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洪
摘 要:現代插畫藝術隨著時代的新形勢與科技的更新,以它獨特的優勢不斷擴充其內容界限,并脫離書籍插圖這狹隘的概念。它涉及的領域包含當下社會的經濟文化與生活娛樂等方面,成為了人們視覺需求的中心。但國內插畫行業的發展狀態仍不成熟,其藝術風格與審美趣味仍受國外插畫的影響。因此,諸多藝術家為實現插畫藝術更具民族精神進行了長期的探討與研究,特別是對中國繪畫藝術的學習與借鑒,得到了彌足珍貴的啟示。本文以中國傳統繪畫形式作為研究途徑,探討其繪畫技法與美學觀念在現代插畫創作中的繼承發揚,為實現插畫本土化的藝術表現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現代插畫藝術;中國傳統繪畫形式;本土化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025-02
一、在中國傳統繪畫形式中尋求啟示的必要性
世界文化環境的不斷變化使現代插畫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各地不同的藝術思潮、價值觀念相互滲透,各顯其能。在為中國插畫藝術的發展提供營養的同時,國外藝術的創作手法以及語言風格所持有的巨大牽引力也逐漸讓國內的插畫創作迷失自身的表達語言。那么,中國現代的插畫藝術必然會缺少應有的精神內涵,成為喪失靈魂的藝術樣式。探討中國傳統繪畫形式的啟示作用,目的在于追溯根源,回歸我們“本土化的語言”,給予現代插畫藝術新鮮的血液與嶄新的機遇。因此,在紛繁復雜的藝術環境中對本課題進行研究勢在必行。目前,中國已經有一批青年插畫師通過借鑒中國傳統的繪畫技巧和審美意識,創造了許多具有中國風尚的新理念作品。他們以多元化的形式和表達渠道繼承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拓寬插畫的藝術視角,從而促進了現代插畫藝術對社會文化的發展作用與影響。
二、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在現代插畫藝術中的運用
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源遠流長,其獨特的表達形式、審美價值滲透著我們民族的智慧與精神。現今,眾多年輕的插畫師嘗試以東方人的創作理念去挖掘本土化語言的可能性,在中國傳統繪畫形式中尋求啟示,把國畫中的筆墨技法與美學意境有機地融合到現代插畫中,形成既有時代氣息又充滿東方情調的新穎風格。
(一)線條的運用
中國傳統繪畫形式十分重視線條的作用,認為線是對客觀形象的高度概括與提煉,是具有獨立性和欣賞價值的實質存在。白描作為國畫中最為傳統的一種表述方式,它以線造型,力求以精煉的線條勾勒出對象的神態,并利用運筆的輕重快慢,抑揚頓挫造就線條在畫中的變幻莫測。這種獨特的表現手法形成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個性化特質。倪傳婧作為國內外炙手可熱的新銳插畫家,她以洗練而又能動的筆觸把國畫中的線條美發揮得淋漓盡致。她善以線條的勾勒作為造型手段,利用線的粗細長短表現形體的體積感、動態感和空間感。
她的作品《一馬當先》不但繼承了中國白描的精髓,還運用了西方繪畫的透視解剖法,使畫面形成了強大的沖擊力。畫中人物造型精準,形態夸張生動,細節刻畫入微。碩大無比的黑馬占據了畫面的絕大部分,富有旋律的線條表現出馬的強壯健碩,對筆法的靈活掌握通過線條經營在畫上。
而她的另一幅作品《風獸》更是把線從刻畫的形象中解放出來,成為具有獨特審美體現的表達形式。畫者用筆時而輾轉反側,時而遒勁利索,看似雜亂無章的線條構成一只形態規整而又不失生動的猛獸。作者不但用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白描手法來表達新題材、新事物,更賦了予它新的生命力,使線條的運用在現代插畫藝術中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藝術風采。
(二)墨色的調和
色彩作為現代插畫藝術的重要表達手段,在其繪畫語言中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但與西方藝術相異,中國傳統繪畫強調以墨為主,以色為輔,既能用單純的黑墨,也可用色與墨的結合來描繪對象,而不是執著于顏色的冷暖傾向與明暗關系。墨雖單一,卻不單調乏味,所謂“運墨而五色具”,墨根據水的比例調試和創作用途的不同,能產生出焦、濃、重、淡、清、五種色彩層次。并通過墨色的濃淡干濕,呈現出色彩明度與純度的千變幻化,形成清新活潑,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
青年畫家早稻對于水墨韻味的表達在眾多的插畫家當中可謂是佼佼者,而繪本《野作》無疑是她最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她以傳統手繪的方式進行創作實踐,在保持嚴謹造型的基礎上利用水與墨之間的相互暈染和層層疊加,任其墨色自由變化,造就了水墨暈章,酣暢淋漓的畫面,使作品展現出自由性、活潑性等特點。在她的繪畫作品中無論是奔跑在草原上的駿馬抑或是翱翔于天際的雄鷹,還是暢游于水中的小魚,無一不體現出墨色語言與現代插畫藝術之間的完美契合。當然,墨色語言在現代插畫中的運用不應該局限在簡單的嫁接,而是做到“墨隨當代”。
在借鑒傳統繪畫形式的同時,現代插畫藝術在創作內容上更應該向題材、生活、以及表現手法進行深層求索。被譽為國內插畫界的水墨大師翁子揚成功地將運墨手法滲透進時尚插畫中,風格清冷、凄美并兼具時代感。其插畫作品《愛蝴蝶的少年刀手》、《白蓮無言》以電腦CG技術作為創作媒介,靈活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為水墨的表現注入新鮮血液,他在隨心所欲之間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現代水墨插畫,為當代插畫領域掀起一股新穎的中國風。
(三)寫意的造就
中國繪畫獨有的藝術理念源于東方人特殊的認知方式和審美取向。“寫意”作為中國畫的核心靈魂,其精神內涵在于主觀意識的創造,而不是客觀物象的重現;它是表現自身文化內涵、審美價值與創作意識的藝術升華,而不是單純的視覺享受與技法堆砌。情感意識的表達,真情實感的抒寫成為繪畫創作的主要目的,并以此引發作者與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開拓和誘發各人的想象空間。在寫意精神的啟示下,不少插畫家創作了一批具有人文氣息的優秀作品。而插畫藝術家華張懿在作品中所表現的“抒情寫意”無疑是最出類拔萃的。他所描繪的對象,造型不但精巧細膩而且形態生動,色彩雖清新淡雅卻不失豪邁之氣。作品《華家墊》刻畫了許多淳樸憨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繪對象不是對客觀的摹寫,而是內心情感的流露。從現實所得的感受灌注畫中,使自身的體會、情趣、認識與對象有機融合,創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所繪之物是其內心意象化與重構的結果,再由寫意性的形象傳達心靈的感悟。
三、結語
在全球化的今天,藝術設計從本土民族文化的學習與借鑒中謀求進步已成為當今時代的發展特征,也是世界發展的的未來趨勢。任何一個脫離自身文化意識的藝術形式,都必將失去其獨立存在的意義。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蘊含著我國豐富的藝術精華,對插畫藝術有著深刻的啟迪作用,是創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作為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實用性藝術,現代插畫藝術在我國的發展狀態仍然不容樂觀,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時如何保持自身民族藝術的獨特性與文化性,如何創造出具有自己本土特色和審美內涵的插畫藝術,需要每一位插畫藝術參與者的不懈努力與實踐。
指導老師:鄒建敏
參考文獻:
[1]孫蕾.論插畫藝術的_本土化_藝術語言[J].藝術科技,2013(02).
[2]田怡.傳統繪畫形式與現代插畫藝術的結合點研究[J].大眾文藝,2015(15).
[3]許放.淺析插畫藝術中的現代元素[J].藝術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