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鋒
摘 要:近年來,農業生產的發展速度不斷的加快,不斷的朝著現代化和機械化的方向發展,對農田水利工程的需求量逐漸的增大。其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灌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屬于末級灌溉體系,在田間地頭分布較為廣泛。為了保證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必須不斷的提高施工質量,避免出現渠道滲漏的現象,影響其耐久性及使用年限。本文主要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矩形渠道的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為具體的施工操作提供積極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矩形渠道;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V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4-0132-02
水利工程在農田灌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緩解了旱澇災害對水農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黨和國家對于農田水利的建設給予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對于田間基礎設施建設的占地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應將其控制在8%以內,這就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渠道是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對于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矩形渠道的施工操作相對較為簡單,斷面呈規則形狀,占用的耕地面積比較小,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發展相對成熟。矩形渠道施工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不僅具有良好的強度,耐久性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優勢。在進行具體的施工操作時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的施工方案,提高矩形渠道施工質量,確保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
1 工程案例
某鄉鎮的耕地面積為933hm2,鄉鎮人口總數為2.79萬人,該項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主要是針對項目區域內3個灌片區域進行渠系配套,在工程內擬修建3座提水泵站。預計項目建成后即將會對689hm2的農田實現有效灌溉,在此之中新增的灌溉面積達到了307.93hm2。在本次項目施工中需要改造1條渠道,長度為12076m,同時需要新建4200m的田間渠道,渠道控制灌溉面積在529.93hm2,在渠道施工中采用矩形渠道施工技術,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的施工方案,促進項目區域內農業生產的發展。
2 水利工程矩形渠道施工工藝分析
2.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2.1.1 施工方案設計
施工方案對于具體的操作行為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在施工之前必須對工程的實際情況以及水文條件進行勘測,并結合相關的標準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實驗確定施工中涉及到的各項參數。根據《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中的規定,渠道的防滲層的厚度應根據具體的流速確定,當流速在3m/s以內,應根據實際的標準確保其最小的厚度符合相關的標準,流速在3—4m/s時,最小防滲層的厚度宜為10cm。應確保施工方案的科學性,矩形渠道中的各項參數必須滿足相關的標準,其中矩形渠道的平面圖如圖1所示。
2.1.2 施工現場處理
在正式施工開始之前,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將碎石、雜物等清理出去,為后期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其次是保證施工現場的平整程度,對坡面進行修整和平坡,對于在修整過程中出現的裂縫、變形等問題,應根據實際的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在刷坡處理應避免出現土方刷虧的問題。在坡面修整完成之后,采用2m檢尺測量現場的平整度,坡面平整度的誤差應控制在2mm左右。此外還需要進行渠道放樣,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恢復中心控制線,并預埋中心樁,樁體之間距離的誤差控制在1/1000,并測量設計點的高程,確保矩形渠道施工能夠順利進行。
2.2 土方石開挖
若在開挖部分存在垃圾、植被等雜物,應及時的清理干凈。在開挖的過程中應保證地基土的穩定性能,避免在土方開挖的過程中出現松動的現象。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矩形渠道施工中,一般采用人工施工的開挖方式,嚴格按照施工方案中設計的深度進行施工,禁止出現超挖的現象的出現。土方石回填作業時,先對斷面尺寸的測量,保證其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2.3 漿砌石砌筑施工
砂漿拌制所需的材料主要中水泥、砂料及石料。所選的水泥材料應保證其質量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在材料投入使用之前必須進行檢測,質量不合格的材料禁止應用在施工之中。砂石材料應具有良好的級配,細度模數保持在2.4—3之間。石料的選擇應保證其強度以及力學指標等參數達到標準,石料的形狀應盡量方正,最小邊長大于20cm。一般采用分層砌筑的方式進行施工,石塊的砌筑應穩定,不能存在松動的現象,按照規定的順序進行砌筑工作,在石塊放置指定的位置后,豎縫處采取灌縫處理的措施,并適度的振搗來提高穩定性。
2.4 漿砌磚砌筑施工
為了保證砌筑的牢固程度應提前濕潤磚體,測量磚體擺放的變線和軸線,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擺磚,在此過程中應保證磚體之間的豎縫不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避免對磚墻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在砌筑過程中所使用的砂漿應按照標準拌合,并在規定的時間內使用完畢,在磚墻的刮縫處必須保持干凈且深淺一致。
2.5 混凝土澆筑
應保證混凝土質量滿足施工的要求,待材料運送至施工現場之后,對其進行取樣檢測,避免在運輸的過程中出現離析的現象。在確保混凝土的質量滿足施工的要求之后才能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此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適度振搗,提高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混凝土固結的強度達到標準之后,對混凝土結構采取沖毛的處理措施。此外,待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束,應及時進行養護施工,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養護時間,一般采取覆蓋養生的方式,將混凝土表面覆蓋,由專人定期噴灑水分。
2.6 水泥砂漿抹面施工
最后進行水泥抹面施工,抹面所采用的水泥材料的強度必須達到行業標準,等級應高于P.O32.5,禁止使用質量不合格或者變質的要求,細砂粒徑控制在3mm以下,保證其含泥量不大于1%。在抹面施工之前需要對砌體表面的砂漿、松動石塊等清理干凈,并進行適量的灑水。采用分層鋪抹的施工方式,每層砂漿鋪抹完成之后,需要進行壓實和表面壓光,保證抹面的施工質量。
3 水利工程矩形渠道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控制措施
首先要保證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的科學性,在充分掌握骨料級配、水泥強度等相關參數的前提下來設計混凝土配合比例,確保能夠滿足施工的要求。其次在混凝土澆筑的工程中,為了避免在固結的過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混凝土結構出現收縮變形的現象,應根據實際的情況預留一定的伸縮縫或者沉降縫,來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穩定性,其中伸縮縫的間距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應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確定合理的間距。
3.2 加強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對于矩形渠道的施工質量有著關鍵的影響,若所選擇的材料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或者質量存在問題,將會留下施工質量隱患,導致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下降。在施工材料進行現場時,應檢查材料的規格及數量是否準確,并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材料質量的檢測,水泥材料的強度和初凝時間應與設計方案保持一致,砂料的含泥量應控制在1%以內。如果在檢測中發現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應禁止應用在施工之中。一般情況下水利工程施工的工期相對較長,待材料質量驗收合格之后,還需要做好存放工作,防止在此過程中外界的因素對材料質量造成影響。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矩形渠道的施工工藝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探尋了加強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作為末級灌溉系統,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于田間地頭,能夠實現對農田及時有效的灌溉。其中矩形渠道具有占耕地面積小、橫斷面平整的優點。因此,為了保證矩形渠道建設的質量,在具體施工操作的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項目區域內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科學的施工方案,保證各項施工參數能夠滿足水利工程的要求,同時加強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不斷的規范施工操作行為,使得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張美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矩形渠道施工工藝[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