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
摘 要:近些年來,電力系統更多運用了智能式的電能表。與傳統電能表相比而言,建立于智能技術前提下的電能表可以用于遠程操控,對于計費流程也實現了全程的自動化。因此對于智能電能表來講,應當優化遠程費控的基本操作環節;結合遠程費控運用于電能表的現狀,探求可行的優化方案。
關鍵詞:智能電能表;遠程費控;執行流程;優化方案
中圖分類號:TM9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4-0203-01
近些年來,智能化技術逐漸融入了各行業生產以及日常生活。在新時期的電力行業中,與電能表有關的智能化技術也受到了更多重視。從基本性能的角度來講,智能電能表涉及到遠程的自動計費、智能控制系統、通訊與計量系統等各個系統。具體在完成測量與計費等各個流程時,遠程費控的智能表系統先要給出精確的控制指令,以此來提醒欠費或者給出相應的其他提示[1]。用戶如果已經表現為欠費狀態,自動化系統就能立即予以拉閘處理,對于用戶消耗的電能進行實時性的調控。因此可以得知,遠程控制具體在執行時表現為獨特的技術優勢,因而值得在現階段的智能電能表中推廣運用。
1 智能電能表的基本特征
智能電能表設有多樣化的基本功能,其中關鍵就在于遠程費控。從遠程費控的角度來講,智能型的電能表同時具備了智能化和遠程操控的特征,指的是借助信息網絡來操控整個的智能化體系。與此同時,智能電能表還能運用于遠程控制以及遠程計費,借助載波來完成對于整個流程的實時性控制。在智能模式下,用戶如果要享用企業為其提供的電能,那么有必要預先繳納特定比例的資金,通過預繳資金的方式來采購電量。在這種狀態下,主站就可以發出實時性的電能采購信號[2]。
隨著時間推移,用戶存儲在系統中的預繳資金將會逐漸被消耗掉,用戶消耗資金的速度與計量數值之間具有正比的聯系。在主站的控制下,用戶已消耗掉的部分電量將會被系統扣除。一旦電量表現為不足的狀態,系統就會據此給出聲光報警的相關提示,然后自動予以斷電。用戶實現了續交費用后,系統就能恢復對其后續的電量供應,與此同時也將繼續運用智能式的電費計量。
因此相比來看,智能式電能表本身具備遠程費控的操作性能,此項功能體現了自動化計量的基本特征。用戶只要完成了電費繳納,營業廳就能為其提供一體式的供電流程。經過分析可知,智能電能表專門設有監督與監測等各項性能,針對各個時間段的用戶耗電量都能予以實時性的精確測量;同時,針對運行中的電力體系也能開展測量。
2 遠程費控對應的執行流程
2.1 對于繼電器的執行控制
在電力系統內部,繼電器設有內置的電能表,對其應當完成全面的費控操作。具體來講,費控操作通常都會涉及到遠距離的合閘或者跳閘處理。在跳閘運行中,系統給出跳閘指令的根據在于用戶繳納電費以及日常用電的真實狀況;經過分析與判斷,就能提供精確的用戶序列。在上述過程中,采集系統可以獲得接口為其提供的通報,然后予以合閘處理。在接受指令后,電能表也可以配合跳閘,繼電器在各個階段的狀態都應當受到控制。
內置電能表應當被放置于繼電器的內部,對于費控操作負責全方位的執行。基本的流程為:主站對于電能表可以完成驗證、判斷與識別等各項操作,對于身份進行有效的明確。在完成驗證后,主站就會給出實時性的跳閘指令,電能表接受上述的指令。由此可見,跳閘控制主要針對于繼電器,因此構成了有效的系統調控。應答幀可以接受主站傳送的采集指令,對其做出判斷然后給予應答[3]。
2.2 對于合閘的執行控制
目前的狀態下,各種計量電能的設備都應當能完成相應的合閘處理。從合閘運行的角度來講,合閘運行具體涉及到直接合閘與允許合閘的兩種模式。對于允許合閘的模式而言,系統主站應當密切結合采集到的用電信息,在判斷運行狀況的前提下就能給出精確的計量指令。由此可見,允許合閘的控制模式有助于構建電能表和用戶的同步操作控制。與之相比,直接合閘省略了用戶對其進行的操作或者處理,電能表本身就能為其提供特定的合閘動作。
在不同的時間段里,用戶都會表現為各不相同的用電狀況。針對上述的用電狀態而言,費控系統可以生成明確清單,然后系統接口負責傳輸清單。遠程系統一旦接收了與合閘有關的指令,則要密切結合具體狀況來選擇適當的合閘操作措施。在后續的操作中,系統應當因地制宜給出相應的合閘反饋。因此可以得知,直接合閘與允許合閘的操作模式都具有各自的弊病以及優勢。具體在選擇時,系統還需因地制宜運用特定的技術措施來實現合閘,突顯執行流程的便捷性。
3 探求優化方案
3.1 基本的優化思路
對于遠程費控的整個執行流程來講,優化智能費控的具體思路為:在命令應答幀的操作流程中增設回歸命令,并且將其視作特定的運行狀態。經過上述的改進,智能主站對于處在運行狀態中的電能表就能予以精確計量,對其顯示的電表數據予以精確的抄讀。由此可見,遠程費控針對整個的費控流程都進行了相應的簡化,確保同步實現了狀態查詢以及遠程控制。對于運行中的各個不同狀態來講,智能化系統都能對其完成自動回歸的處理,因而也簡化了系統中的抄讀程序。
3.2 消除密碼的限制
一般來講,智能電能表如果要執行特定的合閘指令,那么通常要借助密碼才能實現。然而,遠程費控流程對于密碼進行了省略處理,從而免除了密碼控制的合閘指令。在最短的時間段里,對于整個的供電流程都要予以恢復,在此前提下縮短斷電時間。系統一旦恢復了合閘,那么就能提供持續性的供電服務。依照自動化的指令來處理合閘或者分閘的具體操作,針對設置的密碼進行免除。主站的具體職責在于發出明確指令,進而提供實時性的合閘申請。經過一次性的交互操作后,即可完成合閘操作。在實踐驗證的基礎上可以證實:系統即便沒有設置相應的密碼,也不會存在潛在的隱患與風險。
3.3 提供實時性的操作指令
現階段的實踐已證實:如果要從根源上優化遠程費控的各項操作環節,那么前提在于取消設置密碼。這是由于,如果設置了較繁瑣的密碼,則先期的認證也會表現為較高的復雜性。受到權限控制的影響,在完成合閘操作的基礎上還需完成解碼處理,因此增加了整個流程的繁瑣性以及復雜性。經過全面優化之后,對于智能式系統就不必設置額外的操作指令,即可直接進入合閘狀態。遠程費控在獲得全面的優化之后,消除了其中的冗余環節。
除此以外,繼電器還設有外部性的電壓回路,對于實時性的反饋電壓都能予以精確判斷。在特殊情況下,系統如果表現為接線錯誤的狀態,端子就能給出實時性的操控指令,進而全面控制外部系統的繼電器。幫扶端子在整個系統中就相當于繼電器,其中的輸入端口可以收集精確的反饋信息,確保符合特定的合閘狀態或者分閘狀態。
4 結語
面對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新形勢,智能電能表也表現為逐漸普及的趨勢。與傳統模式的電能計費模式相比,新型的遠程費控建立于智能化手段的前提下,因此表現為獨特的執行流程優勢。然而不應當忽視,與遠程費控密切相關的各項執行流程都具有相對復雜的特征,針對執行流程有必要予以全面的優化。截至目前,與智能電能表有關的遠程費控流程仍然欠缺完善性,對此有必要從全方位的角度入手加以改進。作為技術人員而言,應當因地制宜選擇適合運用于智能遠程費控的模式和流程,在此前提下收集實時性的用戶信息,確保為城鄉用戶提供優質并且完善的供電服務。
參考文獻
[1]趙元哲.基于智能電能表的遠程費控執行流程優化策略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0):216.
[2]張柬.智能電能表遠程費控執行流程優化方案研究[J].硅谷,2014(18):207-208.
[3]莫文昊,巢玉強,霍保侖等. 遠程費控在采集系統中優化應用的技術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