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默
從2012年起,譚佩里時常行走于北京的城市邊緣,記錄著“城市圈”向外擴散的現狀,并匯集成了《遺忘地》的攝影項目。在他的照片里,端正直白的構圖透著一絲嚴肅,平凡的城市建筑顯得冷漠又虛無,光影中也透露了一種不真實的色彩。
幾年前,還在就讀攝影專業的譚佩里正因一次拍攝作業找不到合適的主題而發愁?!澳谴巫鳂I的主題和‘城市空間有關。我雖然經常帶著相機穿梭于大街小巷,卻很少按下快門,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入手點。同時我也一直在尋找可供借鑒的靈感?!痹谀嵌螘r間里,他開始著迷于史蒂芬·肖爾(Stephen Shore)和貝歇夫婦的(Bernd & Hilla Becher)作品?!八麄兺ㄟ^攝影的方式,彰顯了對生活空間非常個人化的視覺定義。他們的作品無論是畫面還是邏輯,都讓我深切感受到了攝影對展現社會景觀所做出的微妙貢獻?!?/p>
得到啟發后,譚佩里便著手于尋找拍攝目標。為了塑造一個更為完整的拍攝項目,他通過不斷的行走來尋找主題?!澳嵌螘r間我去了很多地方,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只是覺得去的地方越多,或許就能發現更多值得關注的話題?!睅讉€月內,他的足跡遍布了北京市朝陽、通州、順義、昌平和豐臺區在內的諸多地帶?!拔野l現在北京的近郊地帶散落著成片的貧民區、廢棄廠房和新興修建的住宅樓,但那里空無一人,很多建筑物也只是一副空殼,仿佛被世人所遺忘?!?/p>
在這個過程中,他拍攝了一些簡單的照片用于日后甄選拍攝場景,并在地圖上標記好位置以便再次進行探訪。對于拍攝地點的選擇,他更多考慮的是場景和建筑本身所具有的視覺特征?!笆紫?,場景要足夠空曠,并且能給人帶來壓迫感;另外,我希望拍攝那些象征城市建設的元素,比如高聳的渣土堆、鋁合金板房、水泥墻、橋墩等?!?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8/22/syzy201702syzy20170215-1-l.jpg" style="">

為了表現出場景的氣氛,他經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捕捉恰到好處的畫面?!皬陌滋斓酵砩希視芎孟鄼C在原地進行不間斷拍攝,捕捉同一場景從白天到黑夜所呈現出的不同氛圍?!彼J為這種方法可以更好地判斷未來所需要拍攝的畫面,也能更好地樹立起統一的視覺風格?!岸苏臉媹D更能體現出我對建筑景觀的凝視;同時我會盡可能與被攝的建筑保持一定距離,以彰顯環境的氣氛?!?/p>
他的畫面中幾乎沒有人的出現,這正符合了《遺忘地》的主題。“我拍攝的所有場景都包含了人工修建的痕跡,曾經是人們選擇把建筑修在了這里,但后來卻選擇排斥它們?!彼淖髌芬步o社會提出了疑問: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間難道就這樣被人們所遺忘了嗎?何時我們才能看到更為賞心悅目的城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