度呈負相關(r=-0.398,P<0.05)。

表2 家庭功能及各維度與患者HbAlc相關性分析
注:*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平均水平為4.7%~14.6%(8.35±1.33),HbA1c<7.0%僅占37.9%,表明調查前8~12周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不容樂觀。家庭功能總分為(5.48±1.86)分,76.6%的患者家庭功能障礙,提示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欠佳,與本次研究對象中25.5%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獨居有關,因獨居是降低老年患者對家庭滿意度的原因之一[6]。家庭是人賴以生存的基本單位,家庭的關系、結構、價值、功能及生活事件的發生,都會影響每位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態[7],也影響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本研究也證實,家庭功能障礙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較家庭功能良好者差。良好的家庭功能可促進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形成[8],也能幫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
家庭功能是家庭作為一個整體滿足家庭成員各種需求的能力,體現在家庭成員間相互愛護、相互支持、情感交流及共同承擔對生活事件和壓力源的能力等方面[9]。本研究結果顯示,家庭功能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與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呈負相關,其中,與親密度(r=-0.502)及合作度(r=-0.421)關系最為密切,且血糖控制良好的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功能總分、親密度、合作度與HbA1c平均水平也呈明顯負相關,表明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功能越好,親密度、合作度越高,其血糖控制水平也就越好。因親密度、合作度高的家庭及家庭成員之間會有更多情感交流及為家庭成員的時間、空間、金錢等付出,且良好的交流及為家庭成員的付出正是家庭共同解決問題的基礎,可幫助患者緩解面對疾病的心理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而能更好的控制疾病。同時,家庭成員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增進了彼此間關心愛護程度以及配合默契程度,又促進了家庭親密度和合作度的提高[10]。相反,家庭功能障礙的患者常因孤獨、抑郁以及負性情緒的無處排遣而消極面對生活,影響身心健康[6],難以控制血糖水平,其HbA1c平均水平更高。提示醫護人員今后在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患者的家庭資源,并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功能,從而幫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達到最佳的疾病治療效果,最終提高生活質量。
1 Yang WY, Lu JM, Wen JP, et al. Prevenla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 周勇妹,鐘寧,高文娟,等.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與血糖控制情況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4):1566~1568.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ll diabetes-2010[J]. Diabetes Care,2010,33:11~61.
4 游書秋,杜茜倩,李勝玲,等.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9):1493~1495.5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98.
6 聶淼,汪全海,姚應水.我國留守和空巢老人心理問題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364~2366.
7 陳長香,李淑杏,趙雅寧,等.老年人生存質量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9):4257~4258.
8 劉冬梅,游書秋,李勝玲,等.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與自我管理行為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7):893~895.
9 江思思,沈利平,阮恒芳,等.腦卒中患者家庭功能與健康行為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7):849~853.
10 丁蘭,李世華,武琳,等.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采用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1):1019~1021.
聲 明
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擴大本刊及作者知識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收錄,其作者文章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已在收取發表費時折減和換算為雜志贈閱)。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Function and Glycosylated Hhemoglobin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WANG Yan, CUI Hui-min, LI Sheng-ling, LIU Dong-mei
(Nursing College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750004;Nursing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axing, Jiaxing Zhejiang,3140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function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home-visit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Methods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eting the inclusive criteria were selected with convenience sampling household survey method, investigated with the Family Care Index Questionnaire(APGAR) and measure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Results The average level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was 4.7%~14.6%(8.35±1.33).Total score of family function was (5.48±1.86), the number of families with disabled family function was 570(76.6%),and the number of families with good family function was174(23.4%), patients with disabled family function had higher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 than patients with good family function(P<0.05), and total score of family function, cooperation degree, affection degree, intimacy degree had remarkable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verage level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P<0.05).Conclusion Family fun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Improving the patient's family function can reduce the patient's average level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so as to help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diabetes mellitus;glycosylated hemoglobin;family nursing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4.001
寧夏重點專業建設項目-護理學(寧教高辦[2015]109號)
750004 寧夏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王燕、崔艷敏、李勝玲) 銀川;314000 浙江省嘉興市第二醫院護理部(劉冬梅) 嘉興
王燕,女,在讀碩士研究生
李勝玲,E-mail:lish_ling@163.com
R587.1;R446.11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