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GP和EOP相結合的必要性
在我國,目前職業英語教育還不能做到為社會系統地培養職業人才,為各行業提供完整有效的、符合企業和機構要求的繼續教育,而EOP 模式卻能緊緊抓住學生需求和職業需求這兩個關鍵點。2009 年《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就課程設置的改革進一步建議:“基礎英語階段+ 行業英語階段,兩個階段的教學內容自然銜接,行業英語教學滲透教學全過程; 與專業院系、行業企業合作,制定行業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框架表”。由此可見,其核心觀點與EOP 的理念是一致的,EOP符合高職高專英語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需求分析”理論是ESP(專門用途英語)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的基礎,影響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法,是教學大綱制定及教材設置的前提。同時,“需求分析”也是EOP 的出發點和中心,既符合高職院校“培養具有必要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又可以迎合社會對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需求。國內學者將“需求”分成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兩類。EOP 模式緊緊抓住學生需求和社會職業需求這兩個關鍵點,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現有需求和職業生涯實際需要出發,探索一條提高學生英語應用水平的途徑。因而,在高職高專院校在英語教學中有必要做好“需求分析”,將EOP 模式創新性地應用到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引入EOP 模式,教學中以職場英語為主,通過在職培訓或崗前培訓增強英語教育與學生的職業活動相關聯,為就業做好更充分的準備。這種現象,從語言教學的角度而言,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就從低層次的認知的水平上升到實踐的水平,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不斷的強化和保持,因此EOP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
2 課程體系設置研究
通過調查發現,畢業生對于使用英語最頻繁的方式這一問題的回答中,選擇聽說的占51%,選擇讀的占16%,選擇寫和譯的分別占9%,選擇多項同時使用的占13%。由此可見,EOP中以聽說為主的綜合語言技能培養非常重要。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應堅持工學交替、任務驅動、學用一體,突出聽說訓練,營造職場環境,通過案例分析、合作學習、課程實訓和社會實踐等多種教學形式,促使學生掌握相關行業英語。因此,根據高職階段三年的學習時長和學習特點我們為此設置的課程體系為夯實EGP基礎,滲入EOP知識階段:以標準英語語音資料為媒介學習英語語音基礎知識,以各專業英語通識語篇為載體逐步實現普通英語詞匯向專業英語詞匯的過渡與擴展,以及常規英語語法結構向特定英語語法結構的延伸與固化。各專業強化EOP的項目化學習階段:項目的設置由專業教師和企業人士共同商定,使之與現行的各專業工作流程保持高度一致。學生以項目組為單位完成項目任務: 在資訊環節,項目組共同分析項目任務的目標與需求,以目標為導向擬定項目實施草案,根據需求收集項目實施的信息資源; 在規劃環節,項目組商討項目執行的方案,并分配組員的角色與職責; 在決策環節,項目組敲定項目執行計劃,并制定計劃實施細則; 在執行環節,項目組在高仿真的工作流程中按照項目執行計劃,既各司其職,又協同合作地完成各個項目中聽、說、讀、寫、譯的任務,以學以致用的方式實現英語語言知識與本專業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形成導向明確的職業技能; 在評價環節,師生依據專業英語標準共同評價項目的完成效果與質量,以幫助學生反思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關聯,促進其職業技能體系的建構。學習實踐,學生以實習組的形式進駐企業頂崗實習,即由仿真情境轉入真實情境中學習。按照各專業工作流程,實習組先后進入企業的業務部、生產部、物流部、財務部等部門參與真實的職業活動。這些部門的企業人士承擔起流程式學習中的教學功能。為了讓實習組了解職業活動的目的與程序,企業人士會在分配工作任務前向組員示范工作要領,采用啟發式策略對任務加以分解與解釋,以此外化其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策略。受此示范與啟發,實習組仿照所在部門的崗位結構,對工作任務進行再分配,形成崗位任務。組員在合作式的工作關系中運用相關領域的知識和已有的操作技能嘗試獨立完成自己的崗位任務。學生在體驗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做每周周記,把工作中的收獲與不足記錄下來,并進行反思和整改,最后把重要內容填寫在實習報告中,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3)教材建設構想:教材是課程內容的主要載體和課程資源的核心,應符合課程目標、學習規律和師生需求。為了有針對性地編寫高職EOP教材,課程專家、一線教師和企業專業人士可以通過調研,分析不同崗位對英語能力的需求,提煉、組織相應知識和能力要求。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篩選畢業生實際工作崗位涉及的崗位英語技能,結合目標工作崗位群體的特征,將技能按照語言教學規律編排,整合成具有共性特征的英語職業技能清單,具體涵蓋個人職業發展、公司業務以及項目管理等,為高職英語教材編寫、教學內容選擇提供有益參考。在分析相關崗位英語職業技能需求的基礎上,教材編寫者可以進一步根據真實性、實用性、體系性原則編寫教材。教材的呈現形式,可以將紙質教材和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材料相結合,為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便利和可能。除了自主研發編寫教材外,還可以直接引進國外教材作為高職EOP教學資源,或在引進的基礎上改編教材,使EOP教材建設具有豐富性、多樣性。 4)評價方式: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應體現不同行業和崗位對英語能力和技能需求的差異,以適應專業和行業的需求!評價方式包括: 學習檔案袋、學習者自評與互評、測試等;終結性評價可包括各種學習成果、作品以及不同行業與英語相關的標準化測試等。5)師資建設:EOP教學的成功開展要求EOP教師不僅應當具有豐富的語言知識、外語習得理論以及教學實踐經驗,還必須懂得學生專業知識領域里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了解未來職場工作過程,將職場工作過程設計成基于工作任務的模擬實境學習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并在課堂上用英語通過角色扮演、匯報工作、介紹工作流程等形式,將完成任務的情況或過程展現給大家,使學生在專業交流的環境中應用語言。然而,在EOP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會時常遇 到不懂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向專業教師虛心請教,充實自己的學識,還可通過參加專業教師的教研活動,多了解專業方面的知識和工作過程,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任務;除此而外,英語教師還可以進行脫產學習,深入企業實踐,拜一線師傅為師,使自己盡快成為既懂英語又懂專業的雙師教師。
3 結語
高職公共英語EGP與EOP相結合的探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貫穿整個高職學習的三年,并不斷后續跟進學生和企業反饋,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和工作中需要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倪宇虹.高職院校英語教學EOP轉向及其影響因素探究[J].外語界,2013(4):90-96
[2]洪斯汶.向EOP轉型的醫學院校檢驗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7):63-66
[3]劉慧,李龍. 高職建筑行業英語教學探索[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9): 156-159
作者簡介
侯文蕾(1980-),女,山東青島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