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姮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廣西 南寧 530222)
廣西中醫類護理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黃秋姮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廣西 南寧 530222)
本文通過對廣西中醫類護理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的全面調查,具體分析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并探索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措施: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增加跨文化交際教學內容;改革課堂教學方法等。
跨文化交際能力 培養 護理英語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廣西與各國在醫療、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廣西擁有壯、瑤、苗醫等民族中醫藥資源,其獨特療效受到許多外國患者青睞。護理專業學生未來的工作將面對許多來自不同國籍與民族的患者,其生活方式、價值觀等與國內差異較大。然而目前許多學生的專業素質特別是跨文化交際能力,未能適應新形勢要求。為深入了解廣西中醫類護理學(英語方向)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提出適合本地區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策略,筆者2015年9月對103名廣西中醫類護理英語專業2011與2012級本科生(學制五年)進行了全面調查。內容包括:英語聽說讀寫譯自我評估、跨文化交際態度、跨文化交際能力自我評估、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途徑等。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方式,以訪談形式為輔助。問卷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訪談素材運用歸納的文本分析方法。
調查情況如下:第一、英語語言能力方面,翻譯與口語表達能力最薄弱。第二、對跨文化交際態度,多數學生持積極肯定態度。第三、有60%的學生認為自己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強。第四、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途徑方面,半數學生認為缺乏跨文化交際氛圍是交際障礙的主要原因[1]。造成廣西中醫類護理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聽說能力薄弱。多數學生缺乏英語自主學習方法,過分依賴教師課堂教學,忽略或無意識自我反思、自我評價學習過程。在聽說學習過程中,學生掌握的語音知識、詞匯量等不足,無法正確辨音,易產生緊張與焦慮情緒。第二、學生跨文化意識不足。教師教學過程中,對跨文化意識滲透不夠。學生比較關注語言方面的學習,關注如何通過四六級,忽視將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與文化來學習和領悟。語言與文化、交際與文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清。第三、跨文化教學內容不足。目前中醫類護理專業的教育注重基礎醫學,人文學科比重不多。多數學生有強烈愿望對跨文化知識的了解與學習,但課堂上相關知識有缺失或極少涉及,沒能滿足學生需求。學生每周4節英語課,教師上課時間有限,難以增加相應跨文化內容。第四、教師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師常運用講授法,成為課堂的主導,講解單詞、分析語法結構與課文內容。目前英語教學采用大班授課,每班人數55~80人左右。由于人數多,教師運用講授法,師生間交流減少。
1、培養學生提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加強聽說能力訓練
首先,教師應培養學生提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教師應成為學生的啟發者、幫助者,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例如,課前、中、后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習慣。課前布置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做好預習與準備。課堂可精講多練,多啟善導。課后利用英語社團開展活動如:自由討論、講英語故事等。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自主學習的方法。其次,教師應加強學生的聽說能力。良好的聽說能力是跨文化交際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如教師可利用網絡平臺促進英語對話交流。通過互聯網,學生可選取相應軟件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和口語表達;或與教師、同學自由英語對話,這避免了面對面交談的自卑心理;學生還可自由進行英語口語學習與聽力訓練[2]。通過以上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聽力與口語水平。
2、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具備文化差異的辨別能力。如講解美國校園規章制度,課堂上美國學生可自由選坐位,上課時不須征求老師意見就可上洗手間等。學生通過比較中美校園規章制度來理解文化差異,理解對外來文化要取其精華。第二、提供與不同文化背景外國人面對面交流機會。學校可與國內先進護理院校交流。充分發揮各院校合作優勢,利用不同學校教學資源與教師資源,開展學生與不同學校外籍教師溝通機會。例如講座、學術交流等,進行優勢互補。第三、與國外優秀護理院校合作辦學,建立中外遠程協作課程。這種課程是通過視頻會議或即時聊天工具(QQ或Skype)等網絡數字信息傳遞工具為交流媒介,可使不同國家和地區師生,同時進行面對面直接交流[3]。課程為學生創設了真實跨文化交際情景,有利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交際信心、交際愉悅感與跨文化效力的整體水平[4]。第四、推薦觀賞經典跨文化內容電影,有利于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理解不同價值觀念間的沖突。例如反映中美文化沖突電影《刮痧》,小孩子丹尼斯生病了,他爺爺用中醫刮痧療法為孫子治病。然而刮痧痕跡卻成小孩子被虐待的證據,許大同作為丹尼斯的父親,失去了對自己小孩的監護權。
3、改革護理專業課程設置,增加跨文化交際課程教學內容
把跨文化教學內容融入語言教學框架,既要傳授語言知識,又要傳播語言背后文化規約、交際規范的隱性知識[5]。第一、增加有關跨文化課程內容。如跨文化護理、外國文化與跨文化交際、人類文化學、民俗學等人文知識,對不同國家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風俗等進行專題介紹。這有助于學生了解各國、各民族間多元文化。第二、拓寬課外活動內容。以講座形式介紹跨文化知識,或模擬國外重大節日活動,或以看電影后分享觀點的形式進行。學生可討論、辯論、闡述等,邀請外語教師或外籍教師予具體指導。另外,還可邀請有出國經歷的教師分享跨文化經歷與體會。第三、通過移動學習的方式來增加跨文化交際課程教學內容。移動學習是一種基于便攜式移動設備進行的數字化學習模式,具有便捷性、移動性、情境化、個性化特點[6]。利用移動學習技術,以短信、微博、微信等形式將跨文化內容推送給學生,學生即可隨時隨地獲取語言文化知識。例如,基于SMS移動學習給學生推送俚語、習語等簡短文化學習語料。基于WAP網絡平臺移動學習是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登錄移動網絡平臺,進行在線學習或將資源下載后進行離線學習。移動學習不但提供了豐富的互動學習資源,還有效擴展了學生課外學習空間,從而有效的豐富跨文化課程內容。
4、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第一、進行情境設計,增加學生跨文化體驗。例如針對護理專業學生,教師可設計護士給阿拉伯國家地區病人發口服藥情景,要求學生合作討論相關注意事項,用英語完成任務。檢查學生是否注意到:護士給這一地區病人發口服藥應用右手,不可用左手。第二、運用角色扮演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一學生扮演信奉伊斯蘭教的患者,另一學生扮演護士,假定在齋月情況下進行表演。考察學生是否認識到,在齋月時病情允許下,護士應同意患者白天不進食,到日落以后開始飲食的習俗。第三、采用過程性文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過程性文化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探究中西文化為核心,包含四個環節:描述中西文化、開展文化研究、撰寫學習日志、反思中西文化。過程性文化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反思、對比中西文化,能更顯著提升學生情感與行為層面的跨文化交際能力[7]。通過以上不斷變換不同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在各種場合順暢、恰當、有效地交流與溝通,掌握不同場合的交際方式與交際習慣,從而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隨著各國人員流動日益加快,跨民族、跨國界醫療、教育等交流越來越廣泛,針對護理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跨文化護理的培養已成為護理學發展的重要課題。研究者應積極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他們能在未來護理工作中學會恰當地與來自不同國籍與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與溝通,成為順應多元文化趨勢的高素質護士,才能更好地為不同國家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1]黃秋姮. 廣西中醫類護理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調查研究[J].大學英語, 2016(2):30.
[2]王娜. 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策略探討[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3(2):127.
[3] Dooly M & O’Dowd R. Researching Online Foreig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Theories, Methods and Challenges[M].Bern, Switzerland: Peter Lang, 2012:11.
[4]任仕超,梁文霞.中外遠程協作課程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 外語界, 2014(6):87-88.
[5]葛春萍,王守仁. 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6 ( 2) :79-86.
[6] 王濟軍、修永富. 移動學習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驗研究[J].網絡教育與遠程教育, 2014(9):47-48.
[7]黃文紅. 過程性文化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實證研究[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5(1):51-57.
G642
A
2095-3089(2017)27-0096-02
2015年度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資助,立項編號:KY2015YB510。
黃秋姮(1980-),女,漢族,廣西南寧人,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