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邦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40-01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就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在我們周圍處處有數學,時時會碰到數學問題,數學問題的教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因此我們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不斷拓寬學生的生活空間,讓學生到課外廣闊的天地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并學會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社會現實,努力提高綜合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引導實踐、總結規律、寓教于樂
“實踐出真知”,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實踐,形成豐富的感性材料,再經過大腦加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去偽存真地辨證分析,發現其中的奧秘,總結出規律,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如我在教三角形的面積時,放手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去拼一拼,擺一擺,通過實際操作發現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通過旋轉、平移得到一個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可以得出三角形的面積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這樣就很順利的得出三角形面積底乘高除以二。實踐證明,通過實際操作總結出的算理、規律,比死記硬背不容易忘記。
二、創設情境、貼近生活、激發興趣
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教學時去配置生活原型,但有些問題在課堂中不能真實展現,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經歷過,教師可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材料,用問題情境模擬出來,讓學生親自體驗。
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大多數學生已認識了人民幣,靜態的“認一認”已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就可以嘗試設計動態的“購物活動”,讓學生輪流做售貨員和顧客,在活動中體驗元、角、分的關系,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這樣的情境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社會實踐對教學的要求發生了根本變化,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有責任從小教會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本領。
如教學了“折扣”后,我出示了這樣一題“某校四年級學生共79人,在參加植樹勞動時派一位同學去商店購買果汁,商店規定:單盒買每盒2元,買40盒裝一箱9折優惠,買50盒裝一箱8.8折優惠。怎樣購買才能既讓每個同學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錢?”
我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生經過討論得出了以下幾個方案:
(1)買單盒79盒=2×79=158(元);
(2)買40盒裝一箱,再買單盒39盒:2×40×0.9+2× 39=150(元);
(3)買50盒裝一箱,再買單盒29盒:2×50×O.88+2×29=146(元);
(4)買40盒裝兩箱,2×40×O.9×2=144(元)。
比較決策,買40盒裝兩箱,既讓每個同學喝一盒果汁還剩余一盒,又最省錢。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并且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觀點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新課程標準很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能獨立思考并能一起合作探究,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能通過個人的或大家的智慧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的作用重在于“導”,具體應體現‘在啟發、點撥、設疑和解惑上,能讓學生先說的盡量讓學生說,能讓學生操作的盡量讓學生操作;力求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情境,營造氛圍。那么學生的積極性將會被大大激發;正如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教師與其‘給學生10個問題,不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產生一個問題。”讓學生“會問”,首先是讓學生“能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為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問”的機會,在學生有了“問”的機會后,教師才有可能去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如教“分數大小比較”時,可采用講故事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幼兒園張阿姨拿來一個大西瓜,張阿姨說:“我分給小明1/6個,分給小紅2/12個……”請同學們幫忙,張阿姨分得公平嗎?這樣在教師創設情境下學生心里想提的問題就多了。
四、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
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我教學完“長方形面積計算”之后,布置學生回家測量家里客廳的長和寬,求出客廳的面積,再測量一塊地磚的邊長,算出它的面積,估算一下客廳里大概需要多少塊地磚?如果每塊地磚15元,一共需要多少錢?這樣,學生將已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真正讓學生親近數學,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并不斷努力提高綜合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