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截至2016年,我國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已發展到1335所。高職院校已經從量的擴張發展到質的提升的轉變期,怎樣辦好高職院校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狠抓基礎課程教學。下面,我將從專業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如何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
1 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的中心任務,加強教學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入校剛3年的我通過學習和總結身邊老師的經驗,特別是通過聽專家的講座和名師的講課,對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有以下五點體會:
1.向40分鐘要質量:向40分鐘要質量就是要向課堂要質量,要做好“四個一點”,即容量大一點,節奏快一點、講得精一點、練得多一點。盡量減少教師對學生學習時間的占領。
2.向備課要質量: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取經,做到“認真、充分、精益求精”。對于重點難點盡量找到通俗易懂的例子向同學表述清楚。
3.向因材施教要質量: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學原則,教育不能以一樣的方法應對百樣的學生,教育只能是學生個性化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不光要了解班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情況等),更要求我們要轉變傳統的備課形式。多和其他教師一起討論課目的教學設計,規避現有的問題和不足,更好更有效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此外,要分層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問題設置等,尤其是問題設置,要面向全體學生,既要為優等生設計有一定難度發揮個性的問題,也要為成績差一點的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能激發學習興趣的問題,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向教改要質量:教學過程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及教學評價的變化而變化,過去人們更強調教和學會,現在更強調學和會學,評價過程也從強調終結式評價轉變為發展性評價。這兩年來,翻轉課堂拔地而起,美國可汗學院作為龍頭老大做出的產品在美國公立學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翻轉課堂非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是順應市場需求的最佳培養模式之一。我國目前各大學校(小學/中學/大學/職業院校)已經開始嘗試這種教育模式,其中重慶聚奎中學是做的最早也是最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應該繼續解放自己的思想,轉變自己的思想,多去學習和嘗試其它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多去參加相關培訓和名師授課課,認真總結經驗,培養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職業工作者。
5.向科學評價要質量:同樣的80分,原來90分的優等生是退步,原來60分的同學就是進步??茖W的教學評價是建立在對教學和學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要貫穿到教學的全過程。
2 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
1.轉變觀念,樹立和增強從事科研的意識:不會做科研的老師只能是個教書匠,科研是促使個人思想升華的有利手段,更是高職院校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學校上水平,上質量,上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轉變思想,是我提升科研水平的第一步。
2.瞄準高端,標桿,爭取結對子,攀高親:科研的要求甚高,要有理論基礎,要有科研意識,要有學術氛圍,要有研究領域和方向等。這恰恰是我們所缺乏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廣泛尋找科研路上的老師,認真學習我們缺失的部分。以后要經常與導師聯系,探討科研聚焦問題,尋找穩定的研究領域和方向;要與工作于各大醫院和高校的師姐妹聯系,共同申報課題,建立自己的科研圈,提升科研能力。
3.讀名書,學名理,樹新風:多讀名書,多學先進的理論,不斷吸取新的教改信息,盡快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論水平;多逛知名醫學論壇,多與醫學同行交流,洞悉科研風向;多參加學習培訓,教研教改活動,從別人的研究,講座和討論中學習新方法,尋找科研靈感。
4.從小做起,從微做起,聚沙成塔:科研非一日之功,專職教師要爭取每周讀國內核心文獻數篇,同時研讀外文文獻,做好筆記。學習SPSS,AMONS等統計軟件的使用,從申報院本課題開始,認真完成每一個步驟,一步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總之,人才的培養著眼點要立足于自我發展。高質量需要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學校發展需要人才,高質量的教學離不開人才,構筑符合學校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建立促進人才培養的培訓機制,才會真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成為真正育人的高職院校。
作者簡介
趙蓓蓓(1987-),女,山東棗莊,碩士研究生,就職于江蘇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