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更新與進步,我國經濟逐漸進入常態健康發展狀態,城市化的腳步也越來越開。但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各種噪聲給人們帶來的困擾也越來越嚴重,噪聲環境質量狀況的改善與治理關系著人民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工作質量等。本文主要切合對噪聲環境質量狀況成因進行綜合分析,并從中尋求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進行改善治理。
關鍵詞:噪聲環境;噪聲狀況成因;防治措施
噪聲環境的污染在全國各地并不罕見,在一些喧囂的大都市里或者實施工業的地方時常可見可聞。在懷化市鶴城區域環境噪聲污染調查數據中發現:以500x500的網絡定點格局區域中,其中核定有效的定點區域大約為162個,而又將其中的布點大致分為居住生活區、商業區、交通區、工業區等地方。
一、噪聲環境質量狀況與成因分析
所謂的噪聲環境就是對他人的正常日常生活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困擾,例如正常的工作、休息以及學習等,同時這類噪聲的聲音分貝高出正常的聲音排放標準。
隨著人們集聚與居住的越來越集中,在居民居住區人們嘈雜的聲音越來越多,并且聲音越來越大,噪聲的污染逐漸呈上升的趨勢,這對居住區的居民來說影響非常嚴重,主要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休息。人們或許也會留意到,在商業區噪聲的污染情況也是日趨異上。商業區是經濟發達地區分布地,各類商家為了進行產品推銷,以廣播播放的形式進行宣傳,其中一些商家商業推銷的聲音嚴重超過標準規定的聲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環境質量的下降。而其中也不缺乏一些小商販的叫賣聲音。在調查中交通區分布點數占14.81%,交通區的噪聲環境質量有所下降,噪聲污染聲級呈上升變化的趨勢,主要是因為在交通區交通干線阡陌縱橫分布,隨著機動車輛的使用頻率不斷上升,機動車輛的流量不斷增多,汽車鳴笛的聲音也隨之躁動起來,對周邊地區的環境質量有著一定的影響。其中一些意識淡薄的司機,當他們在遇到一些情況時,總是會不文明不自覺的使勁鳴笛,這對周圍的乘客以及附近居民造成惡劣的噪聲環境影響。除了上述三種造成噪聲環境質量下降的原因外,其中對環境質量影響最為嚴重的便是工業區,噪聲的主要來源之一便是工業區。為了生產和建筑,工業區每天都在進行生產工作,工業區中有轟隆紛雜的機器聲,有建筑房屋的聲音……這些全都給環境帶來了噪聲污染。
噪聲環境質量狀況不容樂觀,也刻不容緩。這僅僅是造成噪聲環境質量下降的一些分布點及其他們的質量狀況分析和成因分析,需要我們以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去改善。
二、噪聲環境質量的防治措施
針對上述出現的噪聲環境質量問題與成因分析,主要應采取以下有效防治措施去改善環境質量。
(一)制定科學的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發展
一個科學的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不但能夠增強這個城市的人文魅力,帶動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城市環境質量的提升,增強整體協調發展。
在城規劃過程中,應該對區域的功能屬性進行嚴格的區別劃分,使每個域體的功能都充分體現出來。并且在規劃過程中,要使居民居住區以及教育教學的地方遠離噪聲污染大的區域,避免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學校的教學受到噪聲的影響,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在居民區內,禁止大功率帶聲音的機械使用,也不應允許高音喇叭的播放。同時,應該積極對噪聲環境質量較差的地區進行治理整頓,推動工業區的合理布局,使其進入規定的工園地帶。
(二)規范商業區管理,整頓噪聲環境質量
商業發展需要一個常態健康化的環境,但是商業自身也不能違背這個規律。為了促進商業向規模化、現代化邁進,首先就得規范商業區的管理,加強對商業的噪聲環境質量改善和整頓。
商業區如果有商業部門要進行產品推銷或者搞宣傳,首先要控制商業廣播的播音分貝高度,絕對不能高于國家規定的聲音標準,在國家規定范圍內,可以自由進行產品推銷貿易,擴大市場,發展生產。而對于一些小商品生產者,應該進行規范化的培訓,在培養他們的商業技能同時,也要注重對他們環境質量意識的培養。此外,在商業區進行規劃的時候,應該將商業區集中規劃,以便加強環境質量監測和管理。
(三)加強道路噪聲環境質量治理
城市道路噪聲環境質量的治理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道路噪聲環境質量的治理要以政府行政手段和綜合手段治理相結合,以此達到最優化的效果。
首先,要加強城市交通道路的建設,在交通發達地段以及噪聲污染嚴重的地方設立多個交通干線,減輕車流量的壓力,減少噪聲環境質量的下降,從而實現噪聲環境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其次,政府在規劃城市交通道路建設時,應該大力推廣消聲路面的建設,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達到降低噪聲、減少噪聲的目的。然后,在一些車流量大、噪聲嚴重的地方多栽植綠色植被,或者設置一些其他隔聲屏障,從而實現對噪聲的阻隔作用,達到降低噪聲環境質量的污染的作用。最后,應該加強交通道路的管理,在交通負荷量嚴重的地方,要進行設立交警人員,保證交通道路車輛行駛的順暢,具體可以采用車牌號單雙號行駛方法,也可以采取單雙日車道通行法,禁止機動車輛在交通堵塞的地段頻繁鳴笛……
(四)增強民眾環境質量意識,加強社會噪聲的防治
社會噪聲環境質量之所以較差,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市民的噪聲環境質量保護意識差,沒有環保意識,同時社會宣傳力度和社會輿論監督力度也不夠強大。政府和社會應該積極宣傳環保意識,為民眾普及環保知識。
增強民眾噪聲環境質量意識,加強社會噪聲防治首先要做到使公民群眾積極參與到環保的行列中,利用現代網絡媒體,向民眾宣傳普及噪聲環境質量的基本知識,介紹噪聲環境質量防治的政策法規以及防治措施,告訴民眾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同時讓民眾參與到環保的行列中,并且在身體力行的前提下,積極主動監督他人。對于一些具有嚴重違反噪聲環境質量的保護的行為,應該以懲戒和教育相結合的手段對其進行教育,為民眾營造一個良好的噪聲環境質量保護氣氛。
三、結論
噪聲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飄蕩,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我們的工作生活,通過對噪聲環境質量狀況的分析以及它所形成的原因,并積極尋求有效的防治措施進行治理,相信噪聲環境質量一定會得到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會有所改觀,有所進步。
參考文獻:
[1] 郭靜男,郭秀蘭.我國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汚染分析化中國環境科學,1994(05)
[2] 岳秀萍.城市噪聲污染與控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05)
[3] 魏蔚.城市噪聲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2
作者簡介:劉錦陽(1994年3月—),男,漢族,貴州貞豐縣,本科生,研究方向: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