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琪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式保護研究綜述
張代琪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式保護研究現有文獻進行評述,指出現有研究領域、內容與發展方向。為相關學者更好地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式保護研究問題提供理論基礎針。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式保護;知識產權;數字資源庫;口述檔案
CiteSpaceⅡ軟件通過對學科領域的文獻信息可視化,使研究者能夠直觀地辨識出科學前沿的演化路徑及學科領域的經典文獻[1]筆者在中國知網的期刊全文數據庫檢索主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題名包括“檔案”的文獻,截至2017年5月1日刪除其中屬于非學術性文章和重復發表的論文之后,在核心期刊中共檢出189篇論文,分布在2006~2017年間。
2006年文化部頒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促進了檔案界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檔案式研究。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等強調了將檔案管理理念與方法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之中,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檔案將所有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載體的檔案材料都及時歸檔,促進了當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式保護相關研究高潮的產生(產生22篇文獻,首次超過20篇)。
(一)主題分布
文獻題錄中的關鍵詞是對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描述,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可以用于確定研究的熱點領域和重要主題[2]。本研究以“關鍵詞”為網絡節點,生成共詞網絡圖譜,利用CiteSpaceⅡ軟件繪制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式保護關鍵詞知識圖譜,來尋找其研究熱點及其演化趨勢。Nodetype選Keyword,設置好其他參數后,運行軟件,以ClusterView方式顯示結果如圖2所示,關鍵詞的歷史用年環表示;年輪的厚度與某個時間分區內關鍵詞出現的數量成比例;年輪顏色變化為關鍵詞出現的時間;節點中心旁的數字代表整個時間跨度內關鍵詞的出現次數。通過研讀圖片可知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式保護領域主要主題。

圖1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式保護保護的研究主題分布
我們可以看出189篇文獻中關鍵詞出現頻次最多的是的是“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頻次相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文章在探討其兩者的關系,覃鳳琴認為非遺核心內涵在于:原生態、非物質性以及價值的多元性。因此活態性保護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偏重于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精神領域的創造活動及其結晶。因此,實現對它的保護,就應該以檔案式的外物化,真實可靠地再現非遺。
(二)研究熱點
1.非遺檔案的知識產權問題和保密問題
羅宗奎、王芳認為知識產權法體系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開發利用的基本原則,包括分類開發利用原則、利益平衡原則、激勵創新原則。戴旸、周耀林認為非遺檔案信息化需要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維護“本真”,適當優先”、“慎用技術,確保通用”、“重視效益,保障安全”這四個原則。其次,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方法是面向公眾需求的非遺檔案網站建設、面向長期保存的非遺檔案數據庫。機制、標準和知識產權三個方面為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注意事項。胡鄭麗認為檔案保護單位可以參照《中國檔案分類法》統一制定分類標準,分級進行編碼保存,并且根據地域特色建立專題檔案數據庫。
2.建立數字資源庫
倪曉春、張蓉認為化解分散與集中、投入與產出、有形與無形、多元與統一、官方記憶與民間記憶等矛盾的解決之道,明確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準確進行功能定位,是資源庫建設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應用豐富多元、標準統一、主次有序的資源收集策略、堅持來源、體現聯系和便于利用的資源整理策略以及形式新穎、知識聚合、服務親民的資源開發策略。徐擁軍、王薇認為建設文化遺產檔案數據庫的資源建設應采用多方合作共建模式來豐富資源種類和數量、強調全文建制、注重推廣與應用。
3.非物質文化視野中的口述檔案
呂鴻認為形成較為完善的非物質文化口述檔案,一是可以再現承載的非物質文化,使之得以保護,永久流傳;二是這些文獻可以共享,供人們開展學術研究。錢興彥認為應秉承著系統性收集、傳承下你個體系構建、價值性挖掘的方式進行口述檔案體系建設.吳品才、儲蕾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過程中,要記錄表演者和匠人對技藝、工藝的具體說明,才能顯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檔案化與口述檔案與形成過程相似,是經歷了人類社會實踐的漫長歲月事后補檔案,口述檔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檔案化保護奠定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陳祖芬認為口述檔案就是最為直接的建檔方式,這就要求進行親自訪談,這其中訪談提綱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要以受訪者的代表性、知曉非遺的獨特性、可靠性為標準選擇受訪者。研究受訪者背景資料,針對每一位受訪者制定不同的訪談計劃,其中訪談目的與擬訪談的問題是兩大重點。
我國檔案學界對非物質文化檔案管理問題的研究經過近10年的發展由最開始的、介紹綜述、基本概念、必要性分析、基本原理、業務工作、技術應用、體制機制、法規制度等幾類,[13]逐漸向法律上明確和解決當前非遺檔案的知識產權問題和保密問題、針對具體各大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非遺檔案的一系列具體檔案管理流程、具體運用現代技術手段記錄非遺,建立數字資源庫、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對特定的檔案類別展開研究、非遺檔案傳播新模式等更加具體、深化的研究內容。
[1]劉則淵,侯海燕,陳悅,等.科學知識圖譜方法與應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7-98.
[2]楊利軍,魏曉峰.國外競爭情報研究熱點、前沿及趨勢的可視化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10):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