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琴
·手術室護理·
細節護理對術后康復及疼痛的影響
余 琴
目的 探討細節護理對術后康復及疼痛的影響。方法 選取150例我院進行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75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細節護理和手術室暗示性語言干預。比較兩組康復情況,疼痛程度和滿意度。結果 干預組術后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和腸鳴音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術后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細節護理和手術室暗示性語言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
細節護理;手術后康復;手術后疼痛
details nursing;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postoperative pain
手術是現代醫療的主要治療方式,也會給機體帶來創傷,對生理和心理都是一個應激的過程。手術的成功離不開醫護人員的配合和科學的護理模式[1]。隨著醫學的發展,護理模式也隨之轉變,單純的減輕患者疼痛的護理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和安全,必須轉變護理模式。細節護理和手術室暗示性語言干預護理可以保證患者得到心理和生理的雙重護理,有助于手術的進行和術后的康復,因而在手術室護理中被重視[2]。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手術室對75例患者實施細節護理和手術室暗示性語言干預,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進行手術的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簽署知情同意書;(2)符合各科疾病診斷標準;(3)無手術禁忌證;(4)無精神意識障礙;(5)年齡>18周歲。排除標準:(1)兒科患者,未成年患者;(2)精神意識障礙患者;(3)急診手術患者;(4)有嚴重的術后并發癥。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75例,男性35例,女性40例,平均年齡(36.3±9.21)歲。其中,神經外科手術19例,骨科手術21例,泌尿外科手術12例,肝膽外科手術13例,婦科手術5例,痔外科手術2例,其他3例。干預組75例,男性34例,女性41例,平均年齡(38.2±8.74)歲。其中,神經外科手術21例,骨科手術17例,泌尿外科手術13例,肝膽外科手術9例,婦科手術8例,痔外科手術4例,其他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細節護理和手術室暗示性語言干預。(1)加強非語言溝通: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加強非語言溝通,如眼神的交流和觸摸等可以緩解患者焦慮的情緒。(2)注意保暖:注意手術室的溫度、濕度,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手術環境。可利用恒溫水毯對患者局部保暖。(3)患者隱私的保護:在護理過程中,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對隱私部位進行遮蔽,尊重患者,避免患者因此產生情緒。(4)注意操作的細節:護理時動作要輕柔快速,在不影響手術的前提下,盡量保證患者體位的舒適。(5)觀察患者變化:密切觀察患者各方面的變化,如口唇干裂時,及時用棉簽蘸水進行濕潤[3]。(6)手術室暗示性語言干預: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礎上,多與患者溝通交流,語言輕柔,態度和藹,給予患者心理上的鼓勵,向患者枚舉同類手術的成功案例。手術中與醫生交流手術的優勢及預后良好的案例。麻醉前醫生、護士、麻醉師運用正性暗示語言進行交流,鼓勵患者。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恢復情況,包括術后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和腸鳴音恢復時間。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法對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范圍0~10分,0分表示無痛[4],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采用無記名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兩組發放問卷各75份,對照組回收72份,有效回收率96%,干預組回收75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的比較
2.2 兩組術后疼痛評分的比較
干預組術后疼痛評分為(3.18±1.32)分,對照組術后疼痛評分為(5.08±1.76)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3952,P<0.05)。
2.3 兩組滿意度的比較,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的比較
注:χ2=7.342,P<0.05
手術過程對患者是一個應激的過程,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因各種原因產生較為嚴重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影響了治療的效果。手術前,患者擔心手術風險是否大,能否順利完成,麻醉效果是否好等一系列問題,手術后又擔心能否恢復的問題。良好的護理需要手術中各人員間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不重視細節護理,工作不嚴謹可造成不良后果,護理工作除了過硬的技術之外,還需要細致和體貼,細節護理構建了和諧的醫患關系[5]。
細節護理以患者為中心,滿足患者身心的需求,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提升了醫療服務質量。將細節護理應用到手術室中,可以保證患者有一個良好溫馨的手術環境,通過人性化的服務,給患者創造了良好的恢復條件。細節護理中需要注意患者心理護理,術中及術后的保暖,使患者消除對手術的恐懼,放松心態,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手術[6]。
手術室暗示性語言是通過醫生和護理人員之間對話問答給患者正面的心理暗示,患者從側面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和手術,增強患者信心。臨床醫師和護理人員的交談之間,并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觀點,而用了隱蔽和委婉的方法,用弦外之音向患者傳達正面的、能讓患者心情愉悅的手術信息[7],往往患者更相信以第三人身份聽到的交談中信息,而不是由醫護人員直接告知的信息,便認為醫護人員交談的信息真實可信,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并獲得了安全感,顯著提高患者的心理適應能力,降低了血液循環的波動。
語言安慰在護理中很常見,醫護人員的直接安慰是一種被動的安撫,患者認為醫護人員是為了安慰而安慰,產生排斥的心理,起不到效果。手術室暗示性語言通過自然的交流從側面表現出來,患者認為信息是真實的,從而愿意接受,尤其是從醫生處聽到時,會覺得更可信[8]。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術后恢復情況好于對照組,術后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和腸鳴音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術后疼痛評分為(3.18±1.3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5.08±1.76)分(P<0.05)。干預組總滿意度為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77.78%(P<0.05)。實施細節護理和手術室暗示性語言干預,效果顯著,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1 周培萱.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1):158~159.
2 顧釧.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9):38~39.
3 鄭廣娣,謝麗葉,許志琴,等.手術室正性心理暗示和細節護理對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8): 2367~2369.
4 韋雪臘,覃映蘭.正性暗示性配合細節護理在減少患者術中應激反應及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0):146~147.
5 馮緣.手術室全期細節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6):85~87.
6 陳幼嫦.手術室語言及細節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6):242~243.
7 張建. 手術室正性暗示語言及細節護理對患者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4, 11(2):87~88.
8 蔣勁林.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中國校醫,2016,30(7): 559.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4.022
214200 江蘇省宜興市人民醫院 無錫
余琴,女,本科,主管護師
R473.6;R619
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