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43-01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是當前課堂教學的主流,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但這種學習法并非在每個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都能得到很好的運用。新課標明確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筆者就針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一、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現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組織形式。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時,首先應注意激發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受傳統教學模式和思維以及學習方式的影響,學生一般已習慣個人獨立做事,很少有人會想過去尋求與他人合作。在學習上亦如此,學生們的合作意識都比較薄弱,或者根本就沒有合作意識。個個我行我素,有的甚至還不愿意與他人合作,更不用說有什么合作的技能和意識了。針對這一種情況,老師如果在剛引入合作學習時,則必須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動機以及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逐漸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習慣,使他們愿意合作,樂于合作。
首先,給予外部激勵。由于小學生年齡、心理等特殊的原因。一些小小的外部的獎勵就可以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樂于參與其中。
其次,給予小組表揚。小學生一般都有強烈的榮譽感和集體歸屬感。為了激發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合作學習意識,教師可以利用小組表揚。如,在小組成員取得進步時,教師不是表揚個人,而是轉向表揚整個小組,這樣做會使學生產生集體榮譽感,能更加快速地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動機以及合作意識。
二、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
有的教師隨意性很強,有時靈機一動或心血來潮就讓學生討論討論,但究竟討論什么!用什么方式討論!達到什么程度!這些都考慮不到位。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給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有準確導向和學習的重難點,否則他們會抓不住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合作學習也就無從談起。
再者,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而且認知水平有限,能力參差不齊,小組組織者、組織能力、管理能力不一定都很強,教師如果不給予明確的具體的學習目標,只靠學生自讀自悟,那樣學生則會漫無邊際,而且隨意性也非常之大;或者學生由于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些什么而亂作一團。這樣的合作學習不但不能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反而可能會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最終,教師因完成不了教學任務,而不得不從新教起。這樣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更重要的是,會導致學生的消極反應,甚至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三、作好合作學習指導,培養方法和技巧
1.確定組長,加強培訓。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單靠教師組織教學,不能保證各小組學習的質量和數量,需要有幾個得力的助手,要在各小組中指定一個學習成績較好,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并加強對組長的培訓。教他們如何組織本組同學開展合作學習,怎樣處理組員們不同的意見、觀點,即時歸納整理本組的學習情況。
2.根據目標,確定學習方法和步驟。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明確學習目標,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標任務。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初期,大多學生由于沒有合作學習的經驗和方法,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這時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確定小組學習的方法和步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才能保證各小組合作學習的速度、質量。
3.教會學生學會合作。
教會學生學會合作,這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關鍵,教師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技能、技巧,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讀書時能做到邊讀邊思考,遇到不懂的生字、生詞和句子把它勾畫出來,通過查閱資料仍弄不懂的向本組成員請教。在學習中,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本小組的學習活動,并為小組學習獻計獻策,做到提問主動、討論積極。此外,在學習中還要讓學生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做到別人發言時,認真傾聽,評價自己時虛心接受,并能公平、公正、客觀地評價別人。
4.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時間,讓學生 進行充分的閱讀、思考、討論、交流,保證學生能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學習任務。不要二、三分鐘就讓學生草草收場,匯報結果。對于篇幅較長的課文,僅二、三分鐘的時間,書都不能完整的讀上一次,哪有時間進行思考、討論、交流,更談不上匯報學習結果,最終只能是過眼云煙、煙消云散,根本達不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至于多少為宜,要依學而定,靈活把握,也不能造成時間上的浪費。
5.一同參與,加強指導。
在教學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教師不在是知識權威的絕對領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對每個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走訪,了解各組的學習情況,并加強指導,在了解、指導的同時,要一同參與小組的學習、討論、交流活動,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做學生的合作伙伴,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師生間的友誼,還可以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6.組織交流、進行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要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匯報、交流、評價。匯報一般由合作小組的組長匯報,其它成員作補充,匯報時要說明本組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結果以及收獲和感受。各組匯報、交流結束后,要組織學生對各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同樣先由組長發言,其他成員作補充,評價時要公平、公正、客觀,既肯定成績、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小組匯報、交流、評價結束后,教師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要進行小結和總體評價,指出各小組的成績和不足,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中的得和失,以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改進和提高。通過小組間的學習匯報、交流,能彌補小組學習上的不足,有利于小組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共同進步。通過小組間和教師的評價,能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評價觀。通過評價還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方法。我們要正確的運用好這一方法,并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探索和研究,讓小組合作學習法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