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中圖分類號】G61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16-02
“百年基業,教育為本”,可見教育在我國的重要性,尤其表現在幼兒教育上,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點點滴滴都是從小積累起來的。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深地體會到:幼教的辛苦,感受到其中的艱難。
一、相信,賞識幼兒,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時期是各種能力初步發展的時期,自信與成功相伴,自卑與失敗相依,所以幼兒期自信心的建立對他人生的成功起到關鍵的作用。我們幼兒教師必須從孩子的點滴進步中給予表揚和鼓勵,相信孩子并讓其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而不要指責他們,不要過分的溺愛他們。應該鼓勵和相信幼兒,幼兒自然會產生自信,也使勇氣和膽量隨之而來,什么也想干,實踐出真知,干多了意識就得到發展和提高,使幼兒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指出:有自卑感的幼兒缺乏積極性,不甘提出自己的見解,懼怕嘗試新任務,這無形中就給幼兒上了枷鎖。幼兒做錯了事或面臨困難時期,應想方設法給幼兒更多的自信心和鼓勵。
二、注重孩子的成長和能力培養
幼兒時期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學習語言,形成好的表達能力。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孩子喜歡模仿,喜歡與人交往,因此,在這個階段特別注意對孩子語言方面的培養和鍛煉,尤其是對普通話的學習培養。而且學說普通話不但有利于識字和閱讀,形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上小學后理解數學和語文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幼兒期的口語訓練會讓他們掌握一批詞匯,對字的音、形、意形成統一聯系認識,促進辨音能力形成,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幼兒時期注重孩子的成長主要教會孩子怎么做人。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不僅教幼兒一些基礎的知識,還應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養,使孩子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注重孩子能力培養非常重要,但對孩子來講,在幼兒教育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教幼兒怎么去做人。
我們的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要培育一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這是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而且這樣的人才能被社會接受,不被社會淘汰。因此,對于幼兒時期孩子的教育問題,如何學會做人是一個起步,也是個核心問題。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幼兒有一個良好的品德。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起到一個好的表率和引導作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言談舉止方面做到彬彬有禮,因為你時刻在影響著孩子,在教育著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注重培養孩子們活潑、積極向上、喜歡與人交往和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的品質。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們自立、自信、自強的堅強品格。對孩子一定要以自己最大的耐心去關心和愛護他們,對每一個孩子做到平等的對待,使孩子們在溫馨和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
三、幼兒教育應當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在學校教育方面,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快樂中學習和生活的環境。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和狀況,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這個時候作為孩子家長不要過于緊張和害怕,那樣也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一定要正確地對待這些問題。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氛圍和環境,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這樣也有助于孩子在學習中得到快樂,能夠形成一種積極、樂觀和向上的態度。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這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作為家長及老師,必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同時,作為學校和教師,也要極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快樂的環境,讓孩子愿意來上學,愿意來學校學習和生活,這些對孩子以后走向學校和走向社會,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迎接各種挑戰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在家庭教育方面,現在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難。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衣食無憂,要什么有什么,要不到就哭。許多事做對了夸獎,做錯了也夸獎。在滿足和贊揚中,孩子們已經迷失了方向,根本認不清自己。因此,對于孩子的教育必須做到學校和家長相配合,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對于家長而言,首先必須明確教育方法,然后再去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是對孩子的負責,更是對孩子的尊重。在教育孩子之前,應該先問問自己做到了嗎?然后再去教育孩子。如果家長都沒做到就去教育孩子,孩子不可能服你。在孩子做錯事時,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多聽聽孩子的心聲,以和藹的態度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并逐步改正。在生活中,對孩子不要太過嬌慣,孩子提出的要求要有所選擇,該買的買,不該買的就不能買。其次,讓孩子多和其他的孩子交往。家里有客時,鼓勵孩子大膽地表演自己擅長的節目,從小培養孩子敢說話敢表達的能力。在學習方面,作為父母也應多了解孩子的喜好,對什么感興趣,讓孩子學會多問,家長要做到能耐心地給孩子講解來龍去脈和答案,自己不懂的,一定要認真找相關資料,不要騙孩子。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體會童年的快樂。
上述這些只是平時教育心得的點滴,幼兒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希望的朝陽,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社會的棟梁。讓我們共同努力,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