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坤
摘要:事業單位專項資金項目具有投資規模大、項目范圍廣、民眾關注度高等特點,審計監督是行政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專項資金審計有利于發展公共服務事業、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穩定國家經濟秩序、強化黨風廉政建設等。因此,本文分析了審計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意義,剖析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審計的瓶頸,為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審計指明突圍路徑。
關鍵詞: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審計;立項審查;考評問效
一、審計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意義
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是事業單位完成特定項目和工作任務,用于教科文衛、農林水牧、環境監測、能源交通、民族事務、項目開發等方面的資金,具有公益性強、項目多、資金大、用途廣的特點。2016年,我國中央項目投資25164億元,地方項目投資571337億元,2017年將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等。事業單位專項資金來源于財政預算和上級撥款,專用于特定項目,并進行單獨核算,因此需要專門審計,以確保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促使事業單位切實履行自身的職能,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過程的管理,以更好地發展我國公共服務事業。
二、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審計的瓶頸
從審計實踐可以發現,事業單位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問題較為突出,而且形式隱蔽、手法多種,以彌補單位經費不足。例如將經常性經費與專項資金混合核算,將公用經費列作專款支出,虛列多報項目資金,將專款結余轉作單位基金等,影響了財政專項資金的運作。目前的審計多集中于事后審計,前期介入深度不夠,因此審計效果不明顯,難以起到很好的約束作用。專項資金項目更注重社會效益,各項目側重點不同,項目定位和投資目標并不一致,因此審計指標難以量化,對審計機關的工作提出了挑戰。目前審計結果一般不會對外公開,無法形成良好的社會監督氛圍,審計部門作出審計評價之后,自身并沒有處理處罰權,而是需要監察、紀檢、公安、司法等其他部門問責,結果審計問責的情況與人們的期待尚有距離。
三、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審計的突圍路徑
(一)加強立項審查
審計部門應以《會計法》、《審計法》等為依據,將審計關口前移,對項目的立項、可行性研究、項目細化評審等環節嚴格把關,對初步設計、圖紙設計、實施過程、項目決算等進行動態控制,明確審計目標、責任范圍、評價標準等,確保項目的真實性和規范性、準確性和效益性,形成真實準確的審計工作報告。審計部門應當完善審計管理制度、監控制度和崗位責任制,推行審計質量復核、抽查和考核制度,規范審計標準,提升審計質量,力爭做到各審計項目定性準確、事實清楚、處理恰當。審計人員要按照審計程序開展工作,加強對各個環節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審核,減少審計工作的隨意性,及時發現問題、反饋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審計風險的發生。
(二)提高審計水平
審計指標可分為專用指標、通用指標兩種,專用指標主要指立項的預期目標、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環境效益指標、可持續性發展指標等,通用指標指適用于各類項目的真實性、合規性、效率性、效益性等指標。審計人員應及時匯總各項資金的來源情況,將匯總結果同相關文件進行比照,然后“賬、表、證”賬面審計和現場走訪相結合,判別資金是否全部用于規定項目、資金使用有無虛假內容、項目支出總額和項目計劃金額是否相符、各種支付憑證是否真實可信等,獲得較為客觀的審計證據。并綜合運用程序分析法、邏輯模型法等定性分析方法,統計分析法、數據收集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多角度解讀、全方位分析,及時發現重大違法違紀行為,預防造成更大的損失。
(三)實行考評問效
政府要完善審計問責制度,在問責程序、責任界定、處罰依據、問責主體等方面提供統一標準,以法律為武器,確保問責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應當加強不同問責主體之間的配合,在確定相關問責責任人的基礎上,對問責期限、問責結果、通報制度等作出明確規定。財政及有關主管部門要實行考評問效,嚴查擠占挪用,嚴厲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審計部門享有審計和調查的權利,同時對各政府部門的職責履行情況具有監督權力。因此,審計部門應當接受社會公眾舉證,嚴格處置違法違規行為,并在整合相關信息后,做出科學的審計決定。此外,審計機關要注重發揮社會監督的力量,通過媒體、互聯網等形式向社會公布問責對象、問責結果,及時回應媒體和群眾的關切,不斷完善審計問責工作。
三、結語
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審計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往往陷入“屢審屢犯、屢犯屢審”的尷尬處境。審計部門應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創新審計模式方法,抓住審計關鍵環節,提升整體審計水平,從立項可行性、決策科學性、實施可控性、效果預見性等方面加強控制,以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提升項目投資效益,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事業擔當安全衛士。
參考文獻:
[1]趙鳳.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審計略談[J].商,2014(7):128.
[2]雷潯.開展農業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的思考[J].審計與理財,2013,16(07):21-22.
[3]閆瑞芳.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審計問題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27):71-72.
(作者單位:青島平度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