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周巍
摘要烏克蘭語作為烏克蘭的官方語言,由于一直受到俄語的影響,不被大家所了解。自“一帶一路”政策被提出后,中烏合作關系也得到了升華,為更好地服務于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教育交往,本文從烏克蘭語的發展歷史入手,詳細闡述了烏克蘭語的歷史變遷,對現代烏克蘭語的發展和特點進行了描述,并展示了中烏語言政策互通的狀況,旨在通過本文,使外語學習者更加了解烏克蘭的語言,進一步提高烏克蘭語言的水平,進而為國家做出貢獻。
關鍵詞烏克蘭語 互通 對策
1烏克蘭語的歷史
烏克蘭語屬東斯拉夫語,與白俄羅斯語言、俄語為近親同源語言,三種語言共用基利爾文字。988年羅斯洗禮接受基督教后,東斯拉夫方言在不同區域根據不同語言上的一些差異對語言進行了規范和統一,而這些語言間的差異則決定了當今社會烏克蘭語、俄語和白俄羅斯語的形成。
烏克蘭語在形成過程中,不僅僅是語言的變化,幾次大的政治事件對其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蒙古一韃靼的桎梏。韃靼在1240年對其的侵略,直接結果就是造成了國家分裂,各個小公國的形成導致語言發展不斷地被破壞。然而韃靼的統治對于地方語言的發展并沒有起到長時間的影響,韃靼語沒有達到普及,傳播韃靼文化也沒有得到傳播。
其次是波蘭一立陶宛統治。基輔羅斯推翻蒙古一韃靼政權的桎梏后出現了無政府狀態,15世紀波蘭一立陶宛政府乘此機會占領了這個地方。這個時期烏克蘭語的歷史發展與韃靼時期不同,因為波蘭語成為了烏克蘭領土上真正的地中海混合語,波蘭文化深入到當地的日常生活中,波蘭語獲得了普及。此次政治事件對烏克蘭語發展的影響在當今來看是很顯著的,因為烏克蘭語詞匯的大部分來源于波蘭語。當今,區分當代烏克蘭語和俄語的一大因素就是其詞匯部分。
最后是俄羅斯統治時期。波蘭霸權持續到17世紀,在此之后,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進入了俄羅斯沙皇統治范疇。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短暫的獨立之后,烏克蘭成為了原蘇聯的一分子。這個階段對于烏克蘭語的發展影響與波蘭統治時期不盡相同,并且,此時出現了雙語現象,在烏克蘭語中隨處可見俄語詞匯,政治生活和教育領域也充斥了各種俄語音調,毫無疑問,在政府、政治和國家印刷機構中俄語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大。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91年原蘇聯解體而結束。
波蘭語、俄語的詞匯自古與烏克蘭語是使相互影響的,而這種影響對現代烏克蘭語的發展、變遷一直是形影相隨的。
2現代烏克蘭語的發展及特點
雖然在波蘭和俄羅斯時期,烏克蘭語使用了大量的波蘭語和烏克蘭語詞匯,但是他們問仍是有很大區別的。17世紀時,烏克蘭語不存在《標準語(或文學語言)》,也不存在語法、規則、大眾傳媒方式等。因此,大部分詞匯都是借用波蘭語,而后,烏克蘭語中的很多波蘭詞成為了烏克蘭詞,他們最初只用于口語中,隨后應用于書面語。當我們今天說(烏克蘭語:謝謝)時,人們已經不會去思考,它其實是來源于波蘭語(波蘭語:謝謝)。清除烏克蘭語中波蘭語這種嘗試,在當時是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那時的語言發展沒有任何的計劃性。
當前,烏克蘭語是烏克蘭的國家官方語言,現在已經具有自己的特性,在烏克蘭化的過程中,烏克蘭語作為教育、貿易和國家語言被投入使用。有些語言學家以自己的經驗闡述了烏克蘭的運用情況,他們指出:烏克蘭語中,有些詞是借用于俄語并應用于烏克蘭語中,比如(俄語中的:爭論、爭辯),也有些詞自古就是烏克蘭的語的等量詞匯,而后才被選擇出來。很明顯,對于一部分俄羅斯人,俄語居于首位,即是其第一選擇。起源于俄語的單獨的一些烏克蘭語可能仍保留在語言當中,也可能會消失。他們當中大部分會保留下來,一是因為數量較大且已使用了多年,二是因為有時語言使用者會很難明白,這種詞到底是俄語借用詞還是僅是具有這種東斯拉夫語的詞根。
在烏克蘭語中還存在大量的詞的變態。在烏克蘭語語法中它體現在命名詞尾形式變化上。烏克蘭語的發音取決于區域的不同及語言使用者的個體特性。比如城市名稱(利沃夫)有兩種發音或者,而第二種發音則體現了俄語對其的影響。詞匯組成中的改變很快。目前,考慮到向市場經濟轉化,在烏克蘭大眾傳媒中商務和廣告范圍內英語術語也會常常出現。烏克蘭語中新的詞匯單位是否能夠站得住腳,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未來市場經濟的成功與否。
青年在烏克蘭語語的口語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角色。烏克蘭向西方國家打開了大門,年青的一代積極地使用西方大眾文化。同時,英語教學在很多大型國家得到了普及,而學習這種語言的代表著則是烏克蘭年青的一代。因此,近些年,烏克蘭語也出現了很多來源于英、美國家的新詞。在當今的烏克蘭,英語正快速地作為一種國際交往語言而取代俄語,烏克蘭語的這種發展,正如當今的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一樣,作為一種大眾文化標識被大家所使用,同時也顯示了對烏克蘭詞匯的影響。這種變化通過近年來新編的烏克蘭語諸多詞典均能得到證實。
對于影響現代烏克蘭語的發展,除了上述所闡述的因素,還不得不提到處于英語文化影響下的德語。從1950年起,精通英語的學者經常會翻翻德國雜志,看看德國電視頻道,尤其是廣告節目,并交往一些年輕人,這很大程度上都會對當前使用的英語詞匯產生一定的沖擊。同時,經常會有一些德語會作為文化標志被使用,或者作為一種時尚而被使用,這說明烏克蘭語中的一些英語詞匯己轉換成為了德語詞匯。
3中烏語言互通對策現狀及前景
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的特殊時代中,無論哪一國家的語言都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無論是文字或詞匯自身的創新,還是國家對本國語言的規劃和保護。
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戰略決策后,原獨聯體國家烏克蘭是最早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中烏兩國在此基礎上明確了合作方向,經貿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語言作為一種工具,此時產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烏兩國在此基礎上為服務中烏兩國更好地合作發展做出了努力。
烏克蘭憲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國家要保證烏克蘭語在烏克蘭領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功能及其全方位的發展》,同時,通過法律途徑使國家語言與其他少數民族語平等共處,然而這并不能解決在烏克蘭這個國家所存在的語言問題。
烏克蘭境內語言的使用無疑會受到國家政治壓力的負面影響。烏克蘭對本國內的語言使用或語言問題的解決都會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設置烏克蘭語的語言地位,正是烏克蘭政府作為統治自己國家各地區居民的一種首都。同樣,中國與烏克蘭兩國之間一直保持著友好合作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烏克蘭對本國境內對漢語的普及及發展也是有著一定的政策。在烏克蘭很多城市的高校都設置了漢語專業,比如在烏克蘭盧甘斯克州盧甘斯克國立大學(前身為盧甘斯克國立師范大學)即設有漢語言專業,每年均有一定學生報名學習漢語。在烏克蘭很多城市,此考試以烏克蘭國立基輔大學孔子學院為基地,每年對學習漢語的烏克蘭人進行等級測試。每年在烏克蘭參加HSK考試的人很多,如2011年曾達到100~150人。大多數參加此項考試的多數是來自烏克蘭各個大學學習漢語言的學生,比如來自烏克蘭國立基輔大學、基輔國立語言大學等。
同時,烏克蘭與俄羅斯一樣,積極開設孔子學院。每年均有有學習漢語意愿的烏克蘭人到孔子學院學習,比如,在2011年烏克蘭國際基輔大學孔子學院開設兩個班級,一個班級是正常授課班級,而另一個班級則類似于科研班,班額在10-15人左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大學生,處于自由學習漢語的狀態,他們會在漢語班聽課,或者是找一些漢語學習好的學生、甚至是中國人來研究漢語的文言。雖然這對于他們還說是一件很難的學習任務。
同樣,中國針對自身實際國情現狀及與世界其他國家關系發展現狀,對世界各民族語言也制定了一定的語言政策和語言發展規劃。由于烏克蘭在世界舞臺上獨立的時間不長,其語言在烏克蘭境內存在嚴重的雙語現象(烏克蘭語、俄語),因此,以往我國對于這種情況更偏重于培養俄語人才,但是隨著近年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關系的緊張,烏克蘭將烏克蘭語定位國家標準語,并嘗試降低俄語的使用率,這一政策對我國語言政策也產生的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國近些年來,也在一些權威高校開設了烏克蘭語專業,比如現在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紛紛開設了烏克蘭語專業,設有烏克蘭語系。
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指導下,中國和烏克蘭的友好合作關系將邁向一個新的臺階,相信中烏兩國都會借助于本國語言政策來發展彼此語言在對方國家的發展,相信中烏兩國的關系將會達到一個歷史性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